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是抱睡的问题。
大人在抱着宝宝的时候,温暖的怀抱、走动产生的晃动,以及比平躺舒服的姿势,都会让宝宝觉得放松、喜欢和有安全感。很多大人也发现,抱着宝宝不容易哭闹,更好安抚,更好哄睡,于是就选择用抱哄的方式来哄睡宝宝。在抱哄的过程中,宝宝在大人怀里睡着,一转移到床上,环境、温度一变,宝宝就容易醒,大人担心宝宝醒,就不敢放。而且在持续抱着,一旦宝宝有点醒了,大人可以马上接着拍拍、走动一下,就能帮宝宝接觉,如果放到床上,很快就会醒,醒来又很难哄,担心宝宝睡眠不够,就一直抱着。但正是因为大人不敢放,才让宝宝越来越依赖抱睡。对抱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抱着走,还要抱着跑;原来抱个三五分钟就行,现在抱几十分钟都撒不了。不抱哄不了,抱起来又变成抱睡,这样恶性循环,导致抱睡越来越难改变。
对于小月龄的宝宝,在大人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适当抱睡,可以减少哭闹、增加睡眠量,未尝不是一个办法。但当宝宝对抱睡的依赖,超出了大人能够承受的范围,那么就有必要想想办法了。
0~3 个月的宝宝,由于身体上的不成熟,对抱睡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需求」, 要结合自己宝宝的情况,因势利导,不宜强求。
后面大一点,可以慢慢改掉这个习惯。
具体建议:
1.睡沉再放:宝宝刚睡着时睡得比较浅,很容易受到干扰醒来,等宝宝睡沉一点再放,会比较不容易醒来。如果刚放下没醒,但过不了多长时间就醒来,大人也不要急于抱起来哄睡,可以先尝试拍拍嘘嘘帮宝宝接觉,实在不行,再抱起重新哄睡,但仍然应该尝试迷糊就放。2. 放慢一点,宝宝一放就醒,还有可能是突然失重和温度改变造成的。在抱着哄睡时,可以在手臂垫个毛巾,放下时连着毛巾一起,宝宝不容易对温度变化产生警觉,睡稳了再把毛巾撤走。在放下的过程中,一定要慢,避免头低脚高,要先放屁股,稳定了,再慢慢放下头部,同时结合搂胳膊、轻拍、按手这些手段稳几分钟,一边拍一边跟宝宝念叨,「宝宝乖乖睡觉,妈妈手拿掉了哦」,让宝宝有心理准备再把手撤离。害怕跟宝宝念叨会吵醒他?其实越是偷偷摸摸,宝宝越容易醒,一边念叨一边放下倒是能安抚宝宝。也可以让宝宝趴在你身上,大人慢慢坐到床上,逐渐切换到半躺,然后到比较低的角度,顺势侧身,用滚动的办法,最终让宝宝躺到床上去。3. 尝试床上入睡,宝宝在怀里睡着,睡到一半却迷迷糊糊发现自己在床上,也会让宝宝生气大哭,直接醒来。为了维持睡眠环境一致,可以尝试迷糊的时候,就把宝宝放到床上,直接在床上完成入睡的过程。如果不适应可以采用轻拍、白噪音、搂住等原地安抚方式,关键是「敢放」,与其放床就醒,不如醒着(迷糊)就放。其实,如果从出生开始,大人就能有意识地多尝试迷糊就放,减少持续抱睡,也能减少将来严重依赖抱睡的。
但这周以来9点钟睡觉之后得一直抱睡,抱到12点,如果放下会大哭,做被动操后放屁较多。
抱睡的问题。
12点以后每两个小时醒一次,都是奶睡,吃完奶有时也哭,得抱起来等他打完嗝才能睡着。白天也基本上是抱睡,放下就醒,原因是要不有嗝,要不放屁。原本上周白天下午可以睡四个小时,不需要抱睡,这周又变差了。
(睡眠开始变差的时候,刚好天气变冷,气温相对之前降低10度左右,最近三天都保持在14-19度左右;但是目前没有观察到小孩有感冒鼻塞发热等症状)
另外,最近开始频繁吃手。所以想请问医生,如何排除吃手吃进去有害
细菌造成上述情况?
口欲期是正常的,把手洗干净就可以,不需要制止。
家长们只要注意宝宝指头的干净卫生,就不会对宝宝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相反,如果家长们因为自己过度担心而强行阻止宝宝吮吸指头,反而会给宝宝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近期负面影响:宝宝会不开心,宝宝在吮吸指头时会获得愉悦感和安全感,如果强行将宝宝的指头从嘴里拔出来,宝宝会可能会变得焦虑,没有安全感。
长期负面影响:成年后产生的心理问题,如果在宝宝想吮指的时候我们总是不让他吮指,那宝宝的心理发育可能会受到影响。比如,宝宝可能会因为害怕受到批评,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也可能会在以后的人际关系中缺乏安全感。此外,在宝宝长大后还可能会存在咬指甲、贪吃、抽烟、喝酒等坏习惯。
父母应允许宝宝适当的吮指,但如果在一岁之后,吮指行为出现的频率仍然没有减少,那可能就要引起父母的注意了。
另外,宝宝身体不舒服时也会吮吸手指,或者是饿了。
还可能是哪些原因造成以上问题?
如果有放屁多,有腹胀导致睡眠不好,还要考虑腹胀导致肠绞痛的情况,这个是这个期间段容易哭闹的重要原因。
我们可以怎么做能改善他的睡眠?
先改善抱睡的问题。前面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