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Y
李凯神经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03月06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7日
腰椎穿刺术,简称腰穿,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较小的临床操作,常用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血液内科或重症监护室的病人。
该操作需要医生从病人腰背部的椎间隙内扎针至腰椎椎管内,以达到测量脑脊液压力、留取脑脊液标本、注射治疗药物等目的。
人体血液与脑组织之间存在血脑屏障,正常情况下该屏障保护人体的脑组织,减少被血液内毒素或病原体感染的风险,但也反过来导致血液学的检查无法准确反应颅内情况。
脑脊液是脑与脊髓「浸泡」在其中的液体,若存在颅内感染等疾病,可在脑脊液中发现一些异常,同时测量脑脊液压力有助于了解颅内压等情况。抽取脑脊液、测量脑脊液压力等,可通过腰椎穿刺来获得。
另外,通过腰椎穿刺在脑脊液中注射治疗药物,可明显提高药物在脑、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的浓度,对某些难治性及危重症疾病患者十分重要。
综上,腰椎穿刺对于脑、脊髓及部分周围神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
腰椎穿刺所获得脑脊液可以根据病情需要进行许多重要的检验,目前随着医学发展,检验项目在不断丰富,满足更多的临床诊治需求。常见的脑脊液检验包括:
不同疾病所需的检查项目不同。
许多情况需要腰椎穿刺辅助诊断及治疗,主要包括:
以下患者不能进行腰椎穿刺:
医生在腰椎穿刺前会进行严格的评估,有上述情况者,医生不会进行腰椎穿刺,除非为了紧急挽救生命。
以下人群进行腰椎穿刺时需格外谨慎:
腰椎穿刺是在腰背部特定部位进针,不易碰到脊髓与神经;脑脊液在人体是不断产生不断吸收的,留取一定标本对人体并无不好影响,故而腰椎穿刺属于创伤较小的操作。
不过,毕竟腰椎穿刺术属于有创性操作,即使采取规范标准的操作,仍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但大多比较轻微。可能的并发症包括:
根据病情不同及穿刺的紧迫性不同,不同患者腰椎穿刺前所需进行的检查不同,常见的有:
患者在腰椎穿刺前需要与医师沟通,充分了解该项操作的必要性及相关风险,需签署操作知情同意书。
由于操作后需去枕平躺 4~6 小时,通常建议操作前先上厕所解决大小便。
需要,由于操作结束后患者需去枕平卧 4~6 小时,需要陪护人员协助其进食进水及大小便等。
对绝大多数患者而言,腰椎穿刺安全性很高。极少数病情危重者或疑似颅内压明显增高患者,穿刺过程中存在脑疝等风险,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医生会在穿刺前充分评估。
腰椎穿刺会进行局部麻醉,过程中人是清醒的。
在打麻醉药物时会有轻微疼痛,痛感类似于平时护士输液打针,而后基本不会有明显疼痛。
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有闷胀感,可能有一过性一条腿「过电样」的感觉,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承受。
腰椎穿刺的穿刺点通常为腰椎第 4~5 椎体(双髂骨嵴最高点连线之中点)之间(椎间隙),亦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向上或向下移一个椎间隙。
患者需听从医生指示摆好体位,正确的体位是腰椎穿刺成功的基础。患者侧卧于床上,保持胎儿样蜷缩姿势(又叫屈颈抱膝位),头向前胸部弯曲,双膝弯曲贴向腹部,双手抱膝辅助,使躯干呈弓形,同时后背需垂直于床面。
腰椎穿刺过程需要患者的充分配合:
根据穿刺顺利程度及穿刺目的的不同而不同,通常 20~30 分钟,若需注射药物等,时间将延长。
腰椎穿刺后需去枕平卧 4~6 小时,过后可自由活动,若坐起时感头昏头痛,则仍以平躺休息为主。能下床活动后就可以自行解大小便。
腰椎穿刺对饮食没有影响,术后即可进食,但需注意平卧位进食可能出现呛咳,需十分小心。饮食以健康易消化为主。
腰椎穿刺 24 小时后可洗澡,洗淋浴,避免泡澡。
通常术后第二日观察穿刺点情况,若无感染迹象,即可去除敷贴,无需定期消毒;若存在感染迹象,需加强消毒并密切观察,必要时加用抗感染药物。
不会。
腰椎穿刺术操作本身 100~200 元不等,不同地区医疗机构有所差异,脑脊液检测费用根据所需检测项目不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