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丽过敏反应科主治医师
袁先道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6月15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4年12月11日
耳鸣,顾名思义就是耳朵里有声音,是一个描述听觉异常的术语,但这个声音并不是外界发出的,通常情况是指一个人在没有相应外部声源刺激的情况下,听到源于自己身 体内部的声音,这种声音可为单种或多种声音的混合,也可间断或持续存在[1]。
患者耳中的声音在安静或吵闹时都可听到,严重的耳鸣可以影响正常的听觉以及日常生活。
耳鸣通常是听力系统出现障碍的症状表现[1],而不是一种疾病。耳鸣可由众多疾病引起或是疾病伴随症状中的一种。
此外,耳鸣患者也有可能在经历一些情绪困扰。患者可以通过冥想、运动等方式来改善情绪,也可以借助心理咨询解决情绪困扰。家人和朋友的理解与关爱对患者情绪恢复也有很大帮助。
一过性、暂时性的耳鸣,通常不需要特别处理:
许多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耳鸣的现象,耳鸣大部分是一过性的、暂时的。
这种情况下耳鸣这个症状本身并没有实质性的危害,保证作息规律、睡眠充足,通常会随着时间推移,症状得到改善。
一些疾病引起的耳鸣,需要治疗原发病:
日常生活中可以注意的事情:
其他预防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上面这些措施都不能缓解耳鸣,或者耳鸣进一步加剧,或出现上述需要尽快就医的情况,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进一步明确病因,给予相应的治疗。
当耳鸣合并其他症状时需要特别引起注意,如伴有听力下降、神经系统症状(麻木、乏力、肢体不协调)、频繁的头痛、头晕、颞下颌关节疼痛、血压过高或过低、糖尿病、近期体重明显降低等,建议伴随上述症状的前往医院就诊。
耳鸣对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甚至是抑郁等,这时就要看医生了,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处理,帮助缓解。
出现长期、频繁的耳鸣要重视,需要前往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并治疗,避免出现听力下降甚至耳聋。
孕妇出现耳鸣,应该及时正规就医,以检查有无需要及时治疗的诱因。
耳鼻咽喉科、五官科。
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 耳部本身原因:耳屎累积过多(内耳压力大,压迫、损伤鼓膜发生耳鸣),中耳感染、内耳疾病(如梅尼埃病)、咽鼓管阻塞、耳硬化症、鼓膜穿孔、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等(疾病损伤骨膜或内耳导致耳鸣)。此外,听神经瘤、耳部自身老化也可引起耳鸣症状的出现[4]。
2. 环境因素:长期暴露在嘈杂的噪声环境中是引起耳鸣最常见的原因[4],短暂的高分贝的噪音,如枪声、爆炸声,也可导致耳鸣。
3. 其他全身性疾病原因:心血管、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引起的并发症等。
4. 心理原因:在压力较大、焦虑时耳鸣加重,而当冷静、放松时症状会减轻[4]。
5. 其他原因:偶然发生的耳鸣可能由睡眠障碍、头面部外伤、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乘坐飞机导致。也有一些耳鸣是不明原因的,这种情况下的治疗效果就可能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