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
就诊科室:疼痛科 麻醉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陈军

陈军疼痛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08月28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7日

简介
适应证
禁忌证
风险和并发症
术前注意事项
术中注意事项
术后注意事项
更多信息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硬膜外是什么?

硬膜外即是硬脊膜外间隙是指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及黄韧带之间形成的狭小腔隙,其内有疏松结缔组织、脂肪组织、淋巴管、椎内静脉丛,有脊神经根通过,不与颅内相通,呈负压。

硬膜外麻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硬膜外麻醉是指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间隙通过阻滞其内走行的脊神经,产生其支配区域的暂时性麻痹,起到麻醉作用。

硬膜外麻醉的作用:硬膜外麻醉可以用于外科手术例如:下腹部及下肢手术,也可用于分娩镇痛及术中、术后辅助镇痛。

适应证

硬膜外麻醉对于哪些人可以做?

理论上讲硬膜外麻醉科用于除头部以外的任何手术。

但从安全考虑讲硬膜外麻醉主要适用于腹部手术及其以下部位的手术,包括泌尿、妇产及其以下手术。

颈部、上肢及胸部手术虽然可以使用但管理比较困难。另外,凡是适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麻醉,同样可采用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优势在哪里?

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具有临床镇痛效果确切、便于调控、对母婴影响小、产妇清醒能主动配合、满意度高等优点。

禁忌证

硬膜外麻醉对于哪些人不可以做?

  • 精神病、严重神经官能症以及小儿等不能配合的患者
  • 严重低血容量、贫血,休克的患者
  • 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 穿刺部位有感染的患者
  • 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
  • 脊椎外伤或有严重腰背疼痛病史以及不明原因脊神经压迫症状者
  • 呼吸困难的患者不宜选择颈、胸段硬膜外阻滞。

image

风险和并发症

硬膜外麻醉有什么风险?

imageimageimage

硬膜外麻醉穿刺可能引起哪些疾病?

  • 穿破硬脊膜
  • 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血管
  • 导管折断
  • 全脊髓麻醉
  • 脊神经根或脊髓损伤
  • 硬膜外血肿
术前注意事项

硬膜外麻醉安全吗?

硬膜外麻醉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麻醉方式。

近些年,随着可视化技术的发展,超声引导下硬膜外阻滞大大提高了穿刺的准确率及穿刺成功率;另外,分娩镇痛的不断推广,硬膜外麻醉成为了首选麻醉方法,更多人的得到了很好的培训,穿刺过程中的并发症很少出现,只要注意观察病人情况避免术中出现不良反应并及时应对,硬膜外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麻醉方法。

硬膜外麻醉进行之前要注意什么?

麻醉医生注意事项:了解患者病情及手术要求,决定穿刺部位,选择局麻药浓度及剂量,检查患者循环系统能否耐受麻醉,检查脊柱是都否有畸形,穿刺是否有感染,以及麻醉史及药物过敏史、凝血功能、水和电解质平衡情况等。

患者注意事项:注意配合麻醉医生交代手术史及身体状况;最好按照全身麻醉禁饮食的时间术前4~6小时禁食,2 小时禁饮,以防更改麻醉方式;做好清醒接受手术的心理准备。

术中注意事项

硬膜外穿刺是什么感觉?

刚开始打穿刺点的局部麻醉时就像蚊子咬一下轻微疼痛,当使用硬膜外穿刺针穿刺时你会感觉腰背部酸沉感,当穿刺结束推药时你会感觉穿刺点周围有点暖流涌过。

硬膜外麻醉的过程是什么?

患者进入手术室核对病人信息,准备穿刺物品,给予心电图、血压、心率、脉搏监测。患者取侧卧位,双腿弓起,双手抱双腿,头贴向胸部。

麻醉医生进行穿刺的点定位、消毒、铺巾,然后使用 1% 的利多卡因进行穿刺点的局部麻醉,然后使用硬膜外穿刺针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续进去硬膜外导管退针固定导管,患者改平卧位,给予试验量的局麻药,5min 无异常后通过硬膜外导管给予剩余量的局麻药进行麻醉。

硬膜外麻醉打完后,病人是什么状态,会睡着吗?能感受到冷吗?

打完硬膜外患者手术部位会感觉麻木对疼痛没感觉而且不能运动,但是如果不辅助其他镇静药物患者意识清醒的,一般不会睡着,也有患者会睡着。

患者阻滞区域不会感觉到冷,因为硬膜外阻滞的不同的神经纤维阻滞顺序是:血管舒缩→冷感→温感→对不同温度的感觉→慢痛→触觉→运动→压力感→本体感觉。

冷感与温感都被阻滞了,所以患者阻滞部位不会感觉冷。

硬膜外麻醉后患者术中出现什么状况要告知麻醉师?

  • 血压降低、心率变慢
  • 镇痛不足
  • 呼吸困难
  • 恶心、呕吐
  • 头晕、意识不清
  • 患者有任何异常情况均可与麻醉医生交谈
术后注意事项

硬膜外麻醉做完手术应该注意什么?

  • 监测患者心率、脉搏、心电图、血压、呼吸,避免出现硬膜外麻醉平面过高导致呼吸抑制及循环抑制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
  • 患者应该有心理准备在手术做完之后残余的麻醉药作用在之后的几小时还不能阻滞区域还不能运动感觉麻木,避免出现焦虑、烦躁的心理。
  • 如果麻醉 8~12 小时之后患者仍感觉麻木或阻滞区域不能运动可咨询麻醉医生是否出现穿刺并发症的发生。
  • 患者体位对硬膜外麻醉的平面影响不大,所以对体位没有硬性要求
  • 术后必须有专人看护,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硬膜外麻醉穿刺点疼痛如何预防?

  • 穿刺点的局麻要做好
  • 规范操作,避免多次穿刺引起的韧带损伤
  • 穿刺时尽量避开韧带,可采用旁入方法
  • 在能满足麻醉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细针
更多信息

硬膜外麻醉常用的麻醉药有哪些?

  • 利多卡因:起效快,5~10 分钟即可发挥作用,在组织内浸润扩散能力强,阻滞完善,效果好,通常使用 1%~2% 的利多卡因作用持续时间 1.5 小时,承认一次最大用量 400 mg。
  • **罗哌卡因:明显的感觉与运动阻滞分离,常用浓度0.2%,10~20 分钟起效,作用时间4~6小时,常用于硬膜外神经阻滞作为术后镇痛及无痛分娩。
  • **左旋布比卡因:属于酰胺类局麻药,作用时间长,应用于硬膜外麻醉的浓度为0.5%~0.75%,最大剂量 150 mg。

硬膜外麻醉之后做手术真的感觉丝毫感觉不到疼痛吗?

如果阻滞完全的话,你是感觉不到任何疼痛感觉,但是在手术过程中的牵拉阻滞你会能感觉到,有时牵拉阻滞还会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

如果阻滞不全:如药物扩散不到位平面达不到手术部位要求,可能手术还会出现疼痛,不过目前硬膜外麻醉技术相当成熟,一般很少出现阻滞不全,一旦出现可辅助静脉镇痛药物进行麻醉,保证患者无痛手术。

硬膜外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麻醉有什么区别吗?

  • 蛛网膜下腔麻醉:简称腰麻将局麻药经腰椎间隙注入蛛网膜下腔(位于蛛网膜和软脊膜之间的实体腔隙,充满脑脊液),以阻滞该部位的神经根,由于此腔隙与脑室相通,麻醉平面过度上升将会导致延髓生命中枢麻痹,造成心跳呼吸骤停。腰麻时,由于交感神经被阻滞,也常伴有血压下降,可用麻黄碱预防。此外由于硬脊膜被穿刺,使脑脊液渗漏,造成压力降低, 易致麻醉后头痛。药液的比重和病人体位将影响药液的水平面,如用放出的脑脊液溶解药物,则比重高于脑脊液。用蒸馏水溶解,则比重小于脑脊液,高比重液用于坐位病人,药液下沉全马尾周围,将安全有效。
  • 硬膜外阻滞麻醉:将药液注入硬脊膜外腔(位于硬脊膜和黄韧带之间的潜在腔隙),扩散的麻药将此腔内穿出椎间孔的神经根麻醉。用药量比腰麻时大5~10倍,起效较慢(15~20分钟),对硬脊膜无损伤,不引起麻醉后头痛反应。硬脊膜外腔不与颅腔相通,注药水平可高达颈椎,不会麻痹延髓生命中枢。如果置入导管,重复注药可以延长麻醉时间。硬膜外麻醉可以将交感神经麻醉,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及心肌抑制,引起血压下降。

硬膜外麻醉阻滞平面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 药物容量和注射速度:容量愈大,阻滞范围愈广,反之,则阻滞范围窄。临床实践证明,快速注药对扩大阻滞范围的作用有限。
  • 导管的位置和方向:导管向头侧时,药物易向头侧扩散;向尾侧时,则可多向尾侧扩散 1~2 个节段,但仍以向头侧扩散为主。如果导管偏于一侧,可出现单侧麻醉,偶尔导管进人椎间孔,则只能阻滞数个脊神经根。
  • 患者的情况:婴幼儿、老年人硬膜外间隙小,用药量需减少。妊娠后期,由于下腔静脉受压,硬膜外间隙相对变小。药物容易扩散,用药量也需减少。某些病理因素如:脱水、血容量不足,可加速药物扩散,用药应格外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