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庆龙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师
王佃灿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04月28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7日
智齿的学名是第三磨牙,一般在 16~18 岁之后萌出。因为此时正值心智成熟之际,谓之「智齿」。
不是所有的智齿都需要拔除。只有当智齿的存在,给人体造成一些负面影响的时候才需要拔除。
不是所有的智齿都需要拔除。只有当智齿的存在,给人体造成一些负面影响的时候才需要拔除。
通常包括以下情况:
图片选自《 Oral Surgery》
对于完全萌出的智齿,采用普通拔牙方法拔除;
对于部分萌出或者完全没有萌出的智齿一般采取分牙法或者去骨-分牙法拔除。
去骨-分牙法
出血:一般拔牙后少量出血会持续 2~3 天,表现为唾液中的血丝,无需处理;如有大量出血( 3~5 分钟口腔内充满血液),则需及时到医院就诊,给予相应的处理。
感染:一般拔牙后都存在局部的感染,口服抗菌药(如头孢、阿莫西林等)或加强口腔卫生即可愈合;出现严重感染或干槽症时(一种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感染),需及时就诊,给予相应的医学处理。
肿胀、疼痛:一般拔牙后 2~4 天会有面部肿胀,并有轻到中度疼痛,可在面部冰块冷敷,或口服止痛药。
晕厥:一般由拔牙时的疼痛、恐惧等因素诱发。如果拔牙过程中出现晕厥,停止手术,休息片刻后即可缓解。
牙根折断、移位:当智齿牙根有弯曲、牙根与牙槽骨有粘连、不当的拔牙操作等因素可导致牙根折断,折断的牙根应当在手术中同期拔除。如折断的牙根比较短(一般以 2 mm 为限),或距离上颌窦底/下颌神经管距离较近时,可予以保留。
个别牙根折断后在拔除断根的过程中,可能导致牙根移位,进入上颌窦、或下颌骨舌侧的软组织里。若进入上颌窦,需手术取出;若进入下颌骨舌侧,手术无法取出,可暂时观察,出现感染等情况时,选择其他路径手术取出。
软组织损伤:拔牙过程中牙龈撕裂、口角拉裂(一般因金属拉钩过分牵拉导致)、颊粘膜及舌头损伤等,一般 5~7 日即可完全愈合。
骨组织损伤:下颌骨本身比较脆弱,拔牙是用力过大可导致牙槽骨骨折或者下颌骨骨折,牙槽骨骨折一般手法复位后自行愈合。下颌骨骨折如果是出现骨裂线,可自行愈合;如果有错位,则需要进一步手术治疗。
邻近牙齿损伤:拔牙器械滑脱、放置不当等可能导致邻近牙齿损伤或者破坏。
图片选自《 Oral Surgery》
颞下颌关节损伤:智齿位于口腔最后部位,拔牙时需要长时间张口,有可能对颞下颌关节造成一定影响或者加重颞下颌关节疾病,一般在拔牙后数日内恢复。
上颌窦穿通:上颌智齿牙根一般距离上颌窦底都比较近,个别人在拔除智齿后出现上颌窦与口腔穿通,一般在 1~2 月内自行愈合,个别无法自行愈合的可再次施行修补术得以治疗。
拔完智齿后都会有出血,一般在拔完后医生会在拔牙的地方放置纱布块,紧咬 30~40 分钟,如果吐出纱布后仅仅是唾液中带有血丝,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处理;
如果在咬纱布块时,或者吐出纱布块后 3~5 分钟内即有满口的鲜红色血液吐出或者咽下(人们会本能吞咽口腔内的液体),则需要处理。
如果尚未离开医院,及时寻找医生帮助,进行处理;如果已经离开医院,可以使用干净的棉球、纱布块或干净的布条、毛巾(不可使用纸巾)等通过折叠,做成约1.5cm1.5cm1.5cm的小块,放置到伤口并咬紧,前往医院就诊。
除如前所述的禁忌证外,拔牙前还应该注意:
要看具体情况。
如果是同一侧的上下两颗智齿,且拔除难度都不大,就可以一起拔。
如果是同一侧的上下两颗智齿,但下颌智齿拔除难度较大,耗时较长,则不建议一起拔;一般这时候先拔下颌智齿,后拔上颌智齿。
如果是长在左右两侧的两颗智齿,一般也不建议同时拔。因为一般拔牙术后都建议暂时不用拔牙这一侧咀嚼食物;如果两侧都拔除,术后反应重的话,很可能影响日常吃饭。
特别提醒那些希望「长痛不如短痛」的朋友们:不建议四颗智齿一起拔除!
一般一侧智齿拔除后符合以下条件,才拔除另一侧智齿:
一般情况下颌智齿拔除难度大,时间长,对医疗技术要求比较高,相应的治疗费用也会贵。
干槽症是拔完牙之后 2~3 天后出现的拔牙部位的剧烈疼痛,口服一般止痛药无效,疼痛可放散到拔牙一侧的耳朵周围,有明显的口臭;
干槽症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个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