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蓉妇科主治医师
程实生殖中心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03月18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7日
无痛分娩是指在分娩中使用药物或非药物的方法,减轻产妇在分娩中的疼痛感觉,提高孕妇的分娩体验。从广义上来说,能够减轻分娩宫缩痛的方法都是无痛分娩措施,包括药物性和非药物性。
非药物性的方法包括水下分娩、精神安慰等,镇痛效果不好,所以我们通常说的无痛分娩都是指药物性镇痛,最有效且应用最广泛的就是椎管内分娩镇痛。
欧美国家已经普遍开展无痛分娩,据统计,2016 年,在美国有超过 70% 的女性使用分娩镇痛。现阶段在我国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但自 2018 年以来,正在全国逐步推广无痛分娩,点击查看国家公布的无痛分娩试点医院名单。
椎管内分娩镇痛,包括硬膜外镇痛、蛛网膜下腔镇痛和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镇痛,使用麻醉药在身体特定区域产生感觉阻滞,达到镇痛效果。其中硬膜外镇痛是使用最为普遍的方式。
椎管内分娩镇痛,简单理解就是在腰椎骨缝内打针,把麻醉药物注射进去,同时在椎管内置入一根细细的管子,方便给药和调整用量。
完全无痛是理想状态,因为每个人都麻醉药物的反应和对疼痛的感受不同,不能保证每个产妇都是完全无痛,但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分娩带来的疼痛。
临床上通常按照 0~10 分给疼痛分级,多数产妇疼痛感为 3~4 分,也有部分人是则完全无痛。
无痛分娩时采用椎管内麻醉,相关并发症也与麻醉相关,主要有:
无痛分娩的副作用主要是麻醉药物的副作用或椎管内麻醉的生理反应,主要包括:
坦诚告知医生病史、家族史等基本信息,清楚了解无痛分娩中的麻醉和分娩风险,听从医生安排,放松心情。
无痛分娩除了使用麻醉药物,其他过程和自然分娩时一样,也有转成剖宫产的可能,当存在下列情况时,需要剖宫产:
无痛分娩会缩短第一产程,不会延长第二产程,关于对产程的影响还在不断研究中。
无痛分娩使用的药物剂量较低,而且药物进入的是椎管内,单位时间内进入产妇体内的麻醉药物浓度远远低于剖宫产麻醉,并且无痛分娩的麻醉药并不能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因此麻醉药物基本不会影响胎儿。
分娩过程中,母体情况一切正常时,对新生儿没有明显危害。
椎管内镇痛使用的麻醉药物进入母亲血液并分泌到乳汁中的剂量微乎其微,可以正常哺乳,不会对孩子有影响。
无痛分娩由产科医生和麻醉科医生合作完成,进展顺利时在产房内进行,不用去手术室。
无痛分娩是自然分娩,除了在分娩过程中使用麻醉药物,其他过程和自然分娩都是一样的。
优势:
劣势:
优势:
对产妇而言
无痛分娩也是自然分娩,对于产妇来说伤害小、恢复快,产后即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短,院内感染的概率也较低。
剖宫产在手术中虽然也会使用麻醉药物,疼痛感明显降低,但产后存在切口,并且切口恢复期间有疼痛感,饮食起居有诸多不便,住院时间较自然分娩和无痛分娩明显延长,院内感染的概率明显增加,还存在乳汁分泌晚、留疤痕、术后并发症等问题。
对于宝宝来说:
娩出时经过产道的挤压,呼吸道内的羊水和粘液被挤压出体外,出生后发生呼吸系统疾病的概率明显降低。
经过自然产程的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可发生转动,能促进大脑和前庭功能发育,对今后智力和运动能力发育都有好处。
劣势:不能代替剖宫产,不符合自然分娩条件时,必须剖宫产。
无痛分娩时,使用的麻醉药剂量较低,只是降低临产和产程中的疼痛感,并不影响产妇的运动能力。打完之后,在医生允许和技术陪同下可以小范围活动。
我国无痛分娩普及率不高,有多种因素:
第一,人力要求。无痛分娩需要麻醉医生、产科医生、助产士、护士通力合作,从产程启动到结束可能需要十几个小时,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产妇和胎儿的情况,随时做好剖宫产的准备。我国的麻醉医生和产科医生短缺,尤其是麻醉医生,人手不够就无法完成更多的无痛分娩工作。
第二,大家对无痛分娩了解不够,担心无痛分娩的副作用和并发症,拒绝使用。
写在最后:2018 年,我国公布了一批国家无痛分娩试点医院的名单,人手不够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当人们对一件新事物不够了解时,往往会因为误会而心生恐惧。大家应该多了解无痛分娩,掌握更多信息,消除不必要的误解,才能让越来越多的妈妈们享受到科学进步带来的生育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