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骨折
就诊科室:骨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颈椎骨折是什么?

颈椎骨折是颈部椎体在外力作用下,出现了完整性和连续性的中断。

颈椎骨折常会合并不同程度的神经和颈脊髓损伤,造成严重的甚至不可逆的伤害。

症状

颈椎骨折会有哪些症状?

  • 对于不伴脊髓和神经损伤的颈椎骨折,症状主要是颈部疼痛肿胀,颈椎不稳,颈部肌肉痉挛导致颈椎各方向活动受限。

  • 对于伴有脊髓和神经损伤的颈椎骨折,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出现肩部、上肢和胸部等部位的牵涉性疼痛、麻木和肌肉力量减弱,四肢和躯干的部分运动、感觉和反射异常等问题。

  • 需要了解的是,不同节段颈脊髓损伤,会有不同的运动、感觉和反射的改变,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和排尿等功能障碍。颈椎骨折伴颈脊髓完全损伤可造成截瘫,上位颈脊髓的损伤甚至直接导致死亡。

病因

颈椎骨折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颈椎骨折最常见的原因是头部受到强力冲击或创伤性打击,常出现在颈部被强力屈伸或旋转中。比如:交通伤(车祸事故)、高处坠落伤、运动伤(体育运动中的撞击)、头颈部遭袭击等。

颈椎骨折术后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 骨折脱位时导致的神经和脊髓损伤未恢复;

  • 手术中的意外损伤;

  • 术后早期颈椎未按要求充分固定;

  • 局部炎症水肿和感染处理不及时;

  • 损伤部位出现组织粘连和明显瘢痕;

  • 卧床时间过久;

  • 卧床制动期间没有对躯干和四肢进行充分的被动或主动活动;

  • 颈部支具佩戴时间过久;

  • 心理焦虑、紧张、害怕等。

诊断

颈椎骨折该如何自我判断?

  • 颈部局部存在明显疼痛和压痛,且颈部感觉活动无力和受限。

  • 存在颈脊髓和神经受损症状,比如上下肢和躯干肌肉无力、感觉异常等。

  • 对于不存在颈脊髓和神经症状的颈部骨折,有时易被当作软组织受伤而被忽视。因此在意外事故中有颈部受伤出现,一定要去医院进行细致检查,防止后续骨折部位不稳定可能造成的脊髓和神经损伤。

颈椎骨折要看哪个科室?

  • 一般去骨科、脊柱外科、运动医学科、神经外科。

  • 术后恢复期可去康复医学科。

颈椎骨折一般需要做哪些医学检查?

  • 严重的颈椎骨折需遵循高级创伤生命支持( ATLS, 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协议,由多科室协作迅速完成评估。

  • 一般先进行病史采集以明确受伤机制和伴随疾病,包括一般检查、特殊检查和相关神经系统检查。

  • 在条件允许下进行全面影像学检查,包括 X 线片、 CT 扫描或核磁等。对于颈椎骨折而言, CT 的敏感性高于 X 线检查。 CT 和 MRI 可有效判断骨折类型、椎间盘韧带复合体和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完整性、神经结构压迫的部位和程度、解剖变异、血肿与既往手术情况。

  • 怀疑椎动脉损伤时,应进行 CT 动脉造影和 MRI 动脉造影检查。

颈椎骨折会致残吗?

伴随脊髓损伤的话,有致残的可能。

颈椎骨折可能出现周围组织出血、椎体脱位或骨片移位等问题,对颈脊髓和脊神经造成损伤,影响相应功能而产生高位截瘫或不完全性截瘫,无法完全恢复损伤前的所有身体功能。

治疗

颈椎骨折后必须进行手术吗?

不是必须进行手术。

  • 轻度且比较稳定的颈椎骨折,如未发生脱位和骨片移位的话,保守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 如果颈椎骨折伴随严重的脊髓和神经损伤或者颈椎出现严重的不稳定时,必须尽快实施手术,以避免脊髓和神经损伤的加重,争取最大限度恢复神经脊髓功能。

颈椎骨折术后可能会存在哪些并发症?

  • 术后早期可能会出现手术切口感染、呼吸困难等。

  • 对于合并有脊髓和神经损伤的患者,可能出现肺部感染、压疮、尿潴留、泌尿系统感染等问题。

  • 颈椎支具佩戴不佳和佩戴过久可能引起颈部疼痛、颈部肌肉萎缩、精神依赖、支具接触处皮肤破损等问题。

  • 根据手术类型和损伤程度轻重的不同还可能存在炎症、出血、神经刺激等其它相关并发症。

颈椎骨折术后常见的功能障碍有哪些?

颈椎骨折手术多是由于颈椎出现了严重不稳定以及神经和脊髓损伤压迫才进行,因此术后多会存在神经和脊髓受损导致的功能障碍问题。

另外,术后的长期制动和康复介入不及时也可能造成部分功能障碍。常见功能障碍如下:

  • 疼痛。以颈部疼痛为主,伴神经脊髓损伤的患者可同时存在上肢和躯干的疼痛。

  • 颈椎不稳定。术后由于较长时间的颈部固定易导致颈部肌肉力量明显下降、稳定性降低,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康复训练来恢复。

  • 活动受限与无力。以颈部活动受限为主,伴神经脊髓损伤的患者可同时存在四肢和躯干的活动受限和肌肉无力,甚至完全瘫痪。

  • 感觉和反射异常。伴神经脊髓损伤的患者可存在四肢和躯干的各种感觉和反射异常甚至完全消失。

  • 呼吸障碍。第 4 及以上脊髓损伤会造成呼吸功能障碍(自主呼吸丧失)。创伤性反应消退后有望恢复,但仍较弱。

  • 颈部运动控制和本体感觉障碍。颈椎骨折时对神经的创伤以及伤后长时间的固定有时会导致患者不能精确控制和感受颈部的运动。

  • 平衡能力下降。由于对神经的影响,有时会导致患者伤后站立平衡能力的下降。

颈椎骨折术后要做哪些康复评估?

  • 需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和区域。

  • 针对存在神经和颈脊髓损伤的术后患者需进行:

    • 感觉功能检查:包括浅感觉、深感觉和复合感觉检查;

    • 四肢和躯干运动功能检查:包括肌肉张力、肌肉力量和脊髓 ASIA 分级检查等;

    • 反射检查:包括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和阵挛检查;

    • 步态检查:颈椎骨折如果导致锥体束损伤一般会引起蹒跚步态或剪刀步态等;

    • 呼吸功能检查:包括呼吸频率和呼吸肌的功能等。

  • 在术后摘除颈托固定后,需对颈部进行视诊、触诊和关节活动度检查。

  • 在骨折基本愈合情况后,需进行颈部肌肉力量检查。

颈椎骨折需要多长时间康复?

术后康复时长需根据颈椎骨折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合并脊髓和神经的损伤来确定。

  • 对于没有合并神经和脊髓损伤的单纯性颈椎骨折:在康复治疗配合下,一般约需三个月左右使骨折达到较稳定牢固愈合。根据骨折类型、骨折程度和身体状况的不同也有差异。之后对颈部肌肉力量和颈部活动的不足进行进一步康复。

  • 对于合并有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由于脊髓恢复较困难,因此术后康复时间会延长,很难具体确定。特别是颈脊髓完全性损伤,几乎很难完全康复,只能通过多种康复途径减少功能丧失,争取达到最佳效果。

术后早期康复的合理介入,可以加快恢复进程。

无脊髓神经损伤的颈椎骨折早期保守治疗主要有哪些内容?

保守治疗早期主要是颈部的制动,为骨折愈合创造条件。因此,首先要保证骨折端复位准确,断端间隙得以闭合且固定准确,这需要医生结合影像学检查加以确定。

  • 卧床休息:早期为了保证颈部的绝对固定,可卧床休息。卧床时间应听从医生建议,不要盲目延长卧床时间。

  • 颈椎牵引:应由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牵引方式和牵引重量。主要作用是限制颈椎的运动,维持颈椎稳定,辅助骨折脱位处的闭合复位,恢复颈椎的正常序列,改善椎动脉血液供应。

  • 颈托固定:对于不同程度的颈椎骨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恰当的颈部固定支具。主要作用是为颈椎周围肌肉提供本体感觉反馈,限制颈椎活动,维持颈椎的正常解剖姿势。

  •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服用止痛、消炎和促愈合类药物。

  • 物理因子治疗:可在维持颈部固定情况下,使用超声波、微波等减少颈部炎症和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骨折愈合。

  • 手法按摩:可由康复师或家属帮助进行四肢和躯干的按摩放松,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僵硬,促进疲劳恢复。

  • 四肢和躯干功能锻炼:在保证颈部充分固定情况下可进行四肢和躯干的各种锻炼,以防止关节挛缩和静脉血栓,维持肌肉力量,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痂形成。

    • 训练不宜强度过大或过于剧烈,循序渐进,避免出现疼痛和过度疲劳。

    • 卧床期间即可进行,如存在肢体无力,可由康复师或家属辅助进行。

    • 允许戴颈托坐站后,可选择自行车、划船机、椭圆仪等进行有氧运动,使用哑铃辅助进行上下肢力量训练,进行平板、侧桥等核心训练以及单双脚平衡能力训练。

有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术后康复需要注意什么?

康复应在术后即刻开始,通过保持和改善损伤后尚存的肢体残余功能,促进与协调活动能力,使用 CPM 机、轮椅、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等辅助设备,协助获得功能上的更好恢复。

  • 术后 1~2 天:由医务人员和家属帮助进行四肢各个关节的被动活动和按摩,尽可能地进行肢体的主动活动,防止关节挛缩僵硬,改善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促进骨痂形成。定时翻身,练习体位排痰,避免留置导尿管,预防压疮、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

  • 术后 3~7 天:可在病情允许时,在医务人员协助下抬高床头,戴颈围练习床上坐位练习,使用辅助工具练习进食,继续加强上肢、躯干和各个手指的锻炼。

  • 术后 7 天后:可在他人帮助下练习床上到轮椅和轮椅到床上的转移训练,在轮椅上应注意每半小时使臀部离开椅子,避免坐骨结节处形成褥疮。对瘫痪的肢体采取被动功能锻炼方式进行活动,每天 6~8 次,每次 20 分钟左右。

由于颈脊髓不同节段损伤的后期恢复情况不同,需要由医生和康复师具体设计早期和中后期的康复目标和内容,一般包括翻身训练、转移训练、平衡训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和步行训练等其它功能性训练内容,尽可能减少功能的丧失。可借助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辅助肌肉力量的恢复,预防肌肉萎缩。

可进行心理辅导,充分了解病情和可以达到的恢复状况,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及时进行康复,这将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能力。

颈椎骨折颈托固定摘除后主要有哪些康复内容?

颈托应在医生结合影像学检查确定骨折端基本愈合后摘除,此时除了继续进行躯干和四肢的正常训练外,应将康复重点放在颈部的肌肉力量、活动度和本体感觉和运动控制方面,所有训练和治疗均应在医生或康复师指导下无痛进行。包括:

  • 颈部活动度训练:主要用于改善颈部各个方向活动范围的不足。

    • B.13 颈椎屈伸活动度训练
    • B.14 颈椎旋转活动度训练
    • B.15 颈椎侧屈活动度训练
  • 针对颈部力量训练:主要用于改善长期固定后颈部力量的变弱。

    • B.59 颈椎屈曲等长力量训练
    • B.3 颈椎伸展等长力量训练
    • B.4 颈椎侧屈等长力量训练
    • B.1 仰卧颈深屈肌训练
    • B 2 深层颈屈肌加强训练
    • B.60 动态颈屈曲力量训练
    • B.61 动态颈后伸力量训练
    • B.62 动态颈侧屈力量训练
    • B.63 动态颈旋转力量训练
  • 颈部运动控制和本体感觉训练:主要用于长时间固定后或者神经微损伤后颈部运动控制和本体感觉的下降。

    • B.52 头颈激光笔训练

image

生活

颈椎骨折需要卧床吗?

早期需要卧床,确保颈部的充分固定,利于愈合。

具体卧床时间的长短应由医生根据损伤程度或手术情况来决定。轻微的压缩性骨折需较短卧床时间,颈托充分固定即可。

卧床时需注意在确保颈部充分固定情况下,保持四肢和躯干的适度活动。以便促进血液循环,维持心肺能力,减少肌肉萎缩和肌肉力量丧失导致的关节运动障碍问题。

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术后卧床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 必须注意保持颈部的自然中立位,切忌扭转、过伸或过屈。颈部两侧可用沙袋等固定位置。

  • 注意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可由治疗师或家人每日按摩四肢和躯干,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减少压疮的出现。

  • 翻身时要保证头颈部成一水平直线同时翻身。

  • 定时拍背,鼓励咳嗽、加强呼吸功能训练,深呼吸,防止坠积性肺炎发生。

  • 多饮水,将饮水量保持在每天 2.5~3 L,同时训练膀胱的感觉及收缩功能,密切观察尿液颜色及尿量,预防泌尿系感染。

  • 每天可以主动或者由家属和治疗师帮助进行四肢关节的活动,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

  • 有感觉异常情况出现需及时报告医务人员。

颈椎骨折术后饮食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 均衡营养,保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充分摄入。

  • 保证足够的饮水量,建议保持在每天 2.5~3 L。

  • 忌烟忌酒,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 不要过分盲目补钙,骨折不等于缺钙。

颈椎骨折术后还能参加运动吗?

  • 在颈椎骨折稳定后,可以继续参加运动,但应避免过度剧烈运动。减少有明显肢体接触的运动项目,防止运动中冲撞导致颈椎再次损伤。

  • 为防止运动过度或不敢运动,可在医生和康复师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后,根据专业的运动建议进行运动。

  • 对于存在脊髓和神经损伤的患者可以根据康复后的肢体功能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

  • 运动中应避免颈部过度疲劳,避免长时间使颈椎维持在一个屈伸位置。

预防

颈椎骨折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

  • 对于存在脊柱强直(强直性脊柱炎或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的患者,在摔倒或事故中出现的颈椎疼痛需要与以往疼痛做区分,及时就医明确是否有颈椎骨折出现,避免延误治疗,造成症状的进一步加重,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 在开车时系好安全带,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在进行滑雪、足球、篮球、橄榄球、摔跤等运动项目时,注意自我保护,避免过大幅度的运动和不受控制的身体冲撞。同时避免在浅水池内做任何形式的跳水运动。

  • 平时注意饮食营养均衡,保持体育锻炼,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 如果发现有急性颈椎受伤倒地昏迷的人,不要随意搬运急救,一定要对脊柱进行特别的固定,避免脊髓损伤加重。同时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