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非常抱歉啊,现在才回复!
一、关于流脑这个疾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一种细菌性疾病,可以接种流脑疫苗预防该疾病的A群、C群、Y群和W135群,这个疾病是由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根据脑膜炎奈瑟菌的荚膜多糖的结构和特性,脑膜炎奈瑟菌分为12个血清群,常见的血清型有A、B、C、Y、W135群,其中A群和C群曾经是引起大流行的优势菌群。2000年前,我国流脑流行以A群为主,B、C群、W群流脑病例极少报告。2006年我国首次报告W群,截至2017年,共14个省分有W群的报告,但是Y群的报告病例很少,截止到2019年,全国供报告了2例Y群。
二、关于国内的疫苗及其接种程序,非常复杂。
1、目前国内免费的流脑疫苗是A群流脑多糖疫苗和AC群流脑多糖疫苗。
基础免疫是6月龄、9月龄免费接种1剂次A群流脑多糖疫苗,3周岁和6周岁各加强接种1剂次AC群流脑多糖疫苗。
2、自费的流脑疫苗有“AC群流脑多糖结合疫苗”(简称AC结合疫苗)和“ACYW135群流脑多糖疫苗”,12月份又刚刚上市了1个天津康希诺公司生产的“ACYW135群流脑多糖结合疫苗”。
3、你家宝宝基础免疫从6月龄开始接种,用“AC群流脑多糖结合疫苗”替代免费的“A群流脑多糖疫苗”是非常正确的。因为“AC结合疫苗”比A群流脑多糖疫苗的效果更好,同时可以预防C群。多糖疫苗是将脑膜炎奈瑟菌的荚膜多糖提纯制成的,荚膜多糖是半抗原,分子量小,效果差。结合疫苗是将荚膜多糖和一个白喉类毒素或破伤风类毒素蛋白进行结合,通过增加载体蛋白,可以大幅度提升疫苗的效果。所以选择AC结合是正确的。
三、AC结合疫苗目前国内有五家企业的产品,接种程序都不一样,但是这个疫苗的生产工艺都是大体一致的。一般我们不建议不同企业混打,但特殊情况,混打了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也完全没有问题,不同产品混打最大的问题就是到底依据哪个产品的说明书执行的问题,这两个产品,都应该接种3针,所以就需要和当地接种门诊的医生沟通,门诊医生如果同意接种第3针,那就再接种1针,如果当地只给接种第2针而不允许再接种1针的话,实际上也没有太大问题,因为是从6月龄才开始接种,年龄越大,人体的免疫应答越好,疫苗的效果就越好,所以年龄越大,这个疫苗所需针次就越少,两针可以可以获得较好保护,其次是,流脑的发病率极低,最近两年全国流脑报告病例均低于100例/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