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韩莹口腔粘膜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04月27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7日
涎腺造影(Sialography),对涎腺导管注射阻射物质后进行放射检查的一种方法。一般只用于腮腺和下颌下腺。用于腮腺检查的称为腮腺造影(parotid sialography)。
常用造影剂是泛影葡胺或碘化油,毒性小,绝大部分排出体外。但可见过敏反应。除涎腺外也用于人体其他部位的造影检查。临床也见碘普罗胺的应用。
腮腺的炎症、舍格伦综合征、腮腺良性肥大、肿瘤、结石等都可行腮腺造影检查。或用于判断腮腺周围的病变是否侵入腮腺组织。
当然,涎石病多发于下颌下腺。一般结合临床拍下颌下腺横断牙合片或侧位片诊断。目前涎腺肿瘤主要用超声、CT、MRI 等检查,很少再用腮腺造影。
儿童可做腮腺造影检查,是复发性腮腺炎常用的检查方法。目前尚无明确的年龄限制,但要求患儿能配合造影剂注入和拍摄 X 线片。
造影剂引发的过敏反应是腮腺造影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因造影剂打入腮腺导管,大部分可排出,一般过敏反应较轻微。常表现为皮肤粘膜轻微红肿,可自行缓解。目前国内外对腮腺造影的并发症鲜有报道。
腮腺造影无需空腹。进食后漱口保持相对干净的口腔环境就可以了。
造影时技师会向腮腺内推入造影剂,腮腺区域会有酸胀感,这种感觉可能持续到造影剂排空。
如果提前知晓推入造影剂时的不适感,检查时就无需紧张。与口腔科其他治疗一样,在医生操作时头部尽量保持不动以防针头滑脱,过程中如有问题可以手势先示意医生再与其沟通。
推入造影剂后需要到放射室拍 X 线片。此时摆好头部位置后仍需保持不动,等待数秒,待放射技师告知检查完成后方可离开仪器。
对于腮腺排空功能受损的患者,检查全部完成后如果酸胀感持续,可轻微按摩腮腺区或含酸食,促进造影剂排空。
腮腺造影检查一般在口腔科门诊放射室进行,不需要住院。由口腔科医师开具检查单后,一般不需要预约,当日即可进行。造影 X 线片立时可出,患者需找主诊医师结合自身病情进行结果判读。
需要观察腮腺分泌功能的,如舍格伦综合征、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等疾病,第一次拍片后患者尚不能离开。需等待腮腺分泌约 5 分钟左右,进行第二次拍片。两次拍片完成后方可找主诊医师判读结果。
正常影像:腮腺的分泌单位包括导管系统和腺泡。正常腮腺的造影片应清楚显示各级导管,边缘光滑,类似一片树叶叶脉。也可见少量腺泡充盈。
当然,儿童和老年人的腮腺造影影像可能会有一定的特殊性,需结合临床与其它疾病相鉴别。
总的来讲,影像表现与病变累及部位有关。末梢导管可呈现点、球状扩张,见于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和舍格伦综合征,有时需结合临床表现相鉴别。
腮腺分泌功能需要结合拍摄的第二张 X 线判断,而上述这两种疾病常表现为排空功能迟缓。主导管可因阻塞表现为典型的「腊肠」样变,结合病史不难诊断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舍格伦综合征的患者也可因逆行感染呈现主导管「腊肠」样或「羽毛」样改变。
当然,检查结果的判读需结合临床。比如舍格伦综合征患者晚期也可有向心性萎缩和肿瘤样改变,需与腮腺肿瘤鉴别。作为非专业人员,我们可以只关注结论性的语言,这些一般可以读懂,对于不易理解的专业性术语,可咨询相应专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