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吐奶
就诊科室:儿科
词条作者
李昕

李昕小儿内科副主任医师

审核专家
吴菲菲

吴菲菲小儿内科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6月22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1日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症状表现

小儿吐奶是什么?

小儿吐奶是婴儿时期常见的症状(小儿一般指三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是与小儿的食道、胃部发育不成熟有关,导致胃里的食物容易返回口腔引起吐奶。此外,不当的喂养方式,如姿势不当、吸入空气等也可能会导致该症状的出现。多数情况下,1 岁以内的婴儿出现的吐奶是生理现象,多发生在进食后,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呕吐物主要是乳汁,也可以是半消化的乳凝块或胃内其他容物[1]

如果是生理性吐奶,小儿一般在呕吐后食欲仍然很好,大小便不受影响。该症状可以在进食后马上出现,也可能在进食后一到两小时出现。一般出生第一个月该症状明显,2~3 月龄的小儿会逐渐缓解,4~6 月龄的小儿又会比较明显,6 个月以后的小儿出现吐奶的频率就会慢慢减少。程度轻的吐奶可以没有呕吐的动作,仅表现为奶液从口角流出[2]

但如果吐奶情况严重,如一天吐奶超过两次、颜色异常(如掺杂黄绿色、咖啡色等),可能是由疾病引起的病理性吐奶,需要尽快前往医院就诊[2]

缓解方式

小儿吐奶的现象怎么缓解?

  1. 改变不正确的喂奶姿势: 吃奶时使小儿的头部高于其他部位,可减少胃内的乳汁回流到口腔的几率。
  2. 吃奶后拍嗝: 生理性吐奶可以通过拍嗝改善。具体做法是喂奶后把小儿竖着抱起来,让小儿头靠在大人的肩膀上,轻轻的拍打小儿的背部,顺利的话可以听到小儿把奶嗝打出来。可以在母乳喂养时每五分钟一次,或者用奶瓶喂养后每 30 mL 一次,或者也可以在喂奶时根据情况增加次数。这样就可以缓解吐奶。
  3. 改变姿势缓解: 反复的溢奶、吐奶还可以通过改变姿势缓解。喂完奶不要让小儿马上平躺,竖着抱一会儿或者斜着抱一会儿(时间可大约为 20~30 分钟),也可以让小儿半躺在床上保持头比身子高一点的姿势,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生理性的吐奶[2]
  4. 控制喂奶量: 减少一次喂奶的量,分多次喂奶也可以缓解呕吐。避免一次喂得太饱[3]
  5. 避免腹部受压: 避免小儿吃奶的时候腹部受压迫,纸尿裤不要太紧,以免增加腹内压力,导致胃内容物回流到口腔内。
  6. 避免烟雾刺激: 让小儿远离烟雾,家人抽烟带来的烟雾中有些物质会促使小儿发生呕吐。此外,如果家里有人抽烟,建议更换衣物后再抱孩子。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上面这些措施都不能缓解吐奶,或吐奶加剧影响小儿的小便,出现小便少、体重下降等情况,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病因。

image

就诊判断

小儿吐奶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前往医院就诊?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需要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1. 吐奶的程度加剧: 剧烈的呕吐,小儿呕吐动作明显,呕吐物可以从嘴巴喷射出来到比较远的地面上,医学上称为「喷射性呕吐」。
  2. 颜色及性质异常: 呕吐的物质不是奶,而是含有绿色红色或黑色的物质。绿色的物质可能是孩子的胆汁,红色或黑色可能是血液。此外,反复呕吐透明的液体也需要警惕是否为疾病状态。
  3. 进食异常: 小儿呕吐后食欲下降,无法进食,或者估算呕吐量比吃下去的还要多得多。
  4. 出现脱水表现: 小儿没有小便,嘴唇干裂,囟门凹陷。
  5. 精神状态差: 出现精神萎靡、目光呆滞、不哭不动的表现。
  6. 烦躁不安: 小儿出现尖叫、抽搐、发烧不退等表现。
  7. 生长发育异常: 体重不增加,或体重反而下降。

小儿吐奶应到哪个科室就诊?

儿科,新生儿科。

  1. 出现吐奶后可到儿科就诊。
  2. 如果医院科室完善,出生 28 天以内的宝宝可到新生儿科室就诊。
潜在疾病

小儿吐奶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1. 生理性吐奶: 与小儿的生理结构有关,由于出生后胃呈水平状,胃底平直。特别是喂养方式不当,如喂奶时头部没有与胃部保持一定高度、喂奶后过早躺卧、一次性喂奶过多等,可使胃内容物回流到口腔,增加吐奶的发生。不需要额外处理,可以经过护理缓解,随小儿年龄增加会逐渐好转。

  2. 病理性吐奶:

    • 感染性胃肠炎:剧烈的呕吐,不喝奶也会出现呕吐,呕吐物可以是透明的液体。

    • 肠梗阻:可表现为和进食不相关的呕吐,比如没有进食也会发生呕吐。呕吐物可以含有绿色的胆汁。一般呕吐频繁(每日在两次或以上),小儿食欲差。

    • 颅内出血或者感染:可出现喷射性呕吐,小儿尖叫,抽搐,发烧不退等症状。

    •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一个月左右的小婴儿反复呕吐,呕吐物比吃下去的还要多,呕吐物为乳汁或者透明的胃液,小儿进食少,所以可出现营养摄入不足的表现,如较同龄人群发育迟缓、皮肤弹性差等。

    • 代谢性疾病:因为身体内代谢不了某些营养物质而出现的反复呕吐,包括半乳糖血症、有机酸血症等。

    •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可出现频繁的呕吐,小儿较消瘦,外生殖器发育异常,色素沉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