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有哪些类型?
胎膜早破按孕周分为两种:
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 PPROM):发生于妊娠 20 周以后、不足 37 周之前,发生率 2.0%~3.5%;
足月胎膜早破:发生于妊娠 37 周之后,发生率可达 10%。
破膜时孕周越小,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越高。
胎膜早破发生时有什么感觉?
胎膜突然破裂时,典型表现是会突然感到一阵淡黄色清亮液体从阴道流出,弄湿衣裤或床单,常有人误以为是小便失禁。也有表现为少量缓慢流液者,可感觉阴道湿润或没有明显感觉,查看内裤可能发现小片浸湿。
胎膜早破的症状有哪些?
孕妇可自觉阴道内有大量液体突然流出,清亮,有时可能还能见到白色的小片状胎脂。
流液较少时,可能只是内裤略湿。也有孕妇破膜位置较高或破口较小,在少量羊水流出后破口自行闭合,流液停止,这种情况需要动态观察。
胎膜早破为什么需要重视?
胎膜早破是妊娠(怀孕)中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对于母体和胎儿、新生儿都有直接影响,如导致早产、胎儿窘迫、脐带脱垂、胎盘早剥、羊水过少、产褥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及感染等多种不良结局。
如能早期发现、尽早处理,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母儿的伤害。
胎膜早破对母体有什么危害?
破膜后,阴道内的微生物容易向宫颈和子宫内蔓延,通过上行感染引起宫内感染。
如果突然破膜时宫腔内压力骤然降低,可能引起胎盘在胎儿娩出前剥离(胎盘早剥),可于短时间内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死亡、产时产后大出血,是极为危重的妊娠晚期并发症。
此外,羊膜腔感染者也容易发生产时和产后的生殖道感染,进而引起全身性的炎症反应,是常见的产妇死亡的原因之一。
胎膜早破对胎儿、新生儿有哪些危害?
未足月胎膜早破是早产最主要的原因,30% 的早产是由未足月胎膜早破所致 ,因此出生的早产儿容易发生呼吸窘迫、新生儿肺炎、败血症、颅内感染等。
羊膜腔压力改变还可能造成脐带受压、脐带脱垂,直接影响甚至阻断胎儿的供血供氧,导致急性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
羊水过少超过 4 周以上,胎儿在宫内由于长时间受压,会出现肢体和面部的发育异常,如铲形手、弓形腿等。
破膜孕周越早,破膜时间越长,胎儿在宫内的情况就越容易受影响,新生儿的结局也越差,死亡率可达 2.5%~1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