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是什么?

三叉神经是一对从大脑里发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面部,左右对称,各分成三支。
自上而下分别称为:眼支(眼神经)、上颌支(上颌神经)、下颌支(下颌神经),分别掌管面部从上到下三部分的痛、温、触、压觉,「三叉神经」即由此得名。
三叉神经主要由大量感觉神经组成,这些感觉神经可以将感觉信号传递给大脑,第三支也就是下颌支内,还有控制咀嚼肌运动的运动纤维并行。
jyyimeb9.jpg
三叉神经三支所支配的面部感觉区域
三叉神经痛是什么?
三叉神经是 12 对脑神经中的一对,也是最粗的一对,其主要作用是将面部的感觉传入大脑。当三叉神经发生病变时,人们会感到一侧面部反复发作性的剧烈疼痛,像电击一样,称为「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分为哪几种类型?
我们一般将血管压迫神经引起的三叉神经痛称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而将其他病因如肿瘤、多发性硬化、神经损伤等引起的三叉神经痛称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更多

三叉神经痛有原发和继发之分,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什么特点?

典型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单侧面部的疼痛,右侧更常见,发作次数从每天不到一次至每天数百次不等。疼痛特点如下:
  • 呈阵发性刺痛或刀割样痛;
  • 开始时可有电击样感觉;
  • 20 秒内进展为面部深处极其剧烈的疼痛不适,常使人表情扭曲,可伴有同侧流泪、流涎;
  • 数秒内疼痛骤然消失,可残留数秒或数分钟的灼痛感;
  • 发作间歇期无疼痛;
  • 有时疼痛会使患者不自觉地皱眉、做鬼脸,摇头试图甩掉疼痛,或是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因此三叉神经痛又被称作「痛性抽搐」。
  • 和偏头痛不同的是,三叉神经痛几乎不在睡眠中发作。

  • 三叉神经痛有原发和继发之分,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常见疼痛部位有哪些?
    疼痛常位于三叉神经上颌支或下颌支分布区:
  • 60% 的患者的疼痛从口角放射至同侧下颌角;
  • 30% 的患者的疼痛在上唇与眼睛和眉毛之间来回游走,而不累及眼眶。

  • 仅有不到 5% 的患者表现为三叉神经眼支分布区的疼痛。
    三叉神经痛有原发和继发之分,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有什么特点?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疼痛持续时间较持久,且可伴有患侧面部感觉减退,角膜反射迟钝或消失,咀嚼肌无力萎缩,张口下颌歪向病灶侧,还可合并其他颅神经麻痹,一般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
    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一般无以上这些伴随症状,初期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更多

    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三叉神经根部进行显微病理解剖,可以发现神经脱髓鞘改变。
    打一个通俗的比喻,正常的三叉神经根好比是一捆完好而齐整的电线,可以将电信号源源不断地输入大脑,让人感知面部的痛温触压觉。
    脱髓鞘改变就是电线外面的胶皮发生了剥脱,导致电信号发生短路扩散,使人在没有疼痛刺激的情况下产生异常的疼痛感觉。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有哪些?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通常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 压迫。邻近三叉神经的脑血管走行发生改变,或管径增粗,压迫三叉神经后根从而造成脱髓鞘改变。
  • 原发性脱髓鞘。三叉神经根的原发性脱髓鞘病变(如多发性硬化)也可导致三叉神经痛,但较罕见。
  • 神经损伤。如牙科或外科手术不慎损伤三叉神经。
  • 遗传倾向。这并不是指三叉神经痛一定会遗传,而指此病有多基因的共同参与,可能会在某些诱发因素下出现症状,但目前尚缺乏充分的证据支持。
  • 精神压力。有很多三叉神经痛患者在发病前都曾经历了一些生活事件,如离婚、亲人去世、工作变更、家庭关系不和睦等,故精神压力可能是一个原因。原本就有三叉神经痛的患者,精神压力过大也会使症状加重。
  • 肿瘤。脑部的一些的原发肿瘤或转移瘤生长压迫三叉神经,也可出现神经痛。
  • 免疫因素。免疫因素在神经痛方面的作用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基因、情绪、精神压力等都能影响人体免疫功能。

  • 三叉神经痛常见于哪些人群?
    通常情况下,女性比男性更易患三叉神经痛(比例约为 3:2~2:1)。
    90% 的患者起病年龄大于 40 岁,60~70 岁最常见。若 20~40 岁起病,需要考虑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要努力找寻病因,如多发性硬化、肿瘤等。儿童患者非常少见。
    三叉神经痛的发生与地域、种族无明显关系。
    三叉神经痛有哪些常见的触发因素?
  • 咀嚼、说话、笑、亲吻;
  • 喝冷饮或热饮;
  • 触摸、刮胡子、刷牙、擤鼻涕;
  • 吹冷风;
  • 眨眼。

  • 三叉神经痛的「扳机点」是什么?
    三叉神经痛患者面部的某个区域可能特别敏感,如上下唇、鼻翼、舌、眉等,称为「扳机点」或「触发点」,轻触或刺激扳机点可诱发疼痛发作。
    所以大部分患者会小心翼翼地不去触碰患侧皮肤,或不去刮患侧的胡子,在说话时患者会托住腮帮子,避免诱发疼痛。
    三叉神经痛会遗传吗?
    不会,三叉神经痛不具遗传性。
    查看三叉神经痛相关内容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右边的嘴角和口腔内表层的肉和粘膜疼。近一周多的时间发作3次,每次大约一两天,开始以为是牙周炎犯了,吃了甲硝唑和布洛芬,去看口腔医院看了,牙周没有问题,口腔医生一是怀疑智齿压迫了神经,二是怀疑三叉神经痛。让我先回家观察,今天下午又发作了。
    需要解答的问题:我这种能确认是不是三叉神经痛吗?因为我疼得并不是特别厉害,我的姥姥和妈妈都有三叉神经痛的病史,我妈描述是非常疼,洗脸都不敢洗,包括网上描述都是很严重的疼。而我只有口腔内部和嘴角疼,皮肤表面摸没有痛感。有可能是早期症状吗?需要去医院确认吗?因为这种疼还在我的忍受范围内,不知道是否需要早去排查。另外我大约这半个月有上呼吸道感染,断断续续咳嗽了有半个月了,不知道是不是跟病毒感染有关系?

    1人看过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4个多月。先是感觉到右侧牙痛,右侧三叉神经痛,又眼球胀痛流泪,鼻子胀痛。现在右侧颈部和右手臂胀痛且无力。血压、血糖、血脂正常。

    就医及用药情况:去区医院拍CT,CT所见:右侧侧脑室旁见小斑片状低密度影,边界尚清,余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脑沟裂稍增宽。脑室系统不扩大,中线结构居中。附见:右侧筛窦及双侧蝶窦粘膜增厚。CT诊断:右侧侧脑室旁腔隙性梗塞可能。
    甲钴胺片加B12和B2服用三个月,没有缓解。按医嘱吃过一次卡马西平片和普瑞巴林,浑身无力,呕吐头晕。
    三个月后去市里三甲医院,诊断神经血管性头痛。现在服用一周:尼麦角林片和盐酸乙哌立松片。似乎没有缓解。每天靠止痛药布洛芬缓释片维持。
    生活习惯:每天八九点睡,三点左右起床。下午偶尔午睡。

    需要解答的问题:病情是否会加重?或引起其他疾病?如何缓解头痛,需要采用怎么样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服用? 是否需要排查其他病因?
    针灸可以考虑吗?

    5人看过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截止提问日期,十日以内。

    就医及用药情况:在小区楼下医院看过。开了“阿奇霉素片”。

    需要解答的问题:大概十天之前,明显感到图示部位如有按压会有刺痛感,不强烈;不按压则无明显感觉。之前曾用刮痧片刮同一部位,停止刮痧半个月后才有上述症状。并长期有失眠症状。
    请鉴定病症名称、病因以及正确治疗手段、治疗药物;以及脸疼和失眠是否有关联。

    1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