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溢液
就诊科室:耳鼻咽喉科
词条作者
曾小丽

曾小丽过敏反应科主治医师

审核专家
袁先道

袁先道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7月07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1日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症状表现

鼻溢液是什么?

鼻腔黏膜中的上皮细胞、各种腺体的分泌物,以及毛细血管的适度渗出液形成了鼻腔中的少量黏液,以维持鼻腔生理功能[1]

鼻溢液(又叫鼻漏,俗称流涕)是鼻部疾病常见症状之一[1],通常由鼻腔病变导致分泌物的性质和量发生改变而引起。由于原因不同,分泌物的性质也不同。可表现为水样鼻涕、黏液性鼻涕、黏脓性鼻涕、脓性鼻涕、血性鼻涕及脑脊液鼻漏[2]

缓解方式

鼻溢液怎样缓解或消除?

  • 有鼻窦炎或者过敏性鼻炎的人,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海盐水洗鼻或者生理盐水鼻腔喷雾剂,生理盐水或喷雾剂在药店可以买到[2]
  • 过敏体质者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动物皮毛、灰尘和尘螨等),以缓解流涕症状[2]
  • 春、秋花粉高浓度季节,有过敏性鼻炎的人,应适当减少外出时间,出门尽量佩戴口罩,避免接触花粉过敏原,同时用生理盐水洗鼻[2]
  • 注意休息,清淡饮食,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2]
  • 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先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喷鼻(如布地奈德气雾剂、氟替卡松喷鼻液等) ,可以减少因炎症引起的流涕症状[2]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上面这些措施都不能缓解流涕,或者流涕症状进一步加剧了,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病因。

image

就诊判断

鼻溢液发生时,什么情况下应该前往医院就诊?

如果流涕伴随以下症状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2]

  • 持续出现血性鼻涕(鼻涕中带血);
  • 黏脓性及脓性鼻涕;
  • 伴随颈部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 有鼻部或头部外伤史;
  • 嗅觉减退或消失;
  • 发热、畏寒、头痛、乏力;
  • 头面部闷胀感,睡不醒或精神不佳;
  • 伴随鼻痒、打喷嚏、鼻塞;
  • 持续少量清亮鼻涕流出;
  • 有异物进入鼻腔。
潜在疾病

鼻溢液可能是由哪些原因导致的?

不同类型的鼻溢液,引发因素也不同,具体如下:

  • 水样鼻涕:从鼻腔流出清水样透明样鼻涕,多见于急性鼻炎早期和过敏性鼻炎发作期[2]
  • 黏液性鼻涕:从鼻腔流出黏稠鼻涕,鼻腔黏膜继发细菌感染时,黏液腺和杯状细胞分泌亢进,多见于急、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2]
  • 黏脓性鼻涕:鼻分泌物黏稠,没有固定的颜色,可能呈现白色、黄色、黄绿色的改变,多见于急性鼻炎恢复期,急性及慢性鼻窦炎,鼻分泌物黏稠[2]
  • 脓性鼻涕:是指经前鼻孔流出或流入后鼻孔后,经鼻咽、口腔咯出黄绿色的鼻溢液,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气味异常,多由感染引起,常见于较重的鼻窦炎、鼻源性颅内并发症、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2]
  • 血性鼻涕:即鼻分泌物中带有血液,常见于鼻窦炎症、上颌窦出血性息肉、真菌性上颌窦炎、外伤、异物、结石、鼻中隔偏曲、肿瘤(如上颌窦恶性肿瘤、鼻咽癌、鼻腔及鼻窦内翻乳头状瘤、血管瘤、纤维瘤、骨瘤、鳞状细胞癌、腺癌等),若持续出现血性鼻涕,应做鼻及鼻窦检查,必要时做全身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及部位[2]
  • 脑脊液鼻漏:即清亮、水样的液体间断的或持续的从鼻腔内流出,见于先天性筛板、蝶窦骨缺损和颅前窝、颅中窝底骨折或者手术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