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感谢理解与等待,从介绍的病史和检查资料来看,我的分析意见和建议如下。
1.主要是42岁女性,检查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动态复查提示为肝内多发实性结节,肝血管瘤可能,最大约2.1cm,肝内多发低脂区可能,约6cm,脂肪肝。2018年—2024年报告单结论一致,期间2022年报告给出非均匀性脂肪肝,血管瘤。查肝功、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等无异常。
2.临床诊断需要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肝脏低回声结节性质很多,良性有不均质脂肪肝、囊肿、血管瘤、腺瘤、增生结节等,恶性的如肝癌、转移瘤等等。
就您目前B超来看,结合病史考虑为不均质脂肪肝、肝血管瘤等这些良性病灶的可能性更大,由于今年肝脏低密度区范围较大了,建议补充查异常凝血酶原和上腹部CT或者MRI平扫+增强检查,能更好地诊断肝脏病变。如无特别的话,以后可以继续定期半年左右复查观察。
3、目前医学上对肝血管瘤的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主要有先天性发育异常学说、激素刺激学说、其他学说如毛细血管组织感染后变形,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而于女性的话,往往还与雌激素有一定的关系。
肝血管瘤临床表现发展缓慢,瘤体小时(<5cm时)可无任何症状,无需任何处理。其不需要药物治疗,也没有有效药物。需要知晓的是,肝血管瘤一般不会自己消退,但由于与激素水平有一定影响联系,也有部分人在中老年后有所缩小的情况。<5cm的话,一般不需手术,定期随访观察即可;而当病变增大至直径>5-10cm时,应遵照指征决定。治疗方式主要有外科手术切除、消融术,TAE介入栓塞治疗等,具体根据个人情况(年龄、瘤体位置大小、职业,意愿等)决定;>10cm一般需手术切除。
4、需要注意的是,发生在肝周边、带蒂生长、复杂危险部位的血管瘤手术应相对积极。对从事剧烈运动的职业或爱好者, 可能招致肝外伤的巨大肝血管瘤者,可考虑手术切除。而临床还有少部分女性在绝经后肝血管瘤甚至有所缩小的情况。
5、肝脏片状低脂区,考虑为不均质脂肪肝,又叫做局限性脂肪肝,指脂肪肝的部位比较局限,脂肪沉积程度不一,不是整个肝脏都有脂肪浸润。不均质脂肪肝是一个局限性的,是一个非均质性的脂肪肝。
对于脂肪肝最关键的治疗是控制饮食,并加强锻炼运动。保持低脂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三餐要定时定量,多吃新鲜的蔬菜和低糖水果。可以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如鸡鸭鱼肉蛋、豆制品。要注意加强运动控制体重。随着你控制体重和脂肪肝好转,不均质脂肪肝有可能会好转或者消失。
6、你现在情况,可完善异常凝血酶原和上腹部CT或者MRI平扫+增强检查,有助于更好地诊断肝脏病变。如无特别的话,以后可以继续定期半年左右复查观察。
7、日常主要是忌烟酒,避免腌制、霉变、烧烤等刺激性食物,避免腹部外伤及过于激烈的运动锻炼,正常生活工作,定期复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