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饱胀不适:餐后食物较长时间存留于胃中,出现胃胀不适的感觉;
早饱感:进食少量食物后就感到胃部饱胀,不能完成一顿正常饭量的饮食;
上腹部疼痛:疼痛部位一般在肚脐上方的范围,多发生在餐后,也可出现中上腹灼热感;
其它症状:例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部分患者还同时存在焦虑、抑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心理症状[1]。

餐后不适综合征是什么?
餐后不适综合征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种类型,常表现为进食后(平常餐量)饱胀不适或早饱(早饱的感觉让患者不能完成平常餐量的进食),每周发生数次
[2]。其发生与胃肠动力障碍密切相关,因此治疗首选促动力药,如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消化酶胶囊等,一般预后良好
[4]。
上腹疼痛综合征是什么?
上腹疼痛综合征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种类型,常见表现有中等程度的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每周至少 一次,疼痛为间断性,且解大便或肛门排气后不缓解。但患者除上腹部以外的其他区域没有疼痛,胆囊或者 Oddi 括约肌功能没有障碍。
近年来还发现上腹疼痛综合征患者还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疾病,如焦虑、抑郁等,因此,临床上多采用抗焦虑药联合抑酸药治疗本病,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埃索美拉唑镁,效果良好
[5]。
Oddi 括约肌是什么?
Oddi 括约肌是包绕在胆总管、胰管以及共同通道的肌肉,主要作用是控制胆汁、胰液的流动以及防止十二指肠内食糜反流进入胰胆管。
当 Oddi 括约肌功能发生障碍时,可能诱发疼痛、胆汁淤积、胰腺炎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出现什么症状时需要引起警惕?
功能性消化不良存在如下「报警症状」时,需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及时就诊和检查。
年龄大于 40 岁,近期新发生的消化不良症状;
近半年无明显原因出现明显消瘦;
不明原因的贫血,甚至伴有呕血和解黑大便;
吞咽困难,而且症状逐渐加重,伴有吞咽疼痛;
腹部摸到像包块样的可疑物体;
消化不良的情况不断加重;
有肿瘤的家族史[1]。
多年的糖尿病患者最近有早饱或餐后饱胀的表现,是得了功能性消化不良吗?
很可能不是。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自主神经病变的并发症时,可以导致胃排空时间的延长,甚至出现食物在胃内的潴留。
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早饱、餐后饱胀、恶心、反酸、烧心、呕吐等表现,这些可能是糖尿病胃轻瘫(植物神经病变)所导致,需要详细检查明确诊断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有什么影响?
患者可能会因为上腹部不适而惧怕进食,长时间以后可能造成患者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重要时期的青少年,还可能影响患者的正常发育。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长,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部分患者担心自己患有「不治之症」,惶惶不可终日,各种负面情绪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