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高血压是什么?
临床上所说的肾性高血压一般指肾实质性高血压,是由「肾实质性疾病导致的高血压」。通俗而言就是肾脏本身的疾病导致的高血压叫做肾性高血压 。
广义上,肾脏血管性高血压也可以被称作肾性高血压,但因为治疗方法不同,而另外作为一个分类。
肾性高血压与肾血管性高血压不同,肾血管性高血压指什么?
由于供应肾脏血液的血管发生疾病,导致的高血压,例如肾动脉狭窄可以导致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和高血压性肾损害有什么不同?
即非肾脏疾病导致的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就是原发性高血压病,是心血管本身的问题导致了血压升高)持续存在 10~15 年以上,从而出现的肾脏损害。以夜尿增多为主要的早期临床表现。
肾脏和血压之间有什么关系?
人的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血压是由心脏的收缩舒张、足够的血液总量、血管的弹性等因素来共同维持的。
肾脏就像是循环系统的「出水口」,通过排尿来调节有效运转的血液总量,当肾脏有问题时,「出水口」排水出现障碍,有效的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
此外,肾脏还可以分泌一些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激素,肾脏出现病变时,这些有降压作用的激素分泌减少,血管舒张功能受影响,进一步升高了血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