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卿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王国蓉血液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03月11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7日
骨髓穿刺涂片检查,简称骨穿,是通过抽取少量骨髓,从而帮助把病诊断清楚的一种检查。咱们人体全身骨骼绝大多数是「空心」的,这个「空心」的腔我们叫骨髓腔,其中充满了骨髓。
一个人的骨髓平均有 2 600 克,而一次骨髓穿刺抽取的量仅 0.2 克左右,可见微乎其微,加之骨髓是人体再生能力很强的组织,抽了以后会很快会长出来,所以对健康没有任何影响和损伤。
人体血管里流动着的血细胞,在成年以后基本上都是来自于骨髓,血细胞在骨髓里生长发育成熟后会「跑到」血管里。
如果血液中的血细胞出了问题或是怀疑骨髓出了问题,就可以通过骨髓穿刺涂片来进行检查,帮助弄清楚疾病的诊断,从而更好地制定针对于疾病的治疗方案,或是通过骨穿来判断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骨髓穿刺的骨髓一般有四个部位可供选择,分别是髂骨前上棘(胯部附近)、髂骨后上棘(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胸骨部位(前胸部正中)、腰椎棘突(腰椎棘突突出的部位)。
骼前上棘:该处骨面平坦易于固定,操作方便,危险性极小。选择这个部位进行穿刺时,患者平躺,面对操作者,并且可以直视整个操作过程,容易产生害怕和恐惧心理,如果对操作过程害怕可以告诉医生选择其他部位穿刺。
骼后上棘:该处是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标志很清楚,操作也很方便,危险性极小,选择这个穿刺点穿刺,患者本人是背对着操作检查的医生,看不到整个操作的过程,可以避免由此产生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因此骨髓穿刺经常选择髂后上棘进行穿刺。
胸骨:胸骨较薄,且其后有大血管和心脏,穿刺有一定的危险,如不慎穿透胸骨会发生意外。但由于胸骨的骨髓液丰富,当其他部位穿刺失败时,就需要进行胸骨穿刺检查了。
腰椎棘突,该处一般较少作为穿刺点进行穿刺。
不是。
白血病需要通过骨髓穿刺来帮助诊断,但除白血病以外,还有很多疾病也是需要通过骨髓穿刺来帮助诊断。
需做骨髓穿刺涂片检查的情况有:
骨髓穿刺是一个常规检查操作,会严格按照无菌原则和标准化操作流程来进行操作,一般是没有太大的危险的,不会引起并发症,对于儿童来说,骨髓穿刺涂片检查不会影响孩子的发育和骨髓造血。
熟练的大夫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顺利地做完骨穿检查。
有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会觉得疼痛,但大多数是无明显的痛苦,可以承受,主要是在进行局部麻醉和抽吸骨髓的时候会有一过性的刺痛或酸痛,检查后穿刺部分也会在数日之内存在有可以忍受的疼痛感,如果疼痛不能忍受,可以告知医生适当使用止痛药物。
有少数的患者做完骨髓穿刺涂片后可能出现一些少有的并发症,比如穿刺部位局部出血、血肿、局部麻醉药过敏、发生药物毒性反应,这种情况多可自行恢复;局部感染、败血症,可用碘伏等涂搽局部,每天 3~4 次。
若伴有全身发热,则应与医生联系,根据病情适当使用抗生素;出现发生率很低的操作失败,需要再次骨髓穿刺;极少有的情况有穿刺针发生断针的可能,这时需要外科手术取出断针。
肯定不会的。
因为抽取骨髓的部位距离脊髓很远,不会造成脊髓损伤。
骨髓穿刺是一个很简单、损伤很小的检查,一般没有特别的注意事项。进行骨髓穿刺涂片检查前需要签订知情同意书,检查前不需要空腹,可以正常进食,与女性的月经时间没有关联。
进行骨髓穿刺前不需要空腹。
有明显出血倾向的,骨髓穿刺之前最好先查凝血功能。
骨髓穿刺涂片检查需要局部麻醉,麻醉可以让穿刺针进行的过程中减少疼痛,整个穿刺过程中,患者意识都是清楚的,都能够感受到穿刺的整个过程。
如果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视具体情况慎重选择是否要穿刺。
采用骼前上棘和胸骨穿刺时,病人取仰卧位,即平躺在床上,自然放松即可;
采用髂后上棘穿刺点的患者,采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对体重较大的患者,采用侧卧位并使膝盖靠近胸部,或俯卧位同时对骨施加一定压力,这样的方式可能通过减少覆盖在髂嵴的脂肪垫的厚度以帮助识别标志;
采用腰椎棘突穿刺时,病人取坐位或侧卧位。
一个熟练的医生操作骨穿的全部过程也不过几分钟,检查全过程中放松心情、不要过分紧张很重要。
整个检查过程可能会有疼痛、酸胀等不适的感觉,但疼痛程度绝大多数人都完全可以耐受,无需紧张,整个骨穿过程中需要患者尽可能配合检查,不要动,如果确实在检查过程中不能忍受和坚持,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暂停操作。
部分疾病比较特殊,本身就容易导致抽取骨髓失败,另外穿刺点选择不准确、进针深度不恰当也是导致骨髓穿刺失败的原因。
骨髓穿刺后医生将穿刺点用无菌纱布或敷贴覆盖后,患者家属应辅助压迫穿刺点 5 到 10 分钟,术后 2 日之内穿刺部位勿用水洗,以防止感染,48 小时后可取下敷贴。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发现有渗血、渗液应及时通知穿刺医生,更换敷料。
骨髓穿刺对身体无害,穿刺部分会自行愈合恢复,不会留有后遗症。
骨髓是暗红色的,良好的骨髓因有骨髓颗粒和脂肪颗粒,所以看上去呈现砂砾状,穿刺液如果是红色的,没有明显的砂砾感,预示着可能混入过多血液,穿刺失败,但最终是否失败需要进一步等待结果判断和分析。
间隔时间没有特殊要求,根据病情需要或是诊断需要来决定,再次穿刺会避免在同一部位进行,会更换穿刺部位。
检查报告拿到的时间需要根据当地医院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 3 个工作日之内可以拿到检查报告单。
行骨髓穿刺涂片检查可以门诊进行,检查完毕后,病人可以马上起床活动,对日常生活不造成任何影响。
骨髓穿刺涂片检查的费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骨髓穿刺术的操作费用,一部分是检验的费用。一般穿刺费用在贰佰元左右,检查费用需要根据具体所做的项目多少不同而收费不同。
骨髓穿刺涂片检查做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并不需要过分的担心和顾虑。
如果病情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涂片检查,且不存在穿刺禁忌的情况下,医生会和患者本人或是患者的家属进行检查前的谈话,告诉检查的必要性及检查中、检查后可能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如果患者及其家属表示理解并同意进行该项检查后,医生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尽快安排该项检查。
暴露穿刺点: 医生根据穿刺部位的不同协助患者采取合适体位(可参见之前的描述),将穿刺部位暴露出来,定好进针穿刺位后,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铺无菌巾。
穿刺痛感: 穿刺检查的整个过程可能会有疼痛、酸胀等不适的感觉,患者需要尽可能配合检查,不要动,如果确实在检查过程中不能忍受和坚持,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暂停操作。
麻醉: 对穿刺点皮肤及皮肤以下的部位进行麻醉,麻醉过程中会有疼痛的感觉,和平时打针的疼痛感差不多,麻醉完毕后医生会使用骨髓穿刺针进行穿刺。
骨髓抽取: 穿刺过程中不会有明显的疼痛,穿刺针进入骨髓腔后医生会把穿刺针里面的针芯拔出来,将注射器连接到穿刺针上,抽取少许骨髓,抽取骨髓的过程中患者会有酸胀的感觉。
涂片: 抽取骨髓后,医生会把穿刺针的针芯装回穿刺针里,把注射器内的骨髓转移到玻璃片上,开始涂片。
骨髓培养: 如果是因为发热而进行骨髓穿刺时,还需要在骨髓液涂片后再抽取 1~2 mL 骨髓液用于培养,以判断是否有感染。
压迫止血: 随后拔出穿刺针,无菌纱布压迫伤口 1~2 分钟,如果凝血功能较差可适当延长压迫时间,局部碘伏或酒精棉球消毒后,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加压固定,检查结束。
一个熟练的医生操作骨穿的全部过程也不过几分钟,检查结束后,病人可以马上起床活动,对日常生活几乎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