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词条作者
杨健

杨健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审核专家
常青

常青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3月01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09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什么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又称消化不良,在各级医院都比较常见。之所以称它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因为患者经过各项检查后,没有发现可能导致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证据。症状更多是来自于胃肠高敏感,更容易对小刺激产生异常感觉。

患者常表现为上腹部不舒服,包括上腹部疼痛、饱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病情可以反复发作,而且程度时轻时重,部分患者还同时存在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1]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患者需建立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服用药物,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1]

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哪些类型?

根据临床症状特点的不同,可以将功能性消化不良分为两个亚型:

  • 餐后不适综合征:进食后感觉饱胀不适,这种情况每周至少发生三日;
  • 上腹疼痛综合征:进食后上腹部间断性疼痛或烧灼感,每周至少发生一日,其他部位无疼痛[2]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多吗?

多。本病在全球发病率约为 11%~29.2%,即全球每 1000 人中,就有 110~292 人患有本病[3]

症状

功能性消化不良会有些什么样的表现?

餐后饱胀不适:餐后食物较长时间存留于胃中,出现胃胀不适的感觉;

  • 早饱感:进食少量食物后就感到胃部饱胀,不能完成一顿正常饭量的饮食;
  • 上腹部疼痛:疼痛部位一般在肚脐上方的范围,多发生在餐后,也可出现中上腹灼热感;
  • 其它症状:例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部分患者还同时存在焦虑、抑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心理症状[1]

image

餐后不适综合征是什么?

餐后不适综合征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种类型,常表现为进食后(平常餐量)饱胀不适或早饱(早饱的感觉让患者不能完成平常餐量的进食),每周发生数次[2]。其发生与胃肠动力障碍密切相关,因此治疗首选促动力药,如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消化酶胶囊等,一般预后良好[4]

上腹疼痛综合征是什么?

上腹疼痛综合征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种类型,常见表现有中等程度的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每周至少 一次,疼痛为间断性,且解大便或肛门排气后不缓解。但患者除上腹部以外的其他区域没有疼痛,胆囊或者 Oddi 括约肌功能没有障碍。

近年来还发现上腹疼痛综合征患者还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疾病,如焦虑、抑郁等,因此,临床上多采用抗焦虑药联合抑酸药治疗本病,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埃索美拉唑镁,效果良好[5]

Oddi 括约肌是什么?

Oddi 括约肌是包绕在胆总管、胰管以及共同通道的肌肉,主要作用是控制胆汁、胰液的流动以及防止十二指肠内食糜反流进入胰胆管。

当 Oddi 括约肌功能发生障碍时,可能诱发疼痛、胆汁淤积、胰腺炎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出现什么症状时需要引起警惕?

功能性消化不良存在如下「报警症状」时,需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及时就诊和检查。

  • 年龄大于 40 岁,近期新发生的消化不良症状;
  • 近半年无明显原因出现明显消瘦;
  • 不明原因的贫血,甚至伴有呕血和解黑大便;
  • 吞咽困难,而且症状逐渐加重,伴有吞咽疼痛;
  • 腹部摸到像包块样的可疑物体;
  • 消化不良的情况不断加重;
  • 有肿瘤的家族史[1]

多年的糖尿病患者最近有早饱或餐后饱胀的表现,是得了功能性消化不良吗?

很可能不是。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自主神经病变的并发症时,可以导致胃排空时间的延长,甚至出现食物在胃内的潴留。

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早饱、餐后饱胀、恶心、反酸、烧心、呕吐等表现,这些可能是糖尿病胃轻瘫(植物神经病变)所导致,需要详细检查明确诊断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有什么影响?

患者可能会因为上腹部不适而惧怕进食,长时间以后可能造成患者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重要时期的青少年,还可能影响患者的正常发育。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长,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部分患者担心自己患有「不治之症」,惶惶不可终日,各种负面情绪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2]

病因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有哪些?

  • 内脏敏感度较高: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对一些化学性或物理性的刺激更加敏感,如进食酸、辣、热、硬的食物可能会导致患者餐后出现胃肠道不适的症状[2]
  • 幽门螺杆菌:是生存于人体胃部与十二指肠的一种细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可能与幽门螺旋杆菌引起胃酸分泌过多有关[2]
  • 精神心理因素:不良情绪会扰乱正常中枢神经的生理活动 ,引起胃肠功能的不协调运作,导致本病。此外,功能性消化不良又会加重精神心理负担,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2,6]
  • 基因的差异:研究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与正常人群在某些基因结构、表达和功能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例如,GNB3 基因的多态性增加了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风险[7]
  • 饮食因素:长期食用高脂肪、甜腻、产气、辛辣刺激的食物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增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率[7]
  • 胃肠道感染病史:如急性肠胃炎等可能也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有关[6]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跟年龄有关系吗?

有关系。老年人是消化不良症状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餐后胃肠道蠕动能力降低、排空延迟、消化腺体的分泌功能减退,因此在老年人群中消化不良的发生率增加[6]

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为什么总是反复发生?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可能长期存在,如果症状反复发生,需要考虑如下情况的可能性:

  • 是否存在某种可以引起消化不良症状的其他疾病,如胃炎、肠炎、胃癌、肠癌、肝癌等;
  • 饮食结合是否合理,是否食用了高脂肪、甜腻、产气、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肥肉、辣椒等;
  • 是否存在明显的精神心理症状,感到焦虑、抑郁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会由运动后吃饭导致吗?

运动后马上吃饭不会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

但在运动后,尤其是剧烈运动后,气息不顺畅,这时候进食,对胃肠蠕动也不如平静状态下稳定,这时对消化还是有影响的。

所以,在运动后,可以先喝一些运动饮料补充水分、糖分等,至于要消化一下的米饭、馒头、菜、肉类等,最好是休息一下再吃。

建议根据个人情况决定运动后吃饭的时间,如果在运动后吃东西总是会出现不舒服的话,建议把运动和吃东西的时间间隔拉长。运动前的话,也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决定时间间隔,以免运动时出现胃肠不适。

诊断

功能性消化不良需要做哪些检查来诊断?

  • 血、尿、粪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有消化道出血和细菌感染。
  • 胃镜检查:有助于排除肿瘤、溃疡等一些器质性疾病。
  • 幽门螺杆菌检查:可通过仪器测定呼气成分,从而检测有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
  • 5h 胃排空试验:患者在摄入试餐的同时分次吞入钡条,一般在 5 h 后,服用 20% 稀钡约 10~20 mL,拍腹部平片,根据钡条的分布来计算出 5 h 的胃排空情况。
  • 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诊断本病或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医生可能还会开具腹部超声、CT 、MRI(磁共振)、胃电图等检查[7]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医生建议做胃镜,有必要吗?

在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之前,有必要进行胃镜检查,尤其是以下这些情况:

  • 近期明显消瘦、黑大便、不明原因的贫血时;
  • 消化不良的症状经过治疗缓解不明显;
  • 患者有胃癌家族病史;
  • 检查提示肿瘤标志物逐渐升高;
  • 患者是年龄较大的老年人。

上述情况都需要通过胃镜检查来了解有无食管、胃、或者十二指肠器质性疾病的可能性。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可能性比较大时,为什么还要安排各种检查化验呢?

对于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进行检查是有必要的,目的是排除那些可能导致消化不良症状的其他疾病,避免延误病情。

  • 胃镜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有没有食管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疾病。
  • 腹部超声检查:了解有无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等可能导致消化不良的疾病。
  • 血液检查及大便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有无肝功能、肾功能异常、有无贫血、消化道出血等异常情况。

功能性消化不良容易和哪些疾病混淆?

功能性消化不良容易和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相混淆。常见的可以导致消化不良症状的疾病还包括食管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十二指肠肿瘤、慢性肝炎、胆石症、慢性胰腺炎等。上述疾病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类似,均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可通过胃肠镜、CT、核磁共振等检查加以鉴别。

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应该看什么科?

一般看消化内科、胃肠科,部分患者还需要看精神心理科。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就诊时要做哪些准备?

携带近期胃镜、腹部超声、CT 、磁共振的报告单及近期查血和各项化验的结果:例如血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等。

尽量在早上就诊,因为有些检查需要空腹才能进行,如血生化、胃镜、碳 13 呼气试验(主要用于检查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需要住院吗?

通常来说,对于那些经过检查已经明确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没有需要立即急诊住院治疗的必要性。

但是如果患者出现了门诊药物无法控制的症状,或者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营养不良,可能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来缓解患者的症状,同时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同时存在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哪些治疗方法?

  1. 一般治疗:改善生活方式,作息规律,避免熬夜。调整饮食结构,规律饮食,少吃油腻、辛辣食物,避免烟酒;对早饱、餐后腹胀明显者,建议少食多餐[1]
  2. 药物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只能对症治疗。
    • 抑酸剂:如雷尼替丁、奥美拉唑等,对反酸、恶心、易饥饿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适用于上腹痛、灼热感等症状明显的患者[1]
    • 促胃肠动力药:如莫沙必利、多潘立酮等,可促进胃肠蠕动,缓解症状,适用于餐后饱胀、早饱的患者[1]
    • 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适用于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消化不良患者,目前一般使用四联疗法来根除幽门螺旋杆,即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一种铋剂[1]
    • 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帕罗西汀等,可缓解焦虑、抑郁的症状,适用于上述药物治疗无效且精神症状明显者[1]

image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医生建议患者进行精神心理治疗,有必要吗?

经过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调整,且服用了保护胃黏膜、改善胃肠道动力等相关的药物后,有一部分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仍然没有缓解,而且还同时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一系列精神心理症状,这时进行精神心理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方面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还有助于缓解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减少上述症状的复发频率[6]

功能性消化不良经过治疗缓解后还会复发吗?

在许多患者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是长期存在或者是反复发生的。经过个性化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可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但相当多的患者再次受到饮食、生活规律、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因素的影响时,可能会有上述症状的波动和复发[1]

生活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饮食上应该注意什么?

  • 按时进餐,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保证营养均衡,进食期间宜细嚼慢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 推荐细软、清淡、易消化、富含膳食纤维及维生素的食物,如菠菜、芹菜、山药、红薯等,这些食物可保障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各种营养需求,也能防止其出现便秘[8]
  • 避免进食过多油腻、辛辣食品,如奶油、五花肉、辣椒、胡椒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不利于疾病康复[7]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生活上应该注意什么?

  •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睡眠障碍严重者可通过睡前饮用热牛奶、泡脚及头部按摩等方式促进睡眠[8]
  • 规律运动,积极锻炼,避免久坐,可选择慢跑、打篮球、广场舞等运动方式。
  • 保持良好的心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放松心情,多与他人交流。
预防

功能性消化不良如何预防?

  • 按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进餐期间避免腰带过紧;
  • 避免摄入过于油腻、辛辣、过冷、过烫的食物;
  • 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睡眠;
  •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尽早就医,积极治疗。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