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什么?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是指在新生儿期,各种原因引起肠道感染,而发生的肠管坏死性疾病。多发生于早产儿,是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胃肠道急症之一。
主要特征为肠黏膜缺血性坏死,并伴炎症、肠道产气微生物侵袭以及气体进入肌层和门静脉系统。
小肠和结肠在哪儿?
小肠位于腹中,上端与胃相通,下端与大肠相连,全长为 3~5 米,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食物经过小肠时,分泌胰液、胆汁和小肠液,在这些化学物质的作用和小肠的蠕动下,将食物进一步分解,将营养物质吸收,并进一步蠕动向前至结肠。
结肠俗称大肠,结肠上与小肠相连,下与肛门相连,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形成「M」状。大肠的主要功能是贮存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可以治愈吗?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可以治愈。
轻度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可以通过内科治疗治愈。
严重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需要手术切除坏死的肠管进行治疗。手术后,出现合并症及后遗症的几率会增加。合并休克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可能会导致死亡。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有后遗症吗?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可能出现肠粘连,手术切除肠管后可能出现短肠综合征的后遗症。另外,有研究发现,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患儿将来发生脑性瘫痪、认知受损和严重视力障碍的风险增高。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高吗?
总体发病率为 0.1%~0.3%,90%~95% 发生于胎龄 36 周以下的早产儿。出生体重小于 1500 g 的早产儿发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几率为 6%~7%。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报道的死亡率 15%~30%(1997 年,美国的数据统计),中国的数据为 10%~50%。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死亡率越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