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宝宝做的是非散瞳验光,右眼近视200度,散光25度,左眼近视175度,散光50度。
婴幼儿非散瞳验光的误差比成人要大很多,只要和正常值差别不太大,我们不考虑异常。因为宝宝眼睛调节力比大人要大,导致非散瞳验光数据波动很大,如果有异常需要散瞳验光确认,散瞳验光的目的就是去除调节力对验光的影响,也就是去除假性近视成分。
根据我国2017年儿童屈光矫正专家共识,人出生时都是远视眼,婴儿期远视在200-400度,以后慢慢降低,6-7岁时远视基本消失,视力也基本达到成年人的水平。
至于散光,2岁以内的孩子,多一半有散光,100-200度数居多;2岁-4岁,散光的孩子在30-40%,度数在100-200之间(Gwiazda J,1984)。一般来说,随着年龄增长,散光会越来越少(Abrahamsson M, 1988)。 婴幼儿的散光,其实是眼球发育成熟的特有过程,与角膜和晶状体前表面的复曲面变化有关,散光度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Mutti DO,2004)。
所以说有一定的远视近视和散光是正常的,但散光超过某个限度是治疗的。标准是Harvey EM,2005;Farbrother JE,2008;Leat SJ,2011):
1岁:散光≥250度;
2岁:散光≥200度;
4岁:散光≥150度。
6岁: 散光≥50度。
根据以上标准,宝宝双眼散光不算异常,但偏近视。
所以您宝宝我建议再进行一次散瞳验光检查,因为非散瞳验光在儿童里假阳性很高,意思就是说,非散瞳正常一般就是正常,但非散瞳异常不等于异常,只是说明需要进一步做散瞳验光检查,根据散瞳验光的结果再考虑是否真的有异常。
散瞳后的近视度数比非散瞳的近视度数要低(或者说散瞳后远视度数偏高,散光可能偏低),因为散瞳验光本身就是去除假性近视的成分的一个过程。
散瞳验光是在验光前使用散瞳眼水或者眼膏。散瞳眼水或眼膏分作用强弱,由强到弱分别是,阿托品,环戊酮,托吡卡胺。这些药品都很安全。阿托品散瞳俗称慢散,后两种药物散瞳俗称快散。您的孩子第一次散瞳我首选使用阿托品散瞳,次选环戊通快散,不建议使用托吡卡胺快散,因为您宝宝这个年龄使用托吡卡胺快散会散瞳不彻底。
托吡卡胺点一个小时左右可以验光,之后一天左右瞳孔恢复到正常大小。环戊酮点一个小时左右可以验光,瞳孔三到五天恢复。阿托品用三到七天后验光,瞳孔两周左右恢复。
散瞳后因为瞳孔散大以及睫状肌麻痹,会出现畏光和看近模糊。无需担心,药效过去后会恢复正常。
散瞳后近距离看不清就类似于花眼,畏光一般在室内没有问题,所以绝大多数孩子不会影响学习,但少数孩子比较敏感确实会影响写作业。至于出门是否带墨镜,主要看孩子的主观感受,如果没有觉得不适,可以不带墨镜。
至于散瞳的副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眼压升高,这个在儿童很罕见,散瞳前医生也会评估风险,再就是过敏,阿托品常见,过敏的表现是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过敏一般停药就可以,不会影响健康甚至生命,极少数过敏严重的可以去医院看看。因为担心风险而不散瞳是因噎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