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垂体腺瘤是指发生在脑垂体部位的肿瘤,而垂体微腺瘤是指直径小于 10mm 的垂体腺瘤,绝大多数都是良性的,且局限于颅底部鞍区,主要为垂体前叶病变所致[1]。
由于瘤体体积较小,通常不会导致明显的颅内占位性病变症状,往往会被患者忽视,大部分患者因体内激素水平较高(如出现月经失调、乳房泌乳等症状)前往医院就诊。一般通过药物、手术等治疗手段,可以治愈。
常见。垂体微腺瘤是临床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 8% ~ 10%(即 100 位颅内肿瘤患者中约有 8 ~ 10 位是垂体微腺瘤患者),占鞍区肿瘤的 30% ~ 50%(即 100 位鞍区肿瘤患者中约有 30 ~ 50 位是垂体微腺瘤患者),好发于女性[1]。
垂体微腺瘤通常不会对周围组织造成压迫,因此也不会出现相应的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但会出现一系列激素水平升高症状,具体如下:
垂体微腺瘤分泌催乳素,会引起:
女性:表现为月经减少或闭经、非妊娠期及哺乳期出现溢乳、不孕等。
男性:表现为勃起功能障碍、性欲减退、不育等,少数男性出现乳腺发育。
垂体微腺瘤分泌生长激素,会引起:
儿童:表现为身高明显高于同龄人。
成人:表现为体格粗壮、鼻子变大、嘴唇变厚、下巴前突、手脚变大、驼背等。
垂体微腺瘤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会引起体重增加、骨质疏松、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等表现。
垂体微腺瘤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会引起甲亢症状,出现多汗、手抖、食欲亢进、体重减轻等表现[2]。
绝大多数垂体微腺瘤是良性肿瘤,只要及时治疗,一般不会造成死亡,但不排除极少数的恶性垂体微腺瘤可能会导致死亡[2]。
垂体微腺瘤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环境因素、部分腺体功能异常等有关[2]。
中青年女性:这个年龄段的女性由于怀孕、哺乳等原因,往往体内激素分泌紊乱,容易造成垂体功能异常,更易引发垂体微腺瘤。
可能会遗传[2]。
医生在诊断垂体微腺瘤时,主要参考的是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通常需要做以下几种检查:
要注意的是,需在检查前将身上的金属类物品去除,避免产生干扰,影响检查结果。
乳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因为出现月经失调、乳房泌乳、多汗等症状的疾病很多,垂体微腺瘤可能和与乳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混淆。医生需要通过头颅核磁共振检查来区别。
内分泌科、神经外科、肿瘤科。
是。垂体微腺瘤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通常包括两种方式:
药物治疗:
放射治疗:
一般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主要通过 X 线和伽马刀等进行治疗。对于无法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复发的患者,均会考虑放射治疗[2]。
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大多数垂体微腺瘤能够治愈,但不排除复发的可能。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肿瘤可能会不断地增大,从而损伤神经,加重病情。
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健康、均衡饮食即可。
建议多食用新鲜蔬果、谷物和豆类,多补充富含高卵磷脂的食物,如鱼肉、核桃、鸡蛋等,有助于改善脑部功能。
由于垂体微腺瘤患者治疗后有复发的可能,因此所有患者都需要定期复查,通常进行激素水平测定和头颅核磁共振等检查。
由于垂体微腺瘤的病因不明确,所以难以预防,但可通过以下措施来降低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