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什么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又称消化不良,在各级医院都比较常见。之所以称它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因为患者经过各项检查后,没有发现可能导致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证据。症状更多是来自于胃肠高敏感,更容易对小刺激产生异常感觉。
患者常表现为上腹部不舒服,包括上腹部疼痛、饱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病情可以反复发作,而且程度时轻时重,部分患者还同时存在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1]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患者需建立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服用药物,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1]
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哪些类型?
根据临床症状特点的不同,可以将功能性消化不良分为两个亚型:
  • 餐后不适综合征:进食后感觉饱胀不适,这种情况每周至少发生三日;
  • 上腹疼痛综合征:进食后上腹部间断性疼痛或烧灼感,每周至少发生一日,其他部位无疼痛[2]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多吗?
    多。本病在全球发病率约为 11%~29.2%,即全球每 1000 人中,就有 110~292 人患有本病[3]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应该看什么科?
    一般看消化内科、胃肠科,部分患者还需要看精神心理科。
    更多

    功能性消化不良有什么表现?

    餐后饱胀不适:餐后食物较长时间存留于胃中,出现胃胀不适的感觉;
  • 早饱感:进食少量食物后就感到胃部饱胀,不能完成一顿正常饭量的饮食;
  • 上腹部疼痛:疼痛部位一般在肚脐上方的范围,多发生在餐后,也可出现中上腹灼热感;
  • 其它症状:例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部分患者还同时存在焦虑、抑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心理症状[1]

  • image
    餐后不适综合征是什么?
    餐后不适综合征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种类型,常表现为进食后(平常餐量)饱胀不适或早饱(早饱的感觉让患者不能完成平常餐量的进食),每周发生数次[2]。其发生与胃肠动力障碍密切相关,因此治疗首选促动力药,如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消化酶胶囊等,一般预后良好[4]
    上腹疼痛综合征是什么?
    上腹疼痛综合征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种类型,常见表现有中等程度的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每周至少 一次,疼痛为间断性,且解大便或肛门排气后不缓解。但患者除上腹部以外的其他区域没有疼痛,胆囊或者 Oddi 括约肌功能没有障碍。
    近年来还发现上腹疼痛综合征患者还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疾病,如焦虑、抑郁等,因此,临床上多采用抗焦虑药联合抑酸药治疗本病,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埃索美拉唑镁,效果良好[5]
    Oddi 括约肌是什么?
    Oddi 括约肌是包绕在胆总管、胰管以及共同通道的肌肉,主要作用是控制胆汁、胰液的流动以及防止十二指肠内食糜反流进入胰胆管。
    当 Oddi 括约肌功能发生障碍时,可能诱发疼痛、胆汁淤积、胰腺炎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出现什么症状时需要引起警惕?
    功能性消化不良存在如下「报警症状」时,需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及时就诊和检查。
  • 年龄大于 40 岁,近期新发生的消化不良症状;
  • 近半年无明显原因出现明显消瘦;
  • 不明原因的贫血,甚至伴有呕血和解黑大便;
  • 吞咽困难,而且症状逐渐加重,伴有吞咽疼痛;
  • 腹部摸到像包块样的可疑物体;
  • 消化不良的情况不断加重;
  • 有肿瘤的家族史[1]

  • 多年的糖尿病患者最近有早饱或餐后饱胀的表现,是得了功能性消化不良吗?
    很可能不是。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自主神经病变的并发症时,可以导致胃排空时间的延长,甚至出现食物在胃内的潴留。
    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早饱、餐后饱胀、恶心、反酸、烧心、呕吐等表现,这些可能是糖尿病胃轻瘫(植物神经病变)所导致,需要详细检查明确诊断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有什么影响?
    患者可能会因为上腹部不适而惧怕进食,长时间以后可能造成患者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重要时期的青少年,还可能影响患者的正常发育。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长,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部分患者担心自己患有「不治之症」,惶惶不可终日,各种负面情绪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2]
    更多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有哪些?

  • 内脏敏感度较高: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对一些化学性或物理性的刺激更加敏感,如进食酸、辣、热、硬的食物可能会导致患者餐后出现胃肠道不适的症状[2]
  • 幽门螺杆菌:是生存于人体胃部与十二指肠的一种细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可能与幽门螺旋杆菌引起胃酸分泌过多有关[2]
  • 精神心理因素:不良情绪会扰乱正常中枢神经的生理活动 ,引起胃肠功能的不协调运作,导致本病。此外,功能性消化不良又会加重精神心理负担,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2,6]
  • 基因的差异:研究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与正常人群在某些基因结构、表达和功能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例如,GNB3 基因的多态性增加了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风险[7]
  • 饮食因素:长期食用高脂肪、甜腻、产气、辛辣刺激的食物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增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率[7]
  • 胃肠道感染病史:如急性肠胃炎等可能也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有关[6]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跟年龄有关系吗?
    有关系。老年人是消化不良症状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餐后胃肠道蠕动能力降低、排空延迟、消化腺体的分泌功能减退,因此在老年人群中消化不良的发生率增加[6]
    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为什么总是反复发生?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可能长期存在,如果症状反复发生,需要考虑如下情况的可能性:
  • 是否存在某种可以引起消化不良症状的其他疾病,如胃炎、肠炎、胃癌、肠癌、肝癌等;
  • 饮食结合是否合理,是否食用了高脂肪、甜腻、产气、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肥肉、辣椒等;
  • 是否存在明显的精神心理症状,感到焦虑、抑郁等。

  • 功能性消化不良会由运动后吃饭导致吗?
    运动后马上吃饭不会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
    但在运动后,尤其是剧烈运动后,气息不顺畅,这时候进食,对胃肠蠕动也不如平静状态下稳定,这时对消化还是有影响的。
    所以,在运动后,可以先喝一些运动饮料补充水分、糖分等,至于要消化一下的米饭、馒头、菜、肉类等,最好是休息一下再吃。
    建议根据个人情况决定运动后吃饭的时间,如果在运动后吃东西总是会出现不舒服的话,建议把运动和吃东西的时间间隔拉长。运动前的话,也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决定时间间隔,以免运动时出现胃肠不适。
    查看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内容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医生好,来到国外饮食不太好,四月二号开始消化不良,稍微吃多一点就胃胀嗳气。没有反酸烧心等其他症状,大便也还好。

    就医及用药情况:四月份吃了二甲基硅油,铝碳酸镁咀嚼片,健胃消食片,都没有效果。五月二号开始,吃莫沙必利和复方消化酶胶囊。饮食上就吃粥,煮红薯,水煮白菜。只能吃到半饱,稍微吃多一点还是胃胀。一个星期下来,症状感觉没有减弱。

    需要解答的问题:接下来该怎么做?是否需要做其他检查,或者换药。

    11人看过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一年

    就医及用药情况:

    需要解答的问题:
    医生,我的情况是这样,我是一位女生,今年31岁。我之前一直有胆汁返流性胃炎,基本上两年做一次胃镜复查,去年复查的时候就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同时去年我也做了肠镜,无任何问题。但是不知道是我没有按照医生吃药的来还是怎么回事,我的肠胃总是不舒服。特别是在今年四月份突然一次急性肠胃炎后,我总是肚子不舒服。不是便秘就是拉肚子,有时候黑便,有时候就是一天上三次厕所,这里都不是拉肚子那种,就是正常的软便。胃也是突然就不舒服,也不影响生活,就是稍微吃点水果我就不舒服了。吃点冷的,马上也不舒服了,我不知道是我心里过于敏感还是怎么回事,我总是很害怕自己肠胃有问题,肚子也经常咕咕叫发出肠鸣音。今年体检也没问题。不知道是不是肠胃一直没吃药吃好,我一般是吃一周两周就停了。医生麻烦帮忙看看然后参考我说的症状看一下我这严重吗

    4人看过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
    1.长期经常腹泻,大便不成形,排便频次高,多的时候一天五六次,且饭后就需要立刻大便。近半年来,开始有上腹部正中位置持续疼痛,且空腹或者偶尔吃饭后会加剧,比如如果吃饭的时候多吃了蔬菜等,就会明显疼痛+胀气。
    2.去年年底体检查出有重度脂肪肝,肝脏硬度10.2,且转氨酶不正常。吃过一段时间保肝药,后指标有所好转,停了保肝药。

    就医及用药情况:多次就医,并且服用过各种胃药,详见图片。于24年8月在浙二做过肠胃镜,结果详见图片。查过胰腺的核磁共振,还有其他内脏b超,没有实质性异常,详见图片。


    需要解答的问题:
    请问许主任,
    1.我这里的疼痛胀气,包括一些排便消化问题,主要是什么原因?是胃肠功能问题还是可能有其他问题?比如重度脂肪肝等
    2.已经服用过多种药物,也服用了较长一段时间,为何我吃药后感觉几乎没有效果?现在几乎每天都有疼痛,排便频次高,稍微吃点蔬菜后就有明显反胃,胀气等问题,后续应该如何治疗?生活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包括我现在每次即使吃的很少,也会感觉涨肚,胃疼等,总有胃肠无法消化食物的感觉

    6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