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分叉
就诊科室:泌尿外科
词条作者
刘健帮

刘健帮泌尿外科主治医师

审核专家
梁培禾

梁培禾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7月14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1日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症状表现

尿分叉是什么?

正常人排尿多为一条较粗的尿线,尿分叉即排尿时尿线分叉。

尿分叉的发生与下尿路(膀胱、尿道)排尿功能障碍有关,当发生膀胱收缩功能受损、尿道梗阻等情况时,尿流不畅,就会分叉。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损伤、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尿道外口粘连等,均可引起尿分叉。

日常生活中,尿分叉多呈一过性出现,大多就是生理现象,如性生活后排尿、清晨第一次排尿等等,一般再次排尿尿线即正常。但如尿分叉经常发生,频率高,就应及时就医诊疗。

缓解方式

尿分叉如何缓解?

单纯的尿分叉并不影响正常生活,如生理性尿分叉,由于不伴其他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大多再次排尿后尿线即恢复正常。

而对于伴随其他症状或长时间存在的尿分叉,患者自己无法自行缓解该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具体病因,针对病因治疗。

image

就诊判断

尿分叉什么时候去医院?

如果尿分叉伴随以下一种或多种症状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 伴有尿频、尿急、尿痛;
  • 伴尿道异常分泌物;
  • 伴排尿费力、排尿等待、排尿困难等排尿障碍;
  • 伴脓尿(尿液中含有大量变性的白细胞);
  • 伴发热;
  • 伴有神经系统症状,以及腰痛,血糖、尿糖增高等等;
  • 长期存在的尿分叉等。
潜在疾病

尿分叉是身体出问题了吗?

不一定,正常生理状态下和患有某些疾病都可能出现尿分叉

平时性生活后排尿、清晨第一次排尿、饮酒后排尿等,出现一两次尿分叉,过后又恢复正常,这种情况一般不用担心。

如果经常发生尿分叉,有可能是一些疾病引起的。

凡是引起排尿阻力增加(尿道梗阻、排尿不畅),或排尿动力不足(膀胱功能异常)的疾病,都有可能表现出尿分叉。

  • 导致排尿阻力增加的常见疾病有:
    • 前列腺增生:常伴尿频、尿急、夜尿增多。
    • 尿道狭窄:常有尿道外伤或经尿道医疗操作的病史,表现为排尿困难、尿线变细等。
    • 尿路结石:如尿道结石、膀胱结石。
    • 包茎、包皮过长、尿道外口粘连等。
  • 导致排尿动力不足的常见疾病有: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脑血管病、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等等。
  • 此外,创伤、慢性炎症、急性长期膀胱过度膨胀(比如总是憋尿)等,都可能造成膀胱功能异常。

对于伴随其它症状或长时间的尿分叉,建议去看医生,明确具体原因,看是否需要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