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麻醉
就诊科室:疼痛科 麻醉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陈军

陈军疼痛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09月07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7日

简介
适应证
禁忌证
风险和并发症
术前注意事项
术中注意事项
术后注意事项
更多信息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吸入麻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吸入麻醉是指将挥发性麻醉药物或麻醉性气体以蒸汽或气体的形式通过一定的装置如:挥发器,将其吸入肺内,经肺泡进入血液循环,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

吸入麻醉的作用:通过呼吸道吸入麻醉药经过摄取及分布后作用于神经系统出现肌松、意识及痛觉丧失。

通常用于对于不易或无法建立静脉通道的患者(如婴幼儿或重度病理性肥胖等),另外有些椎管内麻醉或区域阻滞效果欠佳的时,可置入喉罩辅助吸入麻醉以达到完善的麻醉效果。

吸入麻醉和全身麻醉、静脉麻醉有什么不同?

image

适应证

吸入麻醉对于哪些人可以做?

对镇痛、肌松要求不高的手术患者,不易建立静脉通道或无法建立静脉通道的手术患者(如婴幼儿或重度病理性肥胖等);

另外区域阻滞麻醉效果不佳的患者也可联合吸入麻醉达到更为完善的麻醉效果。

其实吸入麻醉患者方面其实没有严格的禁忌证的。对医院来讲,首先需要有配备挥发罐的麻醉机,其次有必备的气道处理工具,再次需要有专业的麻醉医生。

禁忌证

吸入麻醉对于哪些人不可以做?

肺部弥散功能严重障碍、对吸入麻醉药过敏的患者禁忌使用吸入麻醉,有恶性高热家族史的慎用吸入麻醉。

另外不同的吸入麻醉药或气体的都有自己的禁忌证,以下将列出临床最常用于吸入麻醉的麻醉药或气体的禁忌证:

氧化亚氮禁忌证:肠梗阻、空气栓塞、气胸等患者,能增加空气栓塞可能性的手术如:体外循环或部分体外循环的患者,麻醉装置的氧化亚氮流量计、氧流量计不准确时禁用。

恩氟烷禁忌证:严重的心、肝、肾脏疾病,癫痫患者,颅内压过高的患者禁用。

异氟烷禁忌证:因增加子宫出血,不适用于产科手术。

七氟烷禁忌证:一个月内使用吸入麻醉有肝损伤的患者,本人或家属对卤化麻醉药有过敏或有恶性高热因素的患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

地氟烷禁忌证:因其呼吸道刺激作用,不可用于小儿患者的麻醉诱导。有恶性高热倾向、颅内高压的脑占位性病变、哮喘患者禁用。

image

风险和并发症

吸入麻醉的风险有哪些?

吸入麻醉的风险:

  • 肝肾功能损害:如氟烷麻醉肝损伤表现为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肝小叶中心坏死,周围空泡变性,脂肪变性。异氟烷、恩氟烷、氟烷降低肾血流量、尿少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 血液系统的损害:呼吸回路内钡石灰或钠石灰降解的吸入麻醉药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可引起患者一氧化碳中毒损害血液中红细胞。
  • 过敏反应

吸入麻醉的风险如何预防?

术前做好评估,根据患者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及麻醉药,避免麻醉药副作用对身体的损伤。

吸入麻醉时/后发生上述反应应该如何治疗?

  • 术前做好评估,大部分的风险可以通过完备的术前准备避免。
  • 对出现的并发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吸入麻醉使用后可能出现哪些疾病?

image

术前注意事项

吸入麻醉做之前要注意什么?

术前患者注意事项:

  • 可了解手术及麻醉方式,避免焦虑、紧张,必要时晚间睡觉时可服用镇静催眠药
  • 改善自身营养状况
  • 术前禁烟至少 2 周,进行深呼吸、咳嗽、咳痰等锻炼
  • 手术当天刷牙清理口腔
  • 伴发其他疾病的患者按照医生或麻醉医生的要求停药或服用药物
  • 糖尿病患者需将血糖控制在 11.1 mmol/L 以下;
  • 有肝功能不全患者术前对肝功能就行维护和改善;
  • 肾功能不全需要透析患者,须在手术前 24 内进行透析一次再行手术
  • 术前禁食 6 小时,禁油炸食物富含脂肪或内类食物 8 小时,所有患者术前 2 小时可饮用水、果汁(无果肉)、苏打饮料、清茶、纯咖啡,但不包括酒精饮料。
术中注意事项

吸入麻醉做手术时可以单独使用吗?

做手术时可以单独使用吸入麻醉。

对肌松及镇痛要求不高的手术可使用吸入麻醉,对镇痛肌松和肌松要求较高的手术可以辅助镇痛药物如: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等,肌松药如:罗库溴铵、顺阿曲库铵等药物以达到完善的麻醉效果。

吸入麻醉做手术时应该注意什么?

  • 吸入麻醉仅对肌松、镇痛要求不高的手术适用,如果手术需要较高的肌松或镇痛,必要时静脉给予肌松药或镇痛药物复合麻醉。
  • 术中监测患者体温,以致于及时发现恶性高热,及时处理。
  • 注意监测患者心率、脉搏、心电图、血压、呼吸,避免麻醉过深或过浅导致的不良反应
  • 注意观察麻醉回路通畅并密闭,避免出现麻醉气体泄漏。
  • 及时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 禁止较早停药致使患者出现体动反应。
术后注意事项

吸入麻醉做完手术后应该注意什么?

  • 给予患者充分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 监测患者心率、脉搏、心电图、血压、呼吸,避免麻醉药物残留导致的不良反应。
  • 监测患者体温,避免恶性高热出现未能及时发现尤其对于短小手术。
  • 吸入麻醉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较高,要注意观察患者做好预防避免躁动发生,最好家属陪护。
  • 吸入麻醉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静脉麻醉高,提早做好预防,备好吸引器,患者应在术 4~6 小时禁食水,有特殊要求的手术谨遵医嘱。
  • 术后必须有专人看护,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吸入麻醉会导致智力下降吗?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吸入麻醉药如:七氟烷、地氟烷很少在体内代谢分解,绝大部分以原型通过呼吸道排出。

现有的研究表明吸入麻醉药是通过不同的途径作用于中枢,如:干扰突出神经前神经末梢释放递质来阻断突触传递,改变神经递质的再摄取,改变突触后受体结合部位,或影响激活突触后受体离子转导等。

另外直接作用或通过产生第二信使间接作用于神经元胞浆膜均是可能相关机制。

还有些专家提出了一些假说,但每年成千上百万的患者进行手术,大数据下尚未有研究发现吸入麻醉会影响智力的结果,所以不用担心吸入麻醉影响智力可以放心选择。

更多信息

吸入麻醉常用的麻醉药有哪些?

氧化亚氮:只要不缺氧,氧化亚氮无毒性;麻醉诱导迅速及苏醒迅速;镇痛效果强;对气道无刺激,无燃烧性。
恩氟烷:化学性质稳定,无燃烧爆炸危险;诱导及苏醒快,恶心呕吐少;不刺激气道增加分泌物;肌肉松弛好。
异氟烷:麻醉诱导及苏醒快,无致吐作用;循环稳定;肌松效果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心肌缺血的患者;对颅内压无明显升高作用。
七氟烷:诱导迅速、无刺激、麻醉深度易于掌握,广泛应用于小儿麻醉。
地氟烷:苏醒快;体内生物转化少,对机体影响小;对循环功能干扰小,更适用于心血管麻醉手术;神经肌肉阻滞作用较其他氟化烷类吸入麻醉药强。

吸入麻醉是网传「吸一口」就晕倒吗?

吸入麻醉是指将呼吸回路内预充高浓度的吸入麻醉药或气体,通过呼吸回路送入呼吸道,经过几个呼吸循环之后意识才丧失,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才能发挥作用。

吸入麻醉的麻醉深度是否足够如何评估?

临床上通常监测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MAC)来评估麻醉深度,它是指一个大气压下有 50%的患者在切皮刺激时不动,此时肺泡内麻醉药物浓度即为 1 个 MAC。

临床上通常将 95% 的患者对手术刺激无反应时的麻醉药剂量作为麻醉深度的监测标准,即1.3 MAC。吸入麻醉药的肺泡浓度达 1.3 MAC 以上时痛觉即可消失,而在 0.3 MAC 以下患者即可苏醒。

维持适宜的麻醉深度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综合各项反应做出合理判断,并根据手术刺激调整麻醉深度,以适用麻醉需要。

另外一种麻醉深度监测是脑电双频谱(BIS),其对静脉麻醉的敏感性较高比吸入麻醉敏感性高,因此不能作为判断麻醉深度的唯一标准或金标准,应结合患者体征进行合理监测。

吸入麻醉是否达到足够深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 麻醉药的肺泡气浓度:麻醉药的吸入浓度和肺通气量是决定肺泡气达到吸入浓度速率的两个因素。
  • 吸入麻醉药的摄取:药物的溶解度、心排量及肺泡与静脉血药物分压差。
  • 浓度效应:吸入麻醉药浓度对肺泡气浓度以及达到该浓度的速率均在影响,吸入浓度越高,则升高的速率越快。当吸入浓度到达100%时,肺泡气浓度上升极快。
  • 第二气体效应:同时吸入高浓度气体和低浓度气体,高浓度气体被很快吸收,低浓度气体也同时被吸入,其被吸入的速率比单独吸入更快。高浓度为第一气体,低浓度为第二气体。
  • 有效血浓度:有效血浓度可更合理的反应麻醉深度(即脑内麻醉药浓度)。
  • 循环系统的功能状态:要脑部达到足够的浓度必须有足够的有效循环血量及足够的心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