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牛奶蛋白过敏是什么病?
小儿牛奶蛋白过敏是指小儿对牛奶中的一种或若干种蛋白成分发生的免疫反应,即牛奶蛋白通过消化道、皮肤、呼吸道及其他方式接触人体所引发的一种不正常的免疫反应[1]。
当宝宝对配方奶粉发生过敏时,可能会出现皮肤红斑、疹子或是成块的红肿,嘴唇、舌头、口腔黏膜出现红斑;恶心、频繁吐奶、拉肚子;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或中度和重度小儿牛奶蛋白过敏。
轻或中度多表现为呕吐、腹泻、腹胀、血便、肠绞痛,以上症状可单独发病或合并出现,部分伴有皮肤黏膜表现(如红疹、红斑、风团等) 。
重度临床表现为由呕吐、慢性腹泻造成的贫血以及生长发育迟缓,严重的渗出性湿疹样表现,甚至休克。
此时首先应该回避造成过敏的奶粉,并同时给予具有治疗牛奶过敏作用的配方奶粉喂养。一般来说,随着生长发育,牛奶蛋白过敏现象会逐渐减少,大部分患儿最终都可以正常饮用牛奶[2]。
小儿牛奶蛋白过敏常见吗?
根据多个国家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4 岁以下的孩子牛奶蛋白过敏的比例接近 2%(也就是每 100 名孩子中约有 2 名牛奶蛋白过敏),约有 2.2%~2.8% 的婴儿患病。牛奶蛋白过敏是幼儿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在成人中并不常见[2]。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