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是什么?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夏秋季多见,是由志贺氏菌(也称痢疾杆菌)引起的,通过饮水和食物进行消化道传播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就是平常所说的「拉痢疾」。
脓血粘液便、腹痛和里急后重是细菌性痢疾三个典型的临床症状。
痢疾症状较轻时,可以不使用抗菌药物;症状严重时则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如磺胺类药、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黄连素或者呋喃唑酮等。同时也需要对症治疗,如「口服补液盐」(ORS)、输液、退烧等。
痢疾杆菌常见吗? 痢疾最常流行的季节(月份)是什么?
细菌性痢疾是一种常见病,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据 WHO 统计,全世界年发病超过 2 亿人,约有 500 万需住院治疗,年死亡病例 60 多万。
细菌性痢疾一年中都可能发生,但夏、秋季发病率高,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 5 月开始发病率增高,8~9 月达到高峰,10 月后发病率逐渐下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