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
就诊科室:感染科 传染科
词条作者
范运柱

范运柱小儿内科主治医师

审核专家
吴晓昇

吴晓昇呼吸科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6月23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3日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症状表现

发热是什么?

发热(fever),俗称「发烧」,即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生理范围)内波动。

而在发热期间,下丘脑体温「调定点」由「正常体温」上调至发热的体温水平,类似于室内空调重新设置到一个更高的温度水平,以使房间的室温升高。

正常体温是多少 ?

正常人体温一般为 36~37 ℃ 左右,不同的测量方法,其体温正常范围略有不同。正常体温在不同个体之间略有差异,且机体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稍有波动,但波动范围一般不超过 1 ℃。

  • 时间:一天中,清晨体温偏低,下午体温偏高。
  • 活动:剧烈运动、劳动后、进餐后体温可略有升高。
  • 年龄:儿童、青少年的体温略高于成年人,老年人群体温相对低于青壮年。
  • 性别:女性平均体温略高于男性。女性在特殊时间,如经期、妊娠期时体温高于正常时期。
  • 环境:炎热天气、室温过高等也可导致体温升高。

体温低于正常是低烧吗?

体温低于正常范围(≤ 35 ℃)时并不是叫「低烧 / 低热」,正确应称为体温过低或低体温,见于休克、严重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减退、低血糖昏迷等情况。

另外,婴幼儿感染发热消退后的恢复期间也会因出现 1~2 天的体温偏低(35.1~36 ℃),属于正常现象。

怎么正确测量体温?

常见的测量体温方法包括额温、耳温、腋温、口温和直肠温度,其中额温、耳温、腋温容易测量,但准确性不如口腔和直肠温度。

发热是指体温超过多少 ?

医学上通常把正常体温定义在 36~37 ℃ 左右,因为测量工具和方法不同会有所差异,所以以某个固定体温值定义发热过于绝对。

而根据测量部位、方法不同,口腔温度正常范围一般在 36.3~37.2 ℃,直肠温度(肛温)一般比口腔高 0.3~0.6 ℃,腋窝温度比口腔温度低 0.2~0.4 ℃ 。

目前大多数医学研究采用肛温 ≥ 38 ℃ 为发热;而临床工作中通常采用肛温 ≥ 38 ℃ 或腋温(耳温) ≥ 37. 5 ℃ 定义为发热。

有研究显示年轻成人口腔温度正常上限,在早上为 37.2 ℃,全天为 37.7 ℃。

所以上午口腔温度高于 37.2 ℃,或下午口腔温度高于 37.7 ℃ 可考虑为发热。

根据《诊断学》教材、「中国儿童发热指南」及 UTD 参考文献,我们整理了一份相对全面的「人体温度表」:

image

而我们常测的「额温」和「耳温」,因影响因素多,无标准参考范围,研究得来的数据相互矛盾,可比肛温高,也会比肛温低。

但临床用于发热筛查、动态监测和简单评估,习惯参考「腋温」发热标准。不建议用于制定某些临床决策检查。

根据这个标准,如发现自己有发热症状,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还有很多特殊因素,会导致体温上升。

发热怎么分类?

发热根据温度的高低可分为(口腔温度):

  • 低热: 37.3~38 ℃;

  • 中等度热: 38.1~39 ℃;

  • 高热: 39~41 ℃;

  • 超高热: 41 ℃ 以上。

但需要强调的是,发热的人自己是否感觉不舒服比体温度数更重要

发热和过热怎么区别?

发热需要和过热鉴别。

发热是中枢体温调定点上升而体温跟着上升。

而过热即是人的体温升高了,但中枢体温调定点没有升高。类似于空调设定了 26 ℃,但因为其它影响,导致环境温度超过了这个温度。

发热因为是由中枢调控的,体温通常不会致命性升高,退热药有效。

而过热的体温上升不受控制,体温上升远超散热的能力,可导致危险的体内高温,退热药往往无效,需要物理降温。

通过外源性热暴露和内源性产热两种机制,引起过热的疾病, 包括热射病综合征(中暑)、某些代谢性疾病以及干扰体温调节药物的作用。

婴儿捂热综合征也属于过热,常常导致新生儿、婴儿生命危险。

缓解方式

发热怎么处理?

  1. 一般处理。卧床休息,采取舒适的体位,减少机体的消耗。出现发热时,首先保证休息和饮水。如果是小婴儿,有母乳者优先喂母乳。如果是配方奶喂养的,可以直接给配方奶。
    大孩子可以给温水、果汁、牛奶、米汤、面汤这些食物均可,主要是液态的,能增加水分摄入的都可以。给有甜味或者咸味的都可以,只要宝宝喝得下就行。青少年和成人补充白开水、补液盐或合适的可饮用液体即可。

  2. 物理降温。局部冷疗:如使用冰帽、冰袋、冷湿敷等进行降温。冷敷过程不得超过三十分钟,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皮肤状况,以免发生冻伤。
    全身冷疗:如通过温水擦浴、乙醇试浴进行降温。擦浴过程要密切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皮肤状况。婴幼儿、血液病人禁止乙醇试浴[2]

  3. 药物降温。既往建议腋温超过 38.5 ℃ 时服用退热药。因为退热药不会缩短病程,也没有明显预防和治疗「发热性疾病」的作用。
    所以目前认为,如果没有觉得特别不适,即使体温超过了 39 ℃ 也可以不使用退热药。如果觉得很不舒服,即便体温没到 38.5 ℃ 也可以使用退热药。

    • 对于青少年和成人而言,轻微的发热就可导致全身不适。如果没有药物过敏或禁忌使用退热药的情况,可以按需要口服退热药。常用药物有布洛芬,用药前可查看布洛芬使用禁忌证。
    • 儿童能耐受更高的温度,常常 39~40 ℃ 时仍无明显不适。 在此,参考国内外指南后总结:平素身体健康的孩子发热 ≥ 40 ℃ ,或伴有因发热感觉或表现不适时,建议使用退热药。如果孩子在睡熟状态且体温低于 40 ℃,可以不唤醒用药。
    • 6 个月以上的孩子出现发热,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由于不同体重的患儿用药剂量不同,所以用药前需咨询医生,切勿随意服药。(3~6 月的孩子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视频)退热,用法用量同上,同时建议咨询医生或就诊。)
    • 3 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发热,不要自己吃药,先去医院就诊。
  4. 寻找病因:发热是一种症状,治疗上需要正确处理引起发热的病因。常见原因是感染性发热,比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支原体等,也还有其它非感染病因导致的发热,比如风湿热、药物热、甲亢等。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建议及时就诊或咨询医生,评估原因后再决定。

儿童可以交替使用退热药吗?

不建议交替使用两种退热药。同时,也不建议两种退热药物联合使用。

但用药的目的在于改善发热儿童的舒适感,如果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视频) 3~4 小时后体温仍较高,且不适感仍未改善,则可将对乙酰氨基酚更换为布洛芬,反之亦然。

发热时,可以用酒精擦拭、捂汗等方法退热吗?

  • 对于小婴儿,不要使用酒精擦拭、冰敷等方法降温。这是由于酒精挥发后会通过肺泡膜吸收,还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中毒,影响智力发育。冰敷也容易导致婴幼儿不适,且运用不当会引起局部皮肤冻伤。

  • 不要捂汗,和平时一样穿就好。若觉得冷可以适当包裹一下手脚或增加一点衣物;若觉得热,可以适当减少衣物。衣物穿着以舒适为主,尤其不要拿棉被来捂汗,这样会影响散热。如果是小婴儿,捂热还容易引起捂热综合征,会有生命危险。

中暑发热可以用退热药吗?

如果是中暑导致的发热,吃退热药是起不到作用的。

发生中暑,应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领并用温水进行擦拭。同时应补充液体,可口服淡盐水或者含有盐成分的饮料。若是中暑严重,需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image

就诊判断

发热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前往医院就诊?

1. 成人发热伴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 流行病期间出现发热,比如社区或当地有新冠肺炎病例;
  • 怀孕;
  • 近期有非洲、亚洲、拉丁美洲或中东旅行史;
  • 近期有住院、手术或其它有创医疗操作;
  • 经常、反复感染;
  • 正在接受化疗(若体温超过 38 ℃ 并持续 1 小时以上或最高体温超过 38.3 ℃);
  • 正在服用免疫抑制药(如激素、器官移植后避免排斥反应的药物);
  • 发热持续数天或持续发热 12~24 小时用药不退(发热超过 5 天要怀疑不太常见的感染);
  • 近期被蜱叮咬(蜱,也叫牛虱,草丛、植物、动物身上均可见,尤其喜欢寄生在皮肤皱褶处);
  • 同时合并严重基础病,如糖尿病、心脏疾病、肿瘤、狼疮或镰状细胞性贫血。

2. 成人发热伴随以下一种或多种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 皮疹;
  • 呼吸困难;
  • 严重的头痛或脖子 / 后颈部疼痛;
  • 癫痫或昏迷;
  • 剧烈呕吐或腹泻;
  • 严重的腹痛、背痛或侧腹疼痛。

3. 婴幼儿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 3 个月以下的婴儿,出现发热时,就算患儿精神及其他各方面看起来正常,也建议及时就诊。此外,不要自行给 3 个月以下的婴儿退热药。

  • 3~36 个月的婴幼儿,无其它症状的发热,体温超过 39 ℃,或体温超过 38.5℃ 且持续 24 小时以上。

  • 3 岁以上的儿童,无其它症状的发热超过 3 天以上;或体温超过 38.5℃ 且持续 24 小时以上。

  • 同时监测孩子的一般状况(有无严重疾病的征象,如嗜睡、颈僵硬、精神状态改变、皮疹、拒食等)、反应活跃水平、液体摄入量和尿量。如果有异常表现,及时就诊。

4. 任何年龄的儿童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 口温、直肠温度、耳温或额温 ≥ 40 ℃;
  • 腋温 ≥ 39.4 ℃;
  • 发热引起惊厥表现(俗称「抽筋」);
  • 反复高热,热退后数小时又发热;
  • 发热且伴有进展期的疾病,如心脏疾病、肿瘤、狼疮或镰刀细胞性贫血;
  • 发热且伴有新出现的皮疹。

image

潜在疾病

发热的原因是什么?

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非感染性两大类,而以前者多见,其中最常见是呼吸道、胃肠道的病毒或细菌感染。

感染性发热

由各种病原体引发的感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均可出现发热。

  1. 急性感染:发热时间 < 2 周,常见感染因素包括:普通流感、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胃肠道感染,这些感染往往并不严重。

  2. 慢性感染:发热时间超过 2 周,常见病因包括:结核病、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胆道感染、鼻窦炎、牙根脓肿、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炎、肛门周围脓肿等。

非感染性发热

主要有下列几类病因:

  1. 机械、物理或化学性损害:如中暑、大手术后组织损伤、内出血、大血肿、骨折、大面积烧伤和重度安眠药中毒等其中,颅内疾病有脑出血、脑震荡、脑挫伤等,为中枢性发热;癫痫持续状态可引起发热,为产热过多所致。
  2. 血管栓塞或血栓:血管栓塞严重可引发心肌、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由此导致的发热通常称为吸收热。
  3. 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如癌(恶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溶血反应等。
  4. 抗原-抗体反应:如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和结节性多动脉炎),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溶血反应)等。
  5.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痛风和重度脱水等。
  6. 皮肤病变:见于广泛性皮炎、鱼鳞癣等,由于皮肤广泛病变致皮肤散热减少而发热。
  7.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的体温调节过程,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多为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功能性发热范畴。常见的功能性低热有:
    • 原发性低热: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体温调节障碍或体质异常,低热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热型较规则,体温波动范围较小,多在 0.5 ℃ 以内。
    • 感染治愈后低热:由于病毒、细菌、原虫等感染致发热后,低热不退,而原有感染已治愈。此系体温调节功能仍未恢复正常所致,但必须与因机体抵抗力降低导致潜在的病灶(如结核)活动或其他新感染所致的发热相区别。
    • 夏季低热:主要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所致,多见于幼儿,且为营养不良或脑发育不全者。低热主要发生于夏季,一般于秋季转凉后恢复正常。如此反复多年后,可在数年后自愈。
    • 生理性低热:如精神紧张、剧烈运动、进食后、女性在月经前及妊娠初期均可出现低热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