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是什么?

瘢痕,即俗称的疤痕、疤,是皮肤损伤后引起的皮肤组织外观或者组织本身病理改变的统称。
通俗讲,可以把人体皮肤比作墙,墙体由外向内由不同结构组成。很浅表的刮擦掉漆现象,机体通过原厂原装细胞再生补充,就可以达到完全修复效果;但如果伤得较深,损伤真皮层以及毛囊汗腺等不可再生组织,损伤后则由瘢痕组织修复。
瘢痕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瘢痕是指经过机体细胞增生产生的创面的修复,和周围正常的皮肤比较接近,有比较好的愈合状态。一般肉眼看不到明显异常,不需要治疗;但病理性瘢痕是由于各种创伤、手术、感染后引发,表现为瘢痕隆起,高于周围正常皮肤组织。可以从外观或身体功能方面对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或者身体疼痛、活动困难等多方面的影响,可通过药物、手术、激光等方法进行治疗 [1]
瘢痕和瘢痕疙瘩是同一种病吗?
不完全一样。
瘢痕有生理性瘢痕和病理性瘢痕之分,瘢痕疙瘩是继发于皮肤外伤或自发形成和过度生长的病理性瘢痕。
可见瘢痕和瘢痕疙瘩不完全是一回事,瘢痕是一个更宽泛的称谓。
瘢痕如何分类?
根据瘢痕对患者的影响不同,可分为 [1]
  • 生理性瘢痕:患者没有明显不适,不影响美观,瘢痕部位没有功能障碍(比如,不影响运动、收缩等)。生理性瘢痕不需要治疗。

  • 病理性瘢痕:患者有不适感,影响美观,瘢痕部位可能存在功能障碍,需要治疗。

    • 增生型瘢痕:指局限于最初的损伤区域内的瘢痕,瘢痕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皮肤,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功能障碍。
    • 瘢痕疙瘩:指超出最初的损伤区域并侵犯周围正常皮肤的瘢痕,常常呈蟹爪样,一般不会造成功能障碍。
    • 浅表性瘢痕:一般仅累及表皮及真皮浅层。不会影响局部功能,可随着时间推移,瘢痕逐渐消退。
    • 萎缩性瘢痕:往往是由比较深度的烧伤和创伤引起的,存在明显的收缩性,可牵拉邻近的组织、器官,造成严重的功能障碍。

  • 根据瘢痕的形成时间,可分为 [1]
  • 未成熟瘢痕:指伤口愈合的早期,局部瘢痕颜色红,表面可见扩张的毛细血管,表面较粗糙,质地较硬,弹性差,可存在瘙痒、疼痛等不适。

  • 成熟瘢痕:成长缓慢,一般需 1 年左右,长则可达数年,其颜色与周围皮肤近似,表面不见扩张的毛细血管,质地变软,不适症状消失。


  • 瘢痕常见吗?
    生理性瘢痕非常常见,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 [1]
    病理性瘢痕的确切患病率和发病率尚不明确。据报道,在西班牙裔和非洲裔个体中,瘢痕疙瘩的发生率为 5%~16%,台湾地区报道的病理性瘢痕的年发病率为 15 例 / 10000 人 [2]
    男性和女性发生病理性瘢痕的几率同等,病理性瘢痕更常见于年轻人。
    更多

    瘢痕有哪些常见症状和表现?

  • 瘢痕形成的早期:瘢痕组织较红且厚(高出周边皮肤),局部痛痒明显,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即会感觉患处皮肤紧、痛,主要是因为组织收缩变形)。
  • 瘢痕稳定期:伤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局部痛痒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瘢痕局部软化并缩小,颜色由红色转为暗褐色。依据不同类型瘢痕,又各有细微差别 [1]
  • 生理性瘢痕表现
    主要特点为伤口愈合后,局部皮肤平整,无增生,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对外观影响轻微。
  • 病理性疤痕表现
    • 浅表性瘢痕:损伤层次较浅(可以想象成墙皮与砖头交接处附近),瘢痕表面皮肤粗糙,有时颜色变深(医学上成为色素沉着),局部柔软。
    • 萎缩性瘢痕:损伤层次比浅表性瘢痕深(可以想象成墙体砖头部分受损),瘢痕较硬,与肌肉或神经粘连紧,故而会牵拉肌肉使其无法正常活动,局部血液循环差,呈淡红色或色泽晦暗,表皮薄易破损 [1]。长期反复破损有可能恶变。
    • 增生性瘢痕:瘢痕明显高于正常皮肤,表面较厚,早期表面暗红色,湿润,瘙痒疼痛明显,后期不适逐渐消失。多见于血供丰富的区域,如脸、脖子。它与深层组织粘连,可以推动(即揉动斑痕的时候会觉得是皮肤上的瘢痕是一大团,但可以被推动)。它也会收缩,但如果长在在非关节区不会影响活动,如果长在关节处(膝关节,肘关节),后期也会因为牵拉附近组织导致关节活动困难。
    • 瘢痕疙瘩:医学上也称为「蟹足肿」,多见于头、颈部、肩膀、前胸、后背等,少见于眼皮、手掌等 [2]。它最大的特点是会持续性生长!即在受伤后几周甚至几月内持续生长,一般不会挛缩。也不会存在成熟期及后续的退化。但它很少恶变。

  • 瘢痕中的病理性瘢痕会导致哪些其他疾病?
  • 瘢痕癌:瘢痕组织可能会发生恶变,从而形成瘢痕癌。常表现为丘疹样小结、患部瘙痒、破溃,最后发展为恶性溃疡 [3]
  • 皮肤感染:本病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并发症,但皮损严重可能会引起皮肤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表现为皮肤灼热、瘙痒、溃烂、脱皮等。

  • 瘢痕容易出现在哪些部位?
    胸骨前、前胸部、上臂三角肌、肩部、上背部、双下颌部、腹部、毛发部,比如下颌胡须部和耻骨阴毛部、关节部位等容易发生瘢痕,因为这些部位的张力比较大,皮肤比较紧 [1]
    耳廓与耳垂也是瘢痕的好发部位,可能与耳钉佩戴不洁、穿耳孔器械清洁程度不够所导致。
    更多

    瘢痕有哪些常见病因?

    瘢痕多是由于表皮损伤而引起的,如擦伤、烧伤、电击伤、刀割伤、手术、感染等。受伤后伤口周围状态也会影响瘢痕形成,如伤口感染、异物存留等。
    瘢痕常见于哪些人?
    再次强调,生理性瘢痕是皮肤损伤后的正常修复过程,任何人都会有。
    而病理性瘢痕是一种疾病状态。目前研究表明,皮肤颜色越深,瘢痕越重,即非洲人瘢痕会比亚洲人重,白种人较轻。再则与体质也有关系,瘢痕体质的人群外伤后极易引起瘢痕疙瘩。
    瘢痕会遗传吗?
    病理性瘢痕中的瘢痕疙瘩有一定的遗传性。
    瘢痕疙瘩倾向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可能是多个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 NEDD4 基因,能够促进细胞外基质的积累和纤维化,增加瘢痕疙瘩形成的风险 [4]
    通俗地说,如果某个人有瘢痕疙瘩的病史,那么他的亲属也容易在受伤后出现瘢痕疙瘩。
    查看瘢痕相关内容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去年8月底 电火烧伤,深二度,范围12%,住院一个月后出院。

    就医及用药情况:出院后曾经佩戴使用过一段时间的弹力手套搭配烧伤膏约2个月,后续没有继续使用药物。

    需要解答的问题:现在其它部位恢复勉强还行。主要是两只手瘀痕情况明显,且内里依然疼痛,加之患者为农民,依然时常在劳作,手部恢复极度缓慢。去市三甲医院看过,医生也仅仅是推荐激光手术,且不确保恢复程度。
    目前主要就是手部经常还是疼痛,想请教医生这种情况是否正常,能否有好的治疗建议?

    1人看过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五个月

    就医及用药情况:红霉素

    需要解答的问题:脸上的痘痘是什么 如何治疗 如何用药 平时需注意什么

    1人看过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胸口长了一个包 有两三年的时间了 不疼不痒 按起来软软的 像是一个伤疤 胸口其他位置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两个类似的红色小包

    就医及用药情况:没有去医院看过 也没用过药

    需要解答的问题:请医生帮我看看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我应该用什么药物治疗

    4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