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症是什么?
行军性血红蛋白尿也称「运动性血红蛋白尿症」,是指剧烈运动或长期行进过程中,手掌、足底或身体其他部位反复长期与坚硬的地面或物体撞击,而造成红细胞的机械性损伤,引发一过性血管内溶血和血红蛋白尿的疾病。
本病因于 1881 年在长途行军的士兵中发现而得名。多不伴肾功能损害。临床表现以运动后突发暗红色尿为主,多数可自行好转,无需特殊处理。应注意纠正不正确的运动姿势,避免剧烈运动,以预防复发。
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症在生活中常见吗?
本病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也可能因为症状比较轻,就诊率比较低,导致无明确的发病率数据,或发病率被低估。
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症通常见于哪些人群?
从定义来看,即可知道本病多见于长期用手或用脚的人群,如正步训练的军人、长跑或竞走运动员、手鼓及京剧武生演员等职业者,但游泳或自行车比赛运动员较为罕见。总结一下,本病的发生具有比较明显的职业特征。总体看来,多为年轻男性。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