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占全身骨与关节结核发病率的第三位,仅次于脊柱和膝关节,病人多为儿童,且多为单侧性发病。
起病缓慢,有低热、乏力、倦怠、食欲缺乏、消瘦及贫血等结核感染的全身表现。
多为单发性,早期症状为疼痛。初起时疼痛不剧烈,休息后会好转。在小儿表现为夜啼。儿童病人常诉膝部疼痛,系髋关节与膝关节神经支配有重叠所致,如不加注意,会延误诊断。
随着疼痛的加剧可出现跛行。
至后期,会在腹股沟内侧与臀部出现寒性脓肿。破溃后形成慢性窦道。
股骨头破坏明显时会形成病理性脱位,通常为后脱位。
早期髋关节前侧可有压痛,但肿胀多不明显,继而股四头肌和臀肌显著萎缩。
患肢出现屈曲、外展、外旋畸形,随病情发展髋关节即表现为屈曲、内收、内旋畸形,髋关节强直与下肢不等长最为常见。
脓肿破溃会形成瘘管或窦道,并易引起继发感染,若不能控制混合感染可引起慢性消耗、贫血、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肝肾衰竭,甚至死亡;
关节腔粘连导致关节功能障碍;
关节畸形;
小儿肢体不等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