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久等了。由于工作繁忙,现在才能回复你,见谅。
针对你的疑问:左侧侧脑室轻度扩张伴脉络丛囊肿形成可能!这个不是指长了东西吗?
回复:这个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变异,脑室略扩大,所谓的囊肿,就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很多器官都会出现的良性的改变,比如,肝囊肿,肾囊肿等等。
这样的情况虽然不能说是完全正常,但是,也不属于病态,不需要进行治疗和处理,也不需要进行干预和预防,也没有办法去预防。
结合你的补充,老人的头晕头痛的情况是:前庭性偏头痛,很可能伴随药物性头痛(扑尔敏相关)。
分开解释:
1.前庭性偏头痛:
我先总结下老人的疾病特点:
1.51岁女性,头晕头痛约5-6年,发作相对频繁。
2.无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如三高,无吸烟酗酒)
3.相关检查非常多,但是,基本都正常。血管硬化几乎没有,脑结构正常,脱髓鞘符合年龄改变。
4.口服扑尔敏有效。
5.睡眠不好会诱发
根据上述病史特点,我给出老人的诊断是前庭性偏头痛。
下面我介绍下前庭性偏头痛。
流行病学 — 前庭性偏头痛的终生患病率约为1%。在筛查出前庭性偏头痛的患者中,尽管有2/3的患者曾因这一问题咨询过临床医生,但仅有20%的患者得到该诊断。
这个病往往以女性患者居多(60%-83%)。这一性别比例与偏头痛中所见的相近。
偏头痛中眩晕发作的平均年龄约为40岁。你母亲发病年龄大约45岁左右。
1/2-2/3的偏头痛患者有晕动病。这一患病率很可能是一般人群的2-5倍。
患者对多种感觉刺激的反应阈值降低,包括晕动病、光、声、触觉刺激和气味。比如,你母亲睡眠不好就会诱发。
患者通常描述有真性眩晕发作。这些眩晕通常是自发出现,但有时似乎是由位置改变所致。其他常描述的症状包括:失衡、头部运动不耐受(头部运动诱发或加重的一种运动感和恶心感)、视觉性眩晕(视动刺激诱发的头晕,如移动的视觉景象,即交通行进或移动的火车),以及非眩晕性“头晕”症状,如头晕目眩、失衡或者“坐船样”摇摆。
眩晕的发生可伴随、也可能不伴随典型偏头痛。
在眩晕发作期间,常常会出现一种或多种非头痛性偏头痛症状(畏光、畏声、视觉先兆)。恶心和呕吐也很常见,但为非特异性,也可能仅仅是继发于眩晕。
前庭性偏头痛的发作持续时间多变,可持续数秒至几分钟(15%)、数小时(30%)或者数日(25%),其中大多数至少持续数小时。症状持续超过72小时是罕见的。
发作可一日数次,也可能每年只有几次发作。诱发因素(睡眠剥夺、应激(比如你提到烦心事)等)在前庭性偏头痛存在。
许多报道显示前庭性偏头痛常与焦虑共病,焦虑可能并发于不可预期的失能性症状,也可能使症状恶化。
而扑尔敏的确对这类头痛有非常好的效果,此外还有非常好的效果的有:对乙酰氨基酚。
感冒药中常常存在这2种成分。
2.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常常服用类似扑尔敏,或者对乙酰氨基酚,就非常容易导致药物性头痛。
所谓的药物性头痛,也称之为: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OH),是指头痛患者规律过度使用止痛药物之后出现的频繁发作的头痛,随着所用药物的戒断,头痛会逐渐缓解或恢复到先前的头痛类型。也被称为反跳性头痛、药源性头痛、药物误用性头痛。
那么,在这类患者的头痛治疗中, 要加用预防性药物(主要有β阻滞剂、部分抗
癫痫药(如丙戊酸、托吡酯)、钙拮抗剂(如氟桂利嗪)、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等)。
因此,我可以为你目前出具一个方案:
1.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每晚1粒。
2.丙戊酸钠缓释片(德巴金),早晚各1片。
口服3周后,联系我,根据你母亲的疗效,我帮她继续调整。
需要提醒的是,丙戊酸钠缓释片本身是治疗癫痫的,但是,也是治疗偏头痛的一线用药。这一点,无需有所顾虑,放心来吃,这个药物还是非常安全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切实的帮助,请你根据我的回答,提出你的疑问,我们进一步交流,以最大程度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