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尿期:每日尿量少于 400 ml 称为少尿。持续时间由 2~3 天至 2~4 周,一般不超过 1 个月;如果超过 1 个月,则多说明 ATN 极为严重,肾功能难以恢复,或引起 ATN 的病因更为复杂。主要表现:
水潴留:全身水肿、脑水肿、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
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血钠 < 135 mmol/l)、高钾血症(血钾 > 5.5 mmol/L)-是少尿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代谢性酸中毒、氮质血症及其相关的各系统损害,主要累及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
多尿期:当尿量持续增加,超过 400 ml/ 日时,标志肾功能开始恢复,进入多尿期。
多尿早期:虽然尿量增加,但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仍然很低,因此血清肌酐及尿素氮仍可明显升高,代谢性酸中毒及尿毒症症状仍可较重
多尿后期:24 小时尿量在 2000 ml 以上,多者可达 4000~6000 ml/24 小时,此时水肿消失,血肌酐及尿素氮降低,代谢性酸中毒及尿毒症症状逐渐减轻。但是由于大量的水及电解质排出,病人可以出现脱水、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水电解质紊乱。严重低钾血症可以出现轻瘫、心律失常等表现。
恢复期:肾小球滤过率逐渐恢复,尿量正常,血肌酐及尿素氮降至正常范围。肾功能完全恢复约需要半年至 1 年的时间,少数病人可遗留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而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心血管系统:高血压、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包炎;
消化系统:食欲明显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呃逆或腹泻、代谢紊乱;
神经系统:意识淡漠、嗜睡或烦躁不安甚至昏迷;
血液系统:贫血、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消耗性低凝血症及纤维蛋白溶解征象。
急性肾缺血、缺氧:大中手术过程中或手术后大量出血、各种原因休克与休克纠正后、体外循环心脏复苏、同种肾移植恢复肾血液循环和心脏复苏等都属于肾缺血再灌注的情况,此种病因所致 ATN 较其他更严重;
肾毒性损害:
药物:造影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和丁胺卡那霉素、多粘菌素 B、磺胺类药物、二性霉素重金属和化学毒物及生物毒等;
重金属类肾毒物:汞、镉、砷、铀、铬、锂、铋、铅和铂等;
工业毒物:氰化物、四氯化碳、甲醇、甲苯和氯仿等;
生物毒素:青鱼胆、蛇咬伤、毒蕈、蜂毒等;
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脓毒症等引起 ATN;
挤压、创伤和非创伤性横纹肌裂解,引起大量肌红蛋白沉积肾小管,造成肾脏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