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发布时间 2021年09月29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7日
消炎药或抗炎药,是指影响机体炎症反应机制,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民众常把抗生素称为「消炎药」,其实是不对的,事实上,消炎药分为两类:
一类是解热镇痛抗炎药,也称为非甾体抗炎药,包括布洛芬、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本类药物按化学结构可分为很多类,但是作用机制相同,都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然而,各个药物在选择性上(如解热、镇痛或抗炎作用)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应用时应严格遵医嘱。
另一类是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对机体具有多种作用,如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抗毒素作用、抗休克作用、对代谢的影响(如升高血糖等)等。抗炎仅仅是这些作用中的一项。由于糖皮质激素作用广泛,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本类药物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因此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医嘱,防止滥用。
不一样。
很多患者认为抗生素就是消炎药,但是严格来讲,消炎药和抗生素是两类不同药物。如上所述,消炎药一般指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
而抗生素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具有抗微生物作用、抗肿瘤或其他作用。常见的药物包括:具有抗微生物作用的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类等;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 D 、博来霉素、阿霉素等。
炎症是指机体对感染、外来物质或其他原因所致损伤的一种应激反应。
炎症可分为感染性炎症和非感染性炎症,感染性炎症是指由于致病微生物(病原体)感染导致的炎症,如细菌性肺炎、尿路感染等。非感染性炎症是指由于抗原刺激、自身免疫等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炎症,如过敏性鼻炎、类风湿关节炎等。
因此,炎症不一定全都是由感染引起的。
消炎药一般用于控制炎性症状,不同的药物适应证不尽相同。
抗菌药物用于治疗敏感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要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基础疾病、发病情况、发病场所、既往抗菌药物用药史和治疗反应、感染病原体等给予相应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非甾体抗炎药:
糖皮质激素:
非甾体抗炎药:
糖皮质激素:
非甾体抗炎药:
糖皮质激素:
不可以。
酒精(乙醇)和药物可以通过影响消化和吸收过程产生药代动力学的相互作用。如阿司匹林与乙醇合用能增加对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损害,并延长出血时间。
不同的药物与酒精的相互作用不尽相同,患者用药前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医师、药师,避免发生不良的相互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
糖皮质激素:
不同消炎药的适应证和药物特点不同,且不同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治疗不同的疾病、所需的疗程也不完全相同。用药时应遵守医嘱,不要自行减药、停药或延长用药疗程。
非甾体抗炎药:不同的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不同疾病的疗程不同,用药时应严格遵医嘱,不要随意改变用药时间。
糖皮质激素:不同的疾病糖皮质激素疗程不同,包括冲击治疗(疗程多小于 5 天)、短程治疗(疗程小于 1 个月)、中程治疗(疗程小于 3 个月)、长程治疗(疗程大于 3 个月)以及终身替代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
糖皮质激素:
按说明书储存。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