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一种急腹症。正常怀孕时,受精卵应该在子宫腔内附着和生长,若是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和发育,则就是异位妊娠(复用)
[1]。其中,最常见的异位着床部位是输卵管,卵巢、腹腔、阔韧带和宫颈处的异位妊娠较为少见。
异位妊娠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停经、腹痛和阴道出血。异位妊娠导致腹腔内大出血,是早期妊娠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一旦确诊,需立即就医治疗。
异位妊娠包括哪几种类型?
异位妊娠依据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着床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
[1]:
输卵管妊娠: 即受精卵没有进入子宫,直接在输卵管里发育了,因输卵管管腔狭窄,易发生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引起大出血,所以这种情况非常危险。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约占异位妊娠的 95%。
卵巢妊娠: 即受精卵在卵巢着床和发育的异位妊娠,极少数可以妊娠至足月,一般在早期就会发生破裂,发病率较低,大约是 1:7000~1:50000。
腹腔妊娠:即胚胎或胎儿位于输卵管、卵巢及阔韧带以外的腹腔内,发病率约为 1/10000~1/25000,母体死亡率约为 5%,胎儿存活率仅为 1‰。
宫颈妊娠: 指受精卵游走至宫颈管处着床,由于宫颈处位置狭小,所以胚胎难以在这里生长发育。此类型较为罕见,发病率约为 1/8600~1/12400,但近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大量应用,宫颈妊娠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
阔韧带妊娠: 即受精卵在子宫阔韧带部位着床发育,较为罕见。大部分是继发于输卵管异位妊娠破裂之后,由于妊娠组织在子宫阔韧带处附着而引起的。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是一种特殊的异位妊娠,指受精卵着床于前一次剖宫产子宫切口的瘢痕处,由于近年来国内剖宫产率的上升,该类型的异位妊娠发生率也逐渐增加。
异位妊娠常见吗?
在妇产科中比较常见,发病率约为 2%~3%,也就是说,每 100 个孕妇中,就有两到三人可能发生异位妊娠
[1]。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异位妊娠得到较早的诊断和治疗,从而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能力和保留生育的能力。
异位妊娠中的持续性异位妊娠是什么?
持续性异位妊娠是指输卵管妊娠在清除妊娠组织时,残存的组织较多,术后残余的部分继续生长从而导致再次发生腹痛及出血的情况
[2]。
如果保守手术后血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升高、术后 1 天血 hCG 下降程度小于 50%,或术后 12 日血 hCG 未下降至术前值的 10% 以下,就基本能确定是持续性异位妊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