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什么?

传统定义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 TIA),是指由于局部的大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偏身麻木、言语障碍、黑矇、眩晕等。
这种神经功能障碍在 24 小时内能完全恢复,影像学检查(CT 或 MRI)不能发现病变。
然而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显示,绝大多数(97%)的 TIA 患者症状能在 3 小时内缓解,如症状超过 3 小时,则高达 95% 的 TIA 患者出现影像学和病理学改变,这对传统的 TIA 的时间限定提出了挑战。
因此,2009 年 6 月,美国卒中协会在《Stroke》杂志上发布了 TIA 的新定义:「TIA 是大脑、脊髓或视网膜局部缺血所致的、不伴急性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
这一定义认为有无梗死是区分 TIA 和脑梗死(医学上又称为缺血性卒中)的唯一依据,而不考虑症状的持续时间。此外,新定义还将脊髓缺血导致的急性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也归入 TIA 的范畴。
目前医学上仍主要使用传统定义,其治疗也主要围绕传统定义进行。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就是脑梗死吗?
TIA 并不等同于脑梗死(缺血性卒中)。但近几年,TIA 和缺血性卒中之间的差别趋于弱化。它们既具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不同之处。
  • 相似之处:两者的发病机制和很多预防措施都相同。
  • 不同之处:因严重程度和病因不同,两者的预后可能不同。TIA 通常有 3 种结局:自行缓解、继续发作、进展为脑梗死。

  •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 TIA 停止发作,发病后 7 天内发生卒中的风险也高达 4%~10%,90 天内发生卒中的风险高达 10%~20%。所以不能对 TIA 掉以轻心。
    如果 TIA 发作间隔时间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延长、临床症状逐渐加重,强烈预示着将有脑梗死发生,务必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病的人多吗?
    通常男性较女性更易患 TIA,男女比例约为 3:1。我国 TIA 的年患病率约 180/10 万,据此估算,全国每年新发 TIA 的患者约 200 万。
    但由于 TIA 的时间限定尚存在争议,因此,不同研究报道 TIA 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差异较大。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该看什么科?
    神经内科。
    更多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危险吗?

    既往医学上认为 TIA 是良性、可逆性脑缺血综合征,复发风险低于卒中。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 TIA 患者早期发生中风的风险很高,7 天内为 4%~10%,90 天为 10%~20%(平均为 11%)。
  • TIA 患者在第 1 年内中风发病率较一般人群高 13~16 倍。
  • TIA 患者不仅容易发生中风,也容易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
  • 90 天内 TIA 复发、心肌梗死和死亡事件总的风险高达 25%。如处理得当,90 天的中风风险可降低至 1%~3%。

  • 因此,TIA 是严重的、需紧急干预的中风预警事件,是最为重要的急症,同时也是预防疾病进一步加重的最佳时机,必须重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分为哪些类型?
    根据发病机制, 医学上一般将 TIA 分为 3 种类型:血流动力学型、微栓塞型和梗死型。
  • 血流动力学型 TIA 是在动脉严重狭窄基础上血压波动导致一过性供血不足引起的,血压低的时候发生 TIA,血压恢复正常时症状缓解,这种类型的 TIA 占很大一部分。
  • 微栓塞型 TIA 是由于心源性(常见于心房颤动)或大动脉源性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形成栓子阻塞远端血管引起的,一部分患者直接发生脑梗死,而另一部分患者在栓子阻塞远端血管后迅速自溶,临床表现为 TIA。
  • 梗死型 TIA 即临床表现为 TIA,但影像学上有脑梗死的证据。

  • 每一类型 TIA 的治疗方法不尽相同,如微栓塞型和梗死型 TIA 需要药物进行治疗或干预,而因动脉严重狭窄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型 TIA 则更适合进行手术治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常见的表现有哪些?
    TIA 主要是由于大脑缺血导致的,所以症状以神经系统为主,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异常情况:
  • 眩晕;
  • 一过性黑矇(突然出现眼前一黑,很快就恢复了);
  • 复视(看东西重影);
  • 双眼的视力障碍(看东西模糊);
  • 平衡障碍(站不稳、走路歪歪扭扭、容易跌倒等);
  • 语言障碍(说话不清楚、听不懂别人说话等)
  • 吞咽困难;
  • 偏身瘫痪;
  • 偏身感觉障碍(手脚麻木等);

  • 当出现上面的症状时,即使持续时间不长,如果平时就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或者经常加班、熬夜,作息不规律等,都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及早发现 TIA,就可能避免致命后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哪些特点?
    如下临床特点可帮助识别 TIA:
  • 年龄特征:TIA 好发于 50~70 岁,男多于女;
  • 发作性:TIA 常起病突然,迅速出现局部的神经功能障碍症状;
  • 短暂性:TIA 临床症状一般持续 10~15 分钟,多在 1 小时内,不超过 24 小时;
  • 可逆性:TIA 患者发作后不遗留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可完全恢复正常;
  • 反复性:TIA 可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时的症状基本相似。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会瘫痪吗?
    TIA 患者一般不会瘫痪,但传统上认为, TIA 患者的转归情况分为 3 种,1/3 的患者将发生缺血性卒中(可能会导致瘫痪),1/3 的患者反复发生 TIA,1/3 的患者不再出现临床症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哪些因素提示疾病可能向不好的方向发展?
    除 ABCD2 评分的分数越高(计算方法详见诊断)可提示 TIA 预后不良,其他提示 TIA 高度危险的因素包括:
  • 颈动脉重度狭窄(70%~99%);
  • 同侧斑块溃疡;
  • 高度怀疑心脏栓子来源;
  • 年龄 > 65 岁;
  • 男性;
  • 两次 TIA 发作间隔 < 24 小时;
  • 合并其他危险因素等。

  • 更多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TIA 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血液成分变化等多种病因相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微栓子阻塞小动脉。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病(如心房颤动),此时附在血管壁上的不稳定斑块脱落,形成栓子,阻塞小动脉,出现脑缺血症状;当栓子破碎或溶解时,血流恢复,症状消失。
  • 血流突然减少(血流动力学改变)。常见于各种病因导致脑动脉严重狭窄或完全闭塞,此时局部脑组织的血供减少,当血压一过性降低时,脑供血不足,导致脑缺血症状,血压恢复,脑供血恢复正常。
  • 血液成分改变。常见于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白血病、异常蛋白血症和镰状细胞贫血等,这些疾病可导致血液成分改变,使血液呈高度易于凝结状态,从而引起 TIA。
  • 其他因素:如脑组织的血管炎或小灶性出血、脑外盗血综合征导致血流减少等也可引起 TIA。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TIA 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和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心脏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过度饮酒、血脂异常、糖尿病、体力活动过少以及女性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等。
  •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

  • 由于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不可控制,因此,医学上对 TIA 的干预治疗主要是控制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睡眠呼吸暂停是否影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2~3/4 的 TIA 患者伴有睡眠呼吸暂停,且对普通人群进行睡眠呼吸暂停进行治疗后可显著改善预后,因此 TIA 二级预防的新指南推荐 TIA 患者应进行睡眠检测。对于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的 TIA 患者,可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改善临床预后。
    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断是根据睡眠呼吸紊乱指数(简称 AHI)描述睡眠期间呼吸事件(终止或气流减弱)的次数。如果 AHI ≥ 5 次/小时,则为睡眠呼吸暂停,AHI 越高,提示越严重。
    查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相关内容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
    半个月的时间里有3次左上臂和下肢发麻,持续几秒钟,没有无力感。
    第4次,手臂和下肢麻木,手无力,无法握拳,持续一分钟左右,同时伴随有一点点头晕

    就医及用药情况:血糖,血压,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血脂四项都正常。脂蛋白A高,493,正常低于300

    磁共振检查:弥散成像(平扫)颅脑(平扫)
    临床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右侧顶叶近期小梗死灶可能

    目前是在输液和吃药中,身体恢复状况:左侧肢体活动自如,力量与右侧无差异。未再发生过入院前的症状。

    具体用药情况:
    注射血栓通、氯化钠、维B、维C、氯化钾,服用瑞巴派特、引朵布芬、阿托伐他汀钙片、硫酸氰氯吡格雷片。

    需要解答的问题:

    (1)请问医生从患者目前状况来看,是否可以保守治疗?
    (2)从MRI来看,患者的血管有一处狭窄、小梗死,除了采用造影搭支架,是否有更先进的治疗方案?

    3人看过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70岁母亲突发头晕,视物模糊,走路头重脚轻,突然有点比如打牌记不得对家是谁,但是记得怎么打牌,患症十天左右

    就医及用药情况:未就医,当时查了血压发现偏高,大概150高压,吃了降压药,目前血压维持130高压左右,低压均正常。一开始精神不好,血压降下来后精神好多了,但是仍然头晕看东西有点花,其他无症状。头晕也是一阵一阵的,不是持续一天的。

    需要解答的问题:母亲一直坚持锻炼,精神也很好,刚刚做完体检除了血压有点高其他指标都正常,但是一直认为自己没有高血压,也不想吃药,所以没有吃过血压药。这次请问医生这是怎么了,如何改善头晕,谢谢

    4人看过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今年周岁69岁,性别女性,目前服用的药物早上吃阿司匹林,晚上吃阿托他汀,还有一个脑心通胶囊,跟血府助淤胶囊。目前症状是右边耳朵不好受,后脑勺发沉,右边小腿 脚 麻木,耳朵上下 耳头根不舒服 ,膀子胳膊偶尔都有点麻木,5年患病史。

    就医及用药情况:

    需要解答的问题:

    5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