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广疼痛科主治医师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椎间盘造影术(discography)是将造影剂直接注入椎间盘中央的髓核中,通过观察病人反应以及影像学下的表现,来判断椎间盘有无退行性改变或突出破裂等,是椎间盘影像学检查之外的一种附加手段,目前主要用于诊断椎间盘源性腰痛。
椎间盘造影术是一种有创性的诊断方式(不能用于治疗疾病),相比于 CT 、磁共振这些无创检查,椎间盘造影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进行椎间盘造影术前要先进行影像学检查的评估(主要是排除相关疾病,评估有没有必要做这个有创检查),并且跟病人充分沟通,征求病人的同意后才能实施 [1]。
椎间盘造影术目前主要用于诊断椎间盘源性腰痛。椎间盘发生病变后会产生多种炎症物质,这些物质会使椎间盘内的神经末梢处于敏感状态,以致对椎间盘稍加压力就可引发腰痛的症状,形成椎间盘源性腰痛。
椎间盘造影术正是根据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特性,往病变椎间盘内注射造影剂,通过对造影图像,造影剂的注入量,是否会诱发疼痛三个方面的观察,以此来诊断椎间盘源性腰痛。
患者需仰卧在检查床上;
医生在影像设备的显像下,确定穿刺点和穿刺路线;
穿刺点进行皮肤消毒,消毒后铺无菌巾;
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穿刺针沿着椎体间隙进入,直至椎间盘中央区;
将准备好的造影剂推入椎间盘内,当病人出现平时的疼痛感或者注射足量时停止注射;
拔出穿刺针,再次做影像学扫描。
有一定的辐射,但对身体几乎没有明显的危害(除外孕妇)。
椎间盘造影术包括 CT 引导下穿刺及 X 线摄片下穿刺,而 CT 、 X 线摄片这两种影像设备都会释放一定的射线。但是只要接受的总辐射量在安全范围内,偶尔做一次检查或者治疗,是相对安全的,发生癌变的风险很低。
会有疼痛感觉。
穿刺疼痛:术中虽然会注射一些局麻药物,但是在穿刺的过程中,还是能感受到一定程度的疼痛感觉,一般可以忍受。
注射造影剂引发的疼痛:穿刺针到达位置后,医生会注射造影剂使升高椎间盘内压力,诱发剧烈的疼痛。这种痛感很明显,但这是检查的必须步骤,也是检查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故无法避免。
椎间盘造影术主要是用于判断病人的疼痛是否和椎间盘病变相关,以及明确是那个椎间盘的问题,可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共同风险:
无论做哪个部位的椎间盘做造影,都有可能发生椎间盘感染、椎间血肿、肢体瘫痪、神经损伤、脊髓损伤等并发症。
特有风险
椎间盘造影术是在局部麻醉下完成的,可能会用到一些镇静镇痛药。因为术中需要病人配合,告知医生疼痛的范围和程度,故不对病人进行全身麻醉。
椎间盘造影术可能会用到一次性的椎间盘穿刺针、无菌注射器、无菌单等物品。
椎间盘造影术用药比较简单,主要是镇静镇痛药、局麻药、造影剂和抗生素。颈椎间盘造影术可能会用到阿托品(升高心率的作用)。
椎间盘造影阴性,收费主要包括一次性穿刺针和手术费用,大约 2000 ~ 3000 元之间;
椎间盘造影阳性,还需要进一步做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总费用在 1 ~ 2 万之间。
可以在门诊做,也可以住院做。症状比较明显、病程比较长、高度怀疑是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建议住院。住院的话,对于检查完发现问题的,可以直接进行下一步的微创手术治疗,也方便术后进一步评估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在门诊还是住院手术,都要有家属专门陪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