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发布时间 2021年10月31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5年05月09日

功效作用
用药禁忌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更多信息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功效作用

概述

甘露醇是一种利尿药物,在人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之后,在肾小管内极少被重新吸收,所以它可以提高肾小管内渗透压的浓度,减少肾小管对水及钠、氯、钾、镁、钙和其他溶质的重吸收,从而起到利尿作用。临床主要使用甘露醇注射液,规格为 250 mL:50 g[1]

甘露醇注射液属于处方药,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购买,一般是在医疗机构内使用。

适应证

  • 作为高渗透降压药,在临床上是一种抢救常用的药物,特别是针对脑部疾病,具有降低颅内压药物所要求的降压快、疗效准确的特点。
  • 作为高渗性的组织脱水剂,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脑水肿,预防急性肾衰,也可用于青光眼急性发作和患者术前降低眼压,以及加速毒物和药物从体内排泄。
  • 用于肠镜前的肠道准备。
用药禁忌

禁用人群

  • 患有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无尿病人,包括对试用甘露醇没有任何反应的患者,因为甘露醇会在人体内积聚从而引起体内血容量的增多,加重病人心脏的负担。
  • 患有严重失水的病人如糖尿病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时会出现严重失水,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此时是不能用甘露醇的。
  • 患有颅内活动性出血病人,因为甘露醇的扩容作用会导致患者出血加重,但是正在进行颅内手术的患者除外[2]
  • 患有急性肺水肿,或严重肺瘀血的病人。

慎用人群

这类情况下,衡量利弊后可考虑使用甘露醇,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患有高钾血症或低钠血症的病人,因为本药物会引起水与电解质失衡。
  • 患有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因为本药能够引起突然的血容量增多,进而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
  • 存在低血容量的病人,应用本药后会因为利尿的作用而加重病情,或者会被暂时性扩容掩盖原来低血容量情况。
  • 患有严重肾功能衰竭的病人,会因为患者本身排泄减少而使本药在体内积聚,导致血容量明显增多,从而加重心脏的负担,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 对甘露醇不能耐受的病人[1]

特殊人群

  • 甘露醇能透过孕妇的胎盘屏障,建议妊娠期谨慎使用。
  • 能否经哺乳期妇女的乳汁分泌尚不明确,哺乳期妇女谨慎使用。
  • 老年人应用本药比较容易出现肾脏功能的损伤,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生肾脏损害的机会也会增多,应该适当控制老年患者的用量[3]

相互作用

  • 由于甘露醇的利尿作用会导致低血钾的发生,因此可增加洋地黄毒性类药物如地高辛、西地兰的作用,所以应该避免合用。
  • 会增加利尿药如呋塞米及碳酸酐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的利尿和降眼内压作用,与这些药物合并时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用法用量

概述

利尿:

  • 成人常用量:按体重1~2 g/kg,使用20%溶液250 mL静脉滴注,并通过调节用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30~50 mL。
  • 小儿(0岁~14周岁)常用量:按体重 0.25~2 g/kg 或按体表面积60 g/m2,以浓度为15%~20% 的溶液2~6小时内静脉滴注。

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

  • 成人常用量:按体重 0.25~2 g/kg,将本药配为 15%~25% 浓度于 30~60 分钟内静脉滴注。当病人体征衰弱时,剂量应减小至 0.5 g/kg。密切监测肾功能。
  • 小儿(0岁~14周岁)常用量:按体重 1~2 g/kg 或按体表面积 30~60 g/m2,以浓度为 15%~20% 的溶液于 30~60 分钟内静脉滴注。病人体征衰弱时剂量应减少至 0.5 g/kg。

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

  • 成人常用量:按体重 0.2 g/kg,以 20% 浓度于 3~5 分钟内静脉滴注,若用药后 2~3 小时后尿量仍低于 30~50 mL /小时,最多再试用一次,若仍无反应立即停药。已有心功能减退或心力衰竭者谨慎使用或不宜使用。
  • 小儿(0~14 周岁)常用量:按体重 0.2 g/kg 或按体表面积 6 g/m2,以浓度为 15%~25% 的溶液静脉滴注 3~5 分钟,若用药 2~3 小时以后尿量无明显增加,可再试 1 次,若仍无反应即停用。

预防急性肾小管坏死:

  • 成人常用量:先给予 12.5~25 g,10 分钟内静脉滴注,若无特殊情况,再给 50 g,1 小时内静脉滴注,若尿量能维持在每小时 50 mL 以上,则可继续使用 5% 溶液静滴; 若无效即刻停药。
  • 儿童无该项用法。

治疗药物、毒物中毒:

  • 成人常用量:给与 50 g 以 20% 溶液静脉滴注,调节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100~500 mL。
  • 小儿(0~14 周岁)常用量:按体重 2 g/kg 或按体表面积 60 g/m2 以浓度为 5%~10% 的溶液进行静脉滴注。

肠道准备:

  • 成人常用量:于肠镜检查、肠道手术或腹腔内其他脏器手术前 4~8 小时,将 10% 溶液 1 000 mL 于 30 分钟内口服完毕(不建议用于电凝或电切等治疗)。
  • 儿童无该项用法。

甘露醇用于肠镜前清肠应该如何使用?

  • 服用本药前最后一餐进流食。
  • 在肠镜检查前 4~8 小时,将甘露醇注射液(250 mL: 50 g) 500 mL 兑温开水至 1 000 mL,并于 30 分钟内喝完。喝完药之后要多走动,促进胃肠蠕动。
  • 服用本药完毕后,应禁食禁药,但可饮用温开水。进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应禁水,以防肠镜检查中途呕吐引起误吸。
  • 大多数人在喝完 1 000 mL 之后就会开始排便,经过 3~4 次排便后可以变成无色或者黄色透明的无渣水样便,达到此效果则说明可以进行肠镜检查。
  • 口服以后患者可能出现水和电解质紊乱的现象,导致低钾血症和脱水的现象;尤其是有基础心脏疾病如冠心病的患者,可能导致恶性的心律失常发生,因此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药物过量

甘露醇过量使用时,可能出现寒战、发热、头晕、视力模糊、心力衰竭、因过度利尿导致的少尿症状加重、脱水,甚至可能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而导致无力、呼吸困难等。

应尽快前往医院进行对症处理,同时应密切监测血压、电解质和肾功能。

药物漏用

  • 甘露醇静脉给药的情况一般是在医疗机构内由护理人员进行,一般不会存在忘记给药的情况,如果对给药时间有疑问,建议直接咨询医师。
  • 口服用于肠道准备的情况,如果在手术前忘记服用甘露醇,会导致肠镜检查、肠道手术或腹腔内其他脏器手术无法顺利进行,建议和医生沟通检查或手术改期。

注意事项

  • 本药用于治疗水杨酸盐类药物如阿司匹林或巴比妥类药物如苯巴比妥中毒时,应要与碳酸氢钠一起使用以发挥碱化尿液的目的。
  • 除作肠道准备用,本药均应采取静脉内给药的方式给药。
  • 甘露醇遇冷易出现结晶,应在用前仔细观察药物状态,如有结晶,可放在热水中或者用力摇晃,等到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要使用有过滤器的输液器。
  • 应用大剂量甘露醇后,如果没有出现利尿反应,应警惕可能出现血浆高渗,因为甘露醇可使血浆渗透浓度显著升高。
  • 应用此药的患者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尤其是检查血压、肾功能、血电解质浓度,尤其是钠离子和钾离子浓度以及尿量。
不良反应

概述

甘露醇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有:

  • 常见水和电解质紊乱:
  • 快速大量静脉注射甘露醇可引起体内甘露醇积聚,血容量迅速大量增多(尤其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时),从而导致心力衰竭(尤其有心功能损害时),稀释性低钠血症,偶可致高钾血症;
  • 不适当的过度利尿导致血容量减少,导致少尿症状加重;
  • 大量细胞内液转移至细胞外导致组织脱水现象,且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寒战、发热。
  • 排尿困难。
  • 血栓性静脉炎。
  • 甘露醇外渗可致组织水肿、皮肤坏死。
  • 过敏引起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
  • 头晕、视力模糊。
  • 高渗引起口渴。
  • 大剂量快速静脉滴注甘露醇时,可能引发渗透性肾病(也称甘露醇肾病),常见于老年肾血流量减少及低钠、脱水患者。渗透性肾病临床表现为尿量变少,甚至可能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甘露醇用药后如果感到口渴,可以在半小时到一小时后饮用温开水缓解症状;若不能缓解,则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出现上述其他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不可耐受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更多信息

概述

  • 作用机制:本品为强效糖皮质激素制剂,通过与甾体受体结合,发挥抗炎、抗过敏、收缩血管及止痒作用。
  • 主要成分:丙酸氟替卡松
  • 化学名称:6,9-二氟-11羟-16-甲基-3-氧代-17-(1-氧代丙氧基)-雄甾-1,4-二烯-17-硫代羧酸(6α,11β,16α,17α)-S-(氟甲基)酯,
  • 化学结构:https://img1.dxycdn.com/2018/0724/753/3290807103337578402-22.png
  • 化学式:C25H31F3O5S
  • 分子量:500.57
  • 性状:本品为白色混悬液。

存储方法

  • 应将甘露醇置于遮光环境中,于 10~30 ℃ 密封储存。
  • 放置在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方。
  • 过期药品请勿使用,建议丢弃,避免误服。过期药品以「有害垃圾」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