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25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6日
狂犬病主要是由携带狂犬病毒的家犬、猫以及雪貂、狼等野生动物咬伤导致的。
注射狂犬病疫苗可以预防狂犬病发生。
被动物致伤后预防: 被患狂犬病动物或可疑患狂犬病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
无致伤的预防: 所有持续、频繁暴露于狂犬病毒危险环境下的个体,均推荐在受伤前进行预防性的狂犬病疫苗接种,如接触狂犬病病毒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可能涉及狂犬病病人管理的医护人员、狂犬病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兽医、动物驯养师以及经常接触动物的农学院学生等。
接种狂犬病疫苗一周内就会开始产生抗体,接种完全部的狂犬病疫苗半月后抗体可达到最大强度,可杀死体内狂犬病毒,达到预防狂犬病的目的。
狂犬病疫苗是非免疫规划类疫苗,需要自费。
我国目前使用的狂犬病疫苗有 Vero 细胞、鸡胚细胞、原代地鼠肾细胞、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
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使用的是人源细胞培养基质,产量较低、价格较贵。
目前国内暂无进口的狂犬病疫苗。
国内广泛使用的国产纯化 Vero 细胞、地鼠肾细胞等狂犬病疫苗,不良反应轻、效果好,与进口狂犬病疫苗有着同样良好的安全性和效力。
不一定。
不一定。
通常要打。
如果宠物只是注射了疫苗,但没有产生抗体,被咬者就会有感染狂犬病的风险,因此需要注射疫苗。
如果宠物注射疫苗后产生了抗体,但注射时间已经超过 1 年,抗体的保护作用可能已经失效,被咬者仍需接种狂犬病疫苗。
另外宠物可接种的疫苗种类较多,不一定接种的是狂犬病疫苗。在宠物没有明确可靠的狂犬病疫苗免疫史的情况下,受伤后通常应该接种狂犬病疫苗。
不一定。
理论上讲,可以交叉使用。
不同品牌的合格疫苗,其有效成分均是灭活的狂犬病病毒,均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有效抗体。
但为了在接种疫苗后出现问题时便于追溯,建议尽量使用同一品牌的狂犬病疫苗完成全程接种。
考虑到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被动物致伤后应立即接种疫苗,不存在不能接种的情况。 对一种品牌疫苗过敏者,可更换另一种品牌疫苗继续完成全部接种程序。
如果是在被动物致伤前进行预防性接种,则以下人群不能接种或应推迟接种:
可以。
需要把接种部位错开。
有免疫抑制情况的人(如艾滋病患者,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等),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可能不能产生有效的保护效果。
建议接种后检测中和抗体,抗体阴性者需要加强接种。
目前我国推荐两种接种程序,两种程序的推荐度相同:
两种接种程序的保护效果相当,但「2-1-1 程序」还有一些优势:
首次接种时,在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种一剂,严禁两剂混合后在一侧三角肌接种。
对可能会接触到狂犬病毒的人(如兽医、动物饲养员、林业员、猎人、屠宰工人、接触狂犬病毒实验室人员等),在未被咬伤之前就可以注射狂犬病疫苗来预防。
可按 0、7、21 天注射三针疫苗,高危人群可1 年后加强一针,然后每隔 1~3 年再加强一针即可。
由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综合性医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等都可以进行接种。
具体可咨询 12320 卫生热线电话。
越早接种越好,超过 24 小时也要接种。
狂犬病发病前任何时候接种疫苗都有意义。狂犬病的潜伏期为 1~3 个月,发病前都应该积极接种预防。
常见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接种狂犬病疫苗后 24 小时内。
2~8 °C 冷藏贮存。
十日观察法是指被致伤后一边按计划打疫苗,一边观察致伤动物的健康状态。
如果动物 10 天后没有死亡,说明受伤时动物不在狂犬病传染期,就可以不用接种剩下的狂犬病疫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