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什么?

高血压,顾名思义就是指血压超过正常范围。
高血压是一种很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很多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临床上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1]
正常成年人若是偶尔一次血压结果偏高也不必太过担心,可以在安静状态下至少休息 20 分钟后重新测量,或是连续几天多次测量。一般来说,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若 3 次(非同日)测量,收缩压高于 140 mmHg 或舒张压高于 90 mmHg,则需要警惕是高血压[1]
2022 年 11 月 13 日由今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多家权威机构联合制订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简称《指南》)推荐将我国成人高血压的诊断界值下调至收缩压 ≥ 130 mmHg 和/或 舒张压 ≥ 80 mmHg[4]
一旦确诊为高血压,就需要通过改变日常生活方式和服药等手段,积极控制血压。
如血压控制不佳,可损害血管、心脏、脑、肾脏、眼等多个器官,导致各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
  • 原发性高血压更常见,通常需要终身治疗控制血压;
  • 继发性高血压如果能够早诊断、早治疗,部分患者有治愈的可能。

  • 高血压常见吗?
    常见。
    2012~2015 年我国 18 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 27.90%,意味着每 100 个中国居民中,就有将近 28 人可能存在血压偏高的现象[2]
    很多人对高血压的危害认识也不够,能遵从医嘱,规律服药的更少,血压良好的患者不到一半。
    所以目前我国高血压的现状就是三高和三低: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发现率低、用药率低、控制率低。
    高血压有哪些类型?
    高血压根据病因可分为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1]
    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在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高于 140 mmHg 或舒张压高于 90 mmHg,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一般需要终身服药控制血压。若长期血压控制不理想,可能会损伤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的绝大多数,约 95% 的高血压都是原发性高血压[1]。所以,一般说到高血压时,多指不明原因的「原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高血压,比如肾病、肾血管狭窄、甲亢、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药物影响等均可引起血压升高[1]
    在治疗继发性高血压的时候,如能尽早治愈原发病,血压会有明显下降,甚至完全恢复正常。如果不治疗原发病,单纯降压,往往效果不好。因此,及早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有利于提高治愈率,阻止病情进展。
    image
    更多

    高血压会有什么表现?

    多数高血压患者在初期或轻症时没有明显感觉,一般是测量血压时才发现,这也正是高血压的可怕之处,等到发生了心梗、脑梗等并发症,有了头晕、头痛的「感觉」时,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可是为时已晚。
    所以,即使是健康的成年人,也应该养成定期测量血压的习惯,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若发现血压有异常时,请及时就医,避免发生各种严重的并发症。
  • 有些高血压患者会有头晕头痛的感觉,可能与脑血管痉挛相关;
  • 有些患者会有胸闷气促的症状,可能是心脏舒张功能下降所导致;
  • 有些患者会有心慌心悸等不适,可能是由于心脏泵血的时候需要更大的收缩力所致。

  • 不过,即使出现上述症状也并不意味着可以确诊为高血压,还需要监测血压水平来确定。但如果在血压降至正常的情况下,上述症状还是存在,最好及时就诊,看看是不是有别的问题。
    高血压会造成什么后果?
    若高血压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会对血管和人体多个器官造成持续性损害,最容易受到损害的四个器官为心、肾、眼、脑。
  • 心脏损害:

    • 长期高血压可剌激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引起左心室肥厚和扩张,从而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由高血压而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疾病)。
    • 左心室肥厚还会使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下降,特别是在氧耗量增加(如剧烈运动)时,会导致心肌缺血。
    • 高血压性心脏病常可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肌梗死。
  • 脑损害:

    • 长期高血压会使脑血管发生缺血与变性,形成微动脉瘤,若是一旦破裂可发生脑出血。
    • 长期高血压促使脑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粥样斑块破裂可并发脑血栓形成。这些都可造成脑卒中。
  • 肾损害:
    长期高血压可使肾小球坏死,导致肾衰竭,特别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发病风险更高。而恶性高血压(起病急,进展快,血压升高明显)患者,可在短时间内就出现肾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 眼损害:
    长期的高血压还会使视网膜小动脉发生痉挛、硬化,若血压在短期内迅速升高还会导致视网膜出血,甚至会引发失明。


  • 高血压的危害虽然很严重,但只要通过规范的治疗,血压绝大部分是可以控制的,部分继发性高血压甚至可以得到根治,只要能将血压控制在良好的范围内,就会大大降低上述并发症的风险。
    更多

    高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有以下一些[3]
  • 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狭窄、肾肿瘤等。
  • 内分泌疾病: 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等。
  • 心血管病变: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缩窄、多发性大动脉炎等。
  • 颅脑病变:脑肿瘤、脑外伤、脑干感染等。
  • 药物: 口服避孕药、抗抑郁药、糖皮质激素等。
  • 其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夜间睡眠时会打鼾或出现呼吸暂停,白天嗜睡)。

  •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尚不明确。但与以下一些危险因素密切相关[1]
  • 遗传: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患有高血压的情况下,子女患病的风险远高于常人。

  • 生活习惯:

    • 饮食:钠盐的摄入量与血压升高呈正相关,所以高血压患者尤其要控制每日食盐量。
    • 吸烟:吸烟对血管的损伤非常严重,这些损伤,对高血压患者的危险更大,可能大大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不仅要戒烟,还要避免吸二手烟。
    • 饮酒:酒精中的物质,会使血管变窄或闭塞,血液在通过时需要比以往更大的压力,因而也会使血压升高。
  • 精神压力:长期心理压力大,或者被不良情绪困扰,比如焦虑、紧张、抑郁等,都 容易引起血压升高。

  • 体重:体重增加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腹型肥胖者(脂肪主要堆积在腹部,四肢相对偏瘦)更容易发生高血压。


  • 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
    导致血压升高的机制主要有三个:
  • 心脏泵出的血液增多、增快、增强:
    比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内分泌疾病)时,心脏会更用力地跳动,泵出的血流量就会增多,血流速度也会加快,此时血压自然就会升高。
  • 动脉的通畅度和弹性降低:
    动脉弹性减退,从而脉压增大。就好比一些老年人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血管好像生锈或老化的水管,失去正常的弹性,不能随着血液的冲击而舒张,此时血压就会升高。而这种高血压往往以收缩压升高为主。
  • 血管中流动的血液量增多:
    一些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水钠潴留在体内无法排出,导致血容量增加,血压也就随之升高。 这就如同水管内的水增多了,压力肯定会变大是同样的道理。
    食盐中含有钠,日常盐吃的较多的人群,血液中钠的含量自然也就偏高,此时就需要大量的水来稀释血液当中的钠,自然也就出现了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的现象。

  • 以上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都会使血压水平升高。而血压的控制也需要从这三个因素入手进行调节。比如有些降压药就是扩张血管的,少吃盐可以减少血管中流动的血液量等。
    高血压和颈椎病有关吗?
    可以说,绝大部分人的高血压,和颈椎病没有关系。只是这些人恰好有这两种病而已。
    有一种颈椎病的亚型叫交感型颈椎病,可能导致头晕、头痛、心慌等一系列和高血压相近的症状,或是由于突出的关节压迫刺激到了周围的交感神经,导致其兴奋紊乱,引发血管痉挛,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但实际上,这种类型的颈椎病非常少见。
    查看高血压相关内容

    患者问:

    吕大夫您好,打扰您。我爷爷今年84岁,身体还行,70岁后出现高血压,开始吃高血压药,75岁后来开始吃硝苯地平缓释片,低压80到85,一般不超过90,高压一般150到155,吃完地平片130到135。心率80到90中间。

    两月前因排尿困难住院,医生诊断前列腺增生肥大,尿道炎,输液消炎药后炎症已消退,进行蓝光气化手术雾化,恢复良好。附诊断图

    术后因之前吃硝苯地平缓释片大便干结,找医生后降压药换成巴库沙曲缬沙坦,一开始吃2片,后来根据体感调减到1.5片或1片,100mg的规格。这两个月一直控制的很好,血压在130左右。

    前两天出现,躺的时候感觉突然血液从脖子往上涌,有点不适,但是一刹那过去后就没事了,老人说之前偶尔也出现过。

    昨天早上服用巴库沙曲缬沙坦1.5片,血压稳定,但是晚上睡觉时,还没睡着,11点的时候,突然身体不适,血压这个时候量了178。从来没这么高过,吃了苯磺酸氨氯地平0.5片控制住了。

    其他就是最近大便有点干结,前天排便很干。


    请问下吕大夫,爷爷这个情况可能是什么原因,需要再去医院做检查吗?后续是否需要更换高血压药物。感谢🙏🏻

    1人看过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患高血压十多年,经常失眠,头晕,工作性质早上起的早,4点就得起床,晚上又有点失眠可能10-11点才睡得着,很怕热,出汗比较多,血压控制的得不是很好,偶尔会很高180左右。

    就医及用药情况:目前吃的两种药一个是银杏叶片,一个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需要解答的问题:
    平时生活和饮食上能做什么来降低和控制血压吗?能做些什么运动呢?不能进行强度比较大的运动吗?需要吃什么保健品吗?需要补钙或者微量元素那些吗?想买点药或者补充剂来软化血管,医生说现在血管上有斑块,有办法解决或者改善吗?网上卖的可以测血压的手表有必要买吗?准确吗?目前的药物适合我吗?需要更换吗?除了血压,我每年还需要定期检查哪些指标呢?就目前的报告来看,我有什么并发症吗?我应该在一天中什么时候测血压比较准确呢?按我的生活习惯,我早上四点吃降压药可以吗?如果我不小心漏服了降压药,应该怎么处理?是尽快补服还是等到下一次服药时间正常服用?如果我在家中血压突然急剧升高,应该采取什么紧急措施?什么时候需要立即去医院?

    1人看过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高血压6年

    就医及用药情况:最早服用非洛地平,经常脸发烫,改为缬沙坦20mg加倍他乐克47.5mg,效果不佳,血压稳定在100/140,低压控制差,缬沙坦加20mg后还是一样,后改为奥美沙坦脂20mg加倍他乐克,半月后控制效果还不如缬沙坦,奥美沙坦脂再加20mg也没用,血压100/145

    需要解答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把低压控制好,药方是否有问题,还是药的品牌的问题,换国内知名仿制药厂的产品还是继续换药方 ,麻烦您帮我出个主意。

    6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