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观贵泌尿外科主治医师
程实生殖中心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03月13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7日
导尿术,简称导尿,俗称插尿管、插导尿管等,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一种操作。
导尿术主要分为长时间的「留置导尿」和临时的「间歇导尿」。
* 尿潴留或膀胱出口梗阻的患者,如果药物治疗无效而又无手术治疗的必要,可通过导尿术暂时或者长期缓解尿潴留。
* 通过导尿术可精确监测尿量,适用于需要频繁监测尿量的患者,如危重症患者、手术需要监测尿量的患者。
* 手术中导尿,适用于需要在全麻或脊髓麻醉下进行长时间手术的患者,或需要实施泌尿系统手术或妇产科手术的患者。
* 需要长时间卧床或维持被迫体位的患者,如多发伤、骨盆骨折患者,不能自行解小便,需要导尿。
* 临终患者可能存在尿失禁,如果其他非侵入性措施(如使用药物、尿垫等)不能改善尿失禁所致的痛苦,且患者不能接受使用外部的集尿装置,可以考虑导尿术。
导尿术本身比较安全,术中可能存在损伤尿道、造成感染的风险,但规范操作可减少上述风险的发生。感染是导尿术及留置导尿最常导致的并发症,约 80% 的尿路感染与导尿管有关。所以导尿时需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包括医护人员洗手、戴手套和口罩、充分消毒会阴区域等。
此外,如果短时间内导出大量尿液,容易造成腹压骤然降低,引发外伤患者大出血。因此应控制外伤后尿潴留的患者的放尿速度和放尿量,一般每放 600~800 mL 就夹闭一段时间导尿管。
短期留置尿管是相对安全的,但是如果时间过长,容易导致顽固性尿路感染、结石、血尿甚至肿瘤等并发症。
导尿属于侵入性操作,需先完善血常规、尿常规检查,必要时完善心电图、胸片等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
不需要。
一般不需要,但最好事先清洗一下外阴。
难度不大,导尿术是每个执业医师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有粗细之分。根据导尿管的外径,通常分为 6F~30F 共 13 个规格型号,成人常用的导尿管有 12F、14F、16F、18F 四种型号,一般根据患者尿道的大小选择适当型号的尿管。
与医护配合良好的情况下,导尿造成的疼痛很轻微。若对疼痛过度敏感,也可适当运用局麻润滑药,如利多卡因胶浆等。
根据医护的熟练程度,导尿全程需要大约 10~20 分钟不等。
配合医护人员摆出合适的体位,放松,有不舒服时用语言告知医生,不要乱动。
可以下床适当活动,可以正常解大便,解大便时可能会有轻微的牵扯感。
可以洗淋浴,不能洗盆浴,以免增加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的风险。
每天需要消毒尿道口两次,但不必每天进行膀胱冲洗、消毒灯消毒。
为了尽量避免导尿管相关性感染,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根据导尿管说明书规定的导管体内留置时限,一般不超过 1 个月。
数十元。各个医院的定价可能不同。
根据导尿管的结构不同,可以将导尿管分为单腔、双腔、三腔导尿管三大类。
单腔导尿管:通常无气囊,只有一个通道(单腔),不易固定,适合短时间留置导尿的患者。
双腔导尿管:有两个通道(双腔),一个通道为注水腔,注水后会在膀胱内形成一个水囊,用于固定,防止导尿管从膀胱中脱出;另一个通道为出液腔,把膀胱中的尿液导出。
三腔导尿管:有三个通道(三腔),一个通道为注水腔,一个通道为出液腔,还有一个通道为注药冲洗腔,可把治疗用的药物注入膀胱,进行膀胱冲洗。三腔导尿管主要用于短期留置导尿、膀胱内药液滴注、膀胱冲洗、膀胱引流等。临床常用规格为 F14、F16、F18、F20、F22、F24 等六种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