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什么病?

糖尿病足,俗称「烂脚」,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引起足部神经、血管发生病变,导致足部供血不足、感觉功能减退,容易发生足部溃烂、迁延不愈,常伴发感染。
早期清创或许可以保全病足;如不及时治疗,后期只能截肢。
防患于未然——平时严格控制血糖,防止糖尿病足的出现——才是至关重要的。
糖尿病足常见吗?
不少见。近年的调查显示,我国三甲医院非创伤性截肢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一为糖尿病足患者。

糖尿病足分哪几种类型?

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神经型、缺血型和神经缺血型(也称混合型)。
  • 神经型:以足部神经病变为主,血液循环良好,这种患者足部通常是温暖、麻木、干燥的,疼痛不明显,足部动脉搏动良好,治疗相对容易,但易复发。

  • 缺血型:以足部血管病变为主,神经功能尚好,这种患者常表现为足部发凉,皮肤苍白,足部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治疗难度大、截肢率高。

  • 神经缺血型:同时具有足部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足部感觉和动脉搏动都减弱。


  • 我国的糖尿病足以混合型为主,其次为缺血型,而单纯神经型比较少见。
    糖尿病足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糖尿病足的症状因病程和病变的严重程度而不同。
  • 轻者可仅表现为皮肤搔痒、干燥、无汗、色素沉着,脚部微痛、感觉迟钝、间歇性跛行、关节变形、皮肤表面溃疡。

  • 中度者可以出现较深的溃疡合并感染。

  • 严重者可累及骨头,造成骨折和骨头坏死。


  • 糖尿病足患者的「间歇性跛行」症状是什么?
    间歇性跛行表现为:走很短距离的路就感觉足部疼痛难忍,只能停下休息,但休息一会疼痛可以缓解并能继续行走,但继续走路会再次出现疼痛而停下休息。
    如此走走停停,不能像正常人一样长距离走路,即为间歇性跛行。
    糖尿病足发生后,后果很严重吗?
    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溃疡治疗困难,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重者可导致截肢。
    糖尿病足合并神经病变有哪些表现?
    糖尿病足患者多已有较为严重的糖尿病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
  • 出现异常感觉,如麻木、针刺样疼痛、烧灼感和感觉过敏,多从手脚开始,以夜间为甚;
  • 出现感觉减退或丧失,如对割伤、烧伤、磨破、水疱等毫无感觉。

  • 更多

    糖尿病足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好,导致糖尿病神经、血管病变,再合并感染引起的。此外还与足部畸形、足底压力异常增高等有关。
    糖尿病足为什么难以愈合?
  •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足部血管狭窄、阻塞,再加上足部为身体最远端,本来血供就差,因此很容易影响伤口愈合。

  •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足部神经病变,感觉减弱或消失,足部出现伤口时往往难以觉察, 一旦发现就医时情况已较为严重,多已发生局部坏死、严重感染等。


  • 因此,糖尿病足患者足部一旦破溃,伤口很难愈合,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糖尿病足常见于哪些人群?
  • 有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如合并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等慢性并发症。

  • 有脚溃疡病史者。

  • 有足部畸形者,如弓形足(爪状足、高弓足),主要表现为站立时足弓很高,足底中部始终不能着地。

  • 合并有胼胝(老茧)或「鸡眼」(足部皮肤局限性角质过度增生,中间有倒圆锥状角质栓,形似鸡的眼睛,称为鸡眼或肉刺)者。

  • 有老花眼、白内障、青光眼等眼部疾病,引起失明或视力严重减退者。

  • 合并肾脏病变者,特别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者。

  • 老年人或不能观察自己的脚的人,尤其是独居生活者。

  • 感觉缺失者,特别是足部无法感知疼痛者。

  • 糖尿病知识缺乏者。

  • 长期吸烟者。


  • 糖尿病足可能因为哪些因素诱发?
  • 穿鞋过紧;

  • 脚部外伤,如足趾挤压伤、砸伤、脚烫伤、不正确地修剪脚趾甲等;

  • 足癣(脚气);

  • 皮肤水泡;

  • 鸡眼(肉刺);

  • 胼胝(老茧)。


  • 糖尿病足为什么会因为「老茧」导致?如何处理?
    一般长老茧的地方是受力较多的地方,如不及时处理,老茧越长越厚,那么老茧处的皮下组织就像是夹心饼干,会受到骨头和鞋子两头的挤压,而引起供血不足和局部损伤。
    另外糖尿病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病变,影响汗腺的分泌,所以糖尿病患者的老茧通常更加坚硬、干燥,也更加容易开裂,出现溃疡,诱发糖尿病足。
    如果脚底有老茧,最好选择宽松的鞋子,根据老茧的位置在鞋内加个软垫,以减轻局部压力,并注意纠正走路姿势,以减轻局部摩擦。
    严重老茧要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来处理,不要自己随意修剪老茧,以免受伤。
    查看糖尿病足相关内容

    患者问:

    吴医生您好!之前我咨询过你,患者是我爸爸,63岁二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糖尿病足神经病变,眼底病变,小中风史,体型偏瘦。按照你之前建议的降糖方案服用了一周,即早餐后:沙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5mg/1000mg)1片,午餐后:达格列净片(10mg)1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0.5g)1片/2片,三餐随餐阿卡波糖片1片。本想降低午餐后三小时至晚餐前这段时间的血糖的,但午餐后一两小时的血糖也降得更低了,现患者午餐后一小时、两小时及晚餐后两小时有很高的低血糖风险(见附表1)。另附现总体服药方案及此前降糖方案的血糖波动情况供你参考(见附表),之前尝试过的降糖方案都是午餐后三四小时血糖比餐后一两小时血糖要高,这令人费解,会否与患者午睡习惯(午餐后一小时左右午睡,午睡时长约一个多小时)有关?请问该如何调整用药?

    4人看过

    患者问:

    患者80岁,脑梗,卧床三年。眼珠可转有意识,无行动力,进食方式为鼻饲。基础病有糖尿病、高血压等。
    2025年3月,为防止患者冬季腿脚冰冷,为其准备热水袋(外包毛巾)放置于两脚之间。第二天醒后发现起水泡,糜烂至今。
    不好意思医生,我们想问问这个是算糖尿病的问题吗?应该怎么处理?

    6人看过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
    医生您好我外公85岁了,一直有二型糖尿病,早上空腹血糖是10,下午血糖7.2,服用西格列汀和阿卡波糖片,今天他下午突然两只脚胀麻痛。走路颤抖,人发抖心跳较快,他也有心脏病病史,晚上我看他的腿也有点肿,他说皮肤有点疼,皮肤上也有紫色血管,想问一下他是糖尿病引起的腿皮肤疼吗?需要来医院看吗?还是说需要看皮肤病?
    就医及用药情况:

    需要解答的问题:

    6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