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琮消化内科医师
常青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6月16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3日
便血,是指血液从肛门排出,可伴或不伴有大便。
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血液在肠腔内停留时间不同,血液可呈鲜红色、暗红色或黑色等[1]。
简单来说,就是大便的时候有血液出现,可以是大便后擦拭出现,可以是覆盖在大便上,可以是混合在血液中,也可以是血液经过消化道变成黑色,还可能是大便检查中发现血细胞。
首次出现便血,不清楚是什么状况的,建议优先就医,然后根据医生建议采取措施缓解;如果是已知问题的,如痔疮,可以根据经验进行处理。
通常的处理措施有以下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实施上述措施时需同时注意自己或被照顾人员的心率、血压、呼吸、尿量及神志变化。当导致便血的因素持续存在时,便血情况可能会不断出现,这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病因。
经过医生诊断后,部分便血由疾病引起,可能需要通过药物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避免加重肠道负担,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少吃过于油腻的食物。
加强蛋白质的摄入,宜吃瘦肉、鱼肉、鸡蛋等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缓解便血症状。
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如苹果、香蕉、西红柿、生菜等,补充维生素,避免便秘。
当患者出现便血时,如果伴随以下症状,需警惕大量出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应立刻至医院就诊,及时查明便血原因:
提前预约相关门诊的号,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和就诊卡;若近期有就诊经历,将相关病例、检查报告以及化验单一并携带。
最近有服用药物的,可以把服用的药物带着。
症状严重的,如已经无法自行就医了,可以选择拨打急救电话,或由家人陪伴去急诊就诊,急诊无需提前预约,但也要带好相关资料。
如果是大便鲜红色或便后滴血,首选去肛肠外科或普通外科就诊;如果出现黑便,首选去消化内科就诊。如有头晕、乏力、心慌、胸闷等严重不适症状,应就诊急诊。
就诊后,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可能会开具以下一些检查,按照医生要求检查即可:
导致便血的原因有很多,出血部位不同了,出血的量和颜色也不同。如果便血了,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以便于后续的治疗。常见的原因列举如下,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