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普圣麻醉科医师
张子峰脊柱外科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7月13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1日
「腿疼」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生在腿部(包括大腿、小腿和足部以及腿部各个关节)的急、慢性疼痛的统称。这种疼痛可以是持续性的或间歇性的,可以突然发生或逐渐发展,也可以影响整个腿部或局部区域(例如小腿、膝盖)[1]。
严重的腿部疼痛会影响行走能力或者腿部的承重能力,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1]。
因此腿疼出现时,需要找到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才能使腿疼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如剧烈运动导致的腿疼,可以通过按摩肌肉等方式缓解[2]。
腿部疼痛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迄今为止,尚无一种学说能全面合理地解释疼痛发生的机制[2]。
有研究认为疼痛多是因为腿部的肌肉、韧带、骨骼组织或血管结缔组织受到损伤导致,这种损伤可促使炎症介质释放(如组胺、5-羟色胺等),炎性介质作用于痛觉感受器产生痛觉冲动,通过神经传递传至大脑,最终投射到大脑皮质引起疼痛[2]。
部分患者也可能因为缺钙,导致腿部肌肉痉挛,引发肌肉和肌腱的过度收缩而引起疼痛。此外,剧烈运动后乳酸堆积,也可引起腿部肌肉酸痛[2]。
腿疼的疼痛性质多变,如锐痛、隐痛、胀痛、刺痛、钝痛、放射痛等[2,3]。不同的疼痛性质往往提示不同的原发疾病,如:
出现腿疼时,需要找到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才能使腿疼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2]。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上面这些措施都不能缓解腿疼,或者腿疼加剧同时伴有全身其他症状,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病因。
当腿疼伴有以下症状时应前往医院就诊:
一般看骨科门诊,如果情况紧急(如有明确的受伤病史,伴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明显的肢体畸形等)看急诊科。
多数情况下我们无法确定自己腿疼到底属于哪种疼法,比如伴随下肢静脉曲张出现的钝痛等,但腿疼出现的时间不同我们却可以明确,这往往也能提示腿疼发生的原因。
急性腿疼:突然发生,有明确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短、以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之内居多[2]。
常见原因有下肢外伤、缺钙、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痛风、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急性骨髓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3]。
慢性腿痛:疼痛持续三个月以上,具有持续性、顽固性和反复性的特点[2]。
常见原因有骨关节炎、骨肿瘤、类风湿关节炎、下肢静脉曲张、慢性骨髓炎、创伤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