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
就诊科室:疼痛科 麻醉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陈军

陈军疼痛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03月25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7日

简介
适应证
禁忌证
风险和并发症
术前注意事项
术中注意事项
术后注意事项
更多信息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全身麻醉是干什么的?风险大吗?会不会麻醉了再也醒不过来?

全身麻醉是指通过使用各种药物使人达到神志丧失,安静,遗忘(短期,可以恢复),痛觉消失,肌肉松弛等状态,以便进行外科手术或者检查操作的技术。

正常做好各项术前准备的话,全麻的风险还是很低的,如果说存在的风险主要是麻醉并发症所导致。

无痛胃镜无痛人流等无痛操作,用的是全麻吗?

属于全身麻醉。这些无痛操作一般是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药物,使病人安静无痛的情况下接受检查,相对于传统清醒检查,更舒适无痛苦。

适应证

全身麻醉有哪些适应证?

病人精神紧,清醒状态不能配合手术,其他麻醉方法失败,(如硬膜外麻醉穿刺困难,麻醉后疼痛、效果不佳等)不能实施局部麻醉的大手术(如开胸心脏手术)以及一些诊断检查(如无痛胃肠镜,儿科 CT 检查需要用药保证孩子能够安静配合)等情况下需要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药物常用的有哪些?全身麻醉方法常用的有哪些?

常用的药物主要有静脉麻醉药和吸入麻醉药。

根据用药和手术情况一般用静脉全身麻醉,吸入全身麻醉和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等方法。

儿童由于紧张哭闹无法配合,可以先用吸入麻醉药,等安静状态后再使用静脉麻醉药保证手术麻醉效果。

根据病人特点和手术大小时间长短,部位要求等,各种静脉麻醉药可以和吸入麻醉药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减少副作用发生,保证安全。

禁忌证

全身麻醉有哪些禁忌证?

全身麻醉没有绝对的麻醉禁忌证,但是存在麻醉风险,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麻醉师评估是否需要取消/延缓手术或调整麻醉方案:

  • 术前血压血糖未良好控制;
  • 存在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心脏手术除外)
  • 器械设备或者实施者不熟悉全麻操作方式、药物性质等情况下,一般不实施全身麻醉,根据手术要求改变麻醉方式或者先暂停手术,完善以上准备后再择期手术
  • 双侧颈动脉存在栓塞;
  • 有严重的出/凝血功能障碍者;
  • 近期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类药物以及利血平等药物;
  • 存在严重的困难气道,需麻醉师评估后制定方案;
  • 有恶性高热病史或家族史患者;
  • 不明原因的发热或结核病患者,需及时告知麻醉师;
  • 合并基础疾病患者应坦诚告知主治医师或麻醉师。

image

风险和并发症

全身麻醉会让人变笨吗?

一般人们所说的「变笨」是指智力精神等,而全身麻醉药物主要经过血液作用到全身,起到镇静催眠镇痛效果,并且很快会消退,所以正常麻醉后很快醒来。

但是目前关于麻醉是否会影响智力的研究还不完善,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否认麻醉对大脑没有伤害。

全身麻醉主要有哪些风险?

由于很多全身麻醉药都会影响呼吸血压等,所以会对心肺功能造成影响,如缺氧心律失常,血压变化,恶心呕吐等.

在正常情况下麻醉医生会及时调节(如采用各种药物,调节麻醉机各项参数,提醒手术医生注意操作影响等)保证安全平稳的麻醉和手术。

全身麻醉的并发症有哪些?

由于药物作用在全身,所以有呼吸、血压、心率、体温和消化系统的影响,如药物本身导致的呼吸抑制,心脏功能抑制,血压下降,恶性高热等.

随着药物改进,监测技术进步,人们研究的深入,临床经验的积累这些并发症也逐渐降低。

为什么儿童手术主要是全身麻醉?和大人的全麻有什么不一样吗?

儿童不能很好表达沟通,往往紧张恐惧哭闹,无法配合手术和检查,所以一般需要使用全身麻醉来保证成功实施。进行输液前可以先通过呼吸给药,比较适合儿科手术麻醉。

氯胺酮不仅有镇静还有止痛作用,也适合儿科使用,根据不同手术和药物特点病人特点选择用药和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为什么很少用于剖腹产手术?

全身麻醉药物经过血液肝脏肾脏代谢,也会通过胎盘作用于胎儿(引起呼吸抑制、缺氧等),所以一般首选局部用药,如椎管内麻醉。

全身麻醉导致恶性高热是怎么回事?

恶性高热是全身麻醉中的危险情况,有一定遗传生理缺陷造成。

某些麻醉药(如氟烷,安氟醚,琥珀胆碱,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等)诱发全身肌肉强烈收缩,体温急剧升高的极危险状态。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可能和遗传有关,极为罕见。

全身麻醉的手术中麻醉意外主要是指什么?

  • 有些麻醉药用量不多,由于个人体质的原因使麻醉效果过强,人的正常调节功能被破坏,发生心脏衰竭,器官衰竭等一系列问题,严重的可以出现死亡。还有就是病人本身器官就存在病变,有些麻醉药物会加重器官负担,引起死亡。这就是麻醉事故。

  • 麻醉都是有风险的,但是为了手术、操作的进行,对病人来说,获益大于麻醉的风险。

  • 但假如病人的身体情况较差,麻醉的风险超过了手术的获益,这时候,是否进行手术,需要慎重考虑,患者及家属需要共同承担风险。

术前注意事项

全麻药物会过敏吗?需要做皮试吗?

全身麻醉药物不需要作皮试。

很多需要作皮试的药物,因为会引起急性的、严重的过敏反应,比如一些抗生素等。

而现在用的麻醉药物,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非常非常少,而且皮试并不能确定患者到底是否过敏,没有什么参考意义,所以一般不做皮试。

全身麻醉前,患者需要做哪些准备?

根据具体手术要求术前要按时间禁食水(一般成人术前 12 小时内禁食,4 小时内禁饮;儿童术前 6 小时禁食,2~4 小时禁饮)避免过度紧张,呼吸道感染等情况。

全麻前麻醉医生为什么要专门跟病人谈话?

麻醉医生术前会详细看病人,了解病史,做必要的检查制定适合病人情况的麻醉方案,对病人的疑问,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讲解沟通。

全身麻醉术后麻醉医生为什么还要看病人?

麻醉结束后麻醉医生会进行访视,了解病人麻醉后的恢复情况,有无疼痛呕吐等,以便于及时处理。

全身麻醉前为什么要用术前药物?

全身麻醉前为了避免病人过度紧张,疼痛,口腔分泌物多等,一般会针对性用药来解决,更好地完成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时手术中为什么还是会知道?什么叫「术中知晓」?

某些药物和麻醉方法如芬太尼-地西泮麻醉,依托咪酯-芬太尼麻醉,氧化亚氮-肌松药麻醉等会导致病人手术后能回忆术中发生的一些情况,目前通过改善用药和麻醉方法如联合用药,使用麻醉深度检测等方法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

术中知晓是指病人在手术中突然恢复意识,可能并没有痛觉,但由于应用了让肌肉松弛的药物,病人不能动,感觉非常痛苦。幸运的是,术中知晓的发生率非常非常低。

全身麻醉后出现头晕恶心甚至幻觉怎么办?

一些药物可能会让患者有一段时间的呕吐恶心幻觉,通过使用术前药物或者多加休息,可以很快恢复。

但是全麻后很多老年患者出现了认知功能障碍,目前无法排除和麻醉相关。

全身麻醉后会记忆力丧失吗?

正常全身麻醉后短时间内可能会有记忆力差的情况,随着药物作用完全消退,大部分可以完全恢复的。

但是全麻后很多老年患者出现了认知障碍目前无法排除和麻醉有关。

全身麻醉前一段时间为什么不能吃饭喝水?

由于麻醉药物和手术的刺激,可能会导致胃里残留有较多的食物和水因为呕吐而堵塞呼吸道,吸入肺内等危险情况的发生,所以一般要求术前禁食水,等胃里排空(进入肠道)再手术麻醉更安全。

全身麻醉时麻醉医生怎样判断病人的反应,既满足手术需要,又保证病人安全?

通过各种检测手段,如血压、心电图、氧饱和度、体温、麻醉深度检测等方法,麻醉医生会及时处理问题,如纠正血压波动,心律失常,体温过低等情况保证病人安全,手术顺利进行。

全身麻醉时病人签麻醉同意书需要考虑的意外情况是哪些?

根据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病变性质、主要脏器功能状况、潜在疾病,估计病人手术中可能发生的变化;

不可完全预知的情况:病人对治疗、操作和各种处理措施的反应性,即有的治疗处理对不同的人可能其的作用或副作用是不同的。

这些均可影响麻醉的安全性,麻醉师会通过谈话,让患者和家属有思想准备,获得理解。

术中注意事项

全身麻醉时麻醉医生除了用药还需要别的准备吗?

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除了麻醉药物的准备,麻醉机、监护仪,气管插管等抢救设备也需要提前准备,出现问题及时对症处理。

全身麻醉的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都在做些什么?

俗话说「手术治病,麻醉保命」通过各种监测手段(同上的血压,心电图,氧饱和度,体温,麻醉深度等)药物使用等,麻醉医生来保障病人生命安全,与外科医生配合共同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全身麻醉需要气管内插管吗?

大多数情况是需要的。气管内插管是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喉把特制的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需要气管插管主要考虑以下的原因:

  1. 口腔头部等手术可能会堵塞呼吸道;

  2. 需要气管插管保证呼吸的(全身麻醉药肌松药等会对呼吸中枢,呼吸肌有影响,病人自己的呼吸会很弱或停止,需要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或呼吸机辅助呼吸通气);

  3. 有呼吸困难情况的治疗,一般需要气管内插管保证供氧。

术后注意事项

全身麻醉结束后疼痛怎么办?

随着麻醉药物作用消失,手术的疼痛会出现,一般可以药物止痛,口服、静脉输液、椎管内给药(局部麻醉药给到脊髓发出的神经的地方,麻痹这些神经,达到止痛目的).

也可以术后使用镇痛泵,各种镇痛药物放到一个设备中,这个设备可以由患者自己控制要不要给自己止痛药,给多少,比较方便。

全身麻醉结束后有哪些要注意的?不能枕枕头吗?

要根据具体手术要求密切观察,吸氧,心电监护,由于病人不能马上恢复到完全清醒状态,麻醉药物造成的肌肉松弛也会持续一段时间.

以前的观点认为,全麻后枕枕头可能会导致舌后坠等后果,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但是目前的观点认为枕枕头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相反不枕枕头不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全身麻醉后病人呕吐怎么办?

由于手术部位牵拉刺激,麻醉药物影响等,可能会有胃肠道反应等,及时对症处理,使用止吐药物一般可以缓解。

全身麻醉后病人迟迟不醒怎么办?

由于手术时间长,出血多,体温低,代谢缓慢等情况,可能会有苏醒缓慢的情况,要对照查找原因解决,危重手术结束后一般要到重症监护室继续观察治疗。

全身麻醉病人术后为什么还不能马上吃饭喝水?

手术麻醉后病人的胃肠道和吞咽功能功能没有完全恢复,在没有完全清醒情况下容易呛咳堵塞呼吸道造成危险。

全身麻醉后嗓子疼怎么办?

由于术前禁食水口腔干燥,在麻醉中,还会给患者进行气管插管保证呼吸,这些都有可能增加对刺激等情况,可能会有嗓子不舒服,完全清醒后正常喝水,或者局部雾化吸入药物治疗可以改善。

更多信息

多次使用全身麻醉会有药物依赖成瘾吗?

正常使用麻醉药物是为了满足手术需要,主要是止痛,而不是健康情况下用药而达到刺激欣快感。

正常止痛和成瘾状态所需要的用量(一个是手术中镇痛使用,一个是清醒无痛时使用)不同,达到的效果不同(一个是镇痛,一个是产生欣快感,幻觉等),所以一般不会成瘾。

全身麻醉手术后就不会痛吗?

疼痛是清醒状态下的主观感觉,全身麻醉后病人丧失意识不能表述,血压高心率快等指标可以侧面反应麻醉深度不足,可能会「疼痛」,需要加深麻醉。

麻醉和手术是动态过程,不同手术步骤、部位、时间等不是一成不变的,疼痛强度也不同,麻醉医生会根据以上情况随时调整用药,同时观察血压高低,心率快慢,麻醉深度等来决定用药剂量,以保证病人舒适而无痛,安全顺利完成手术并顺利醒来。

社会上说的吸入几口麻醉气体就会使人丧失保护能力是真的吗?

单纯使用吸入全身麻醉药物需要很大的剂量,并且是在短时间内用面罩完全捂住口鼻才有可能在几秒钟内把病人「麻倒」,一般现实生活中很难满足这些条件,所以不会出现这样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