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腺肌症
就诊科室:肝胆胰腺外科
词条作者
肖铭甲

肖铭甲普外科医师

审核专家
麻勇

麻勇肝胆外科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2月20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胆囊腺肌症是什么?

胆囊腺肌症,又称为胆囊腺肌瘤病,是一种以增生的黏膜上皮陷入肌层,造成腔内局限狭窄或者壁内憩室为特征的胆囊异常,是胆囊息肉样良性病变中的一种。

虽然被称为「腺肌瘤病」,但该疾病没有胆囊上皮的任何腺瘤性病变。

胆囊腺肌症常见吗?男女发病率有差异吗?

胆囊腺肌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胆囊良性病变,但发病率远低于胆囊结石、胆固醇沉积病。

胆囊腺肌症在女性中更常见。但具体的发病率尚不明确。

胆囊腺肌症有哪几种类型?

按照病变影响的范围,胆囊腺肌症可分为弥漫型、节段型和胆囊底部局限型三类:

  • 弥漫型胆囊腺肌瘤病可引起胆囊黏膜和肌层广泛性的增厚,导致胆囊壁形成囊样结构或黏膜息肉样突起。

  • 节段型腺肌瘤病中,形成的囊状结构可围绕囊壁全周,从而将胆囊分隔成彼此相通的独立隔室。

  • 局限型腺肌瘤病中,囊状结构形成小结节突入腔内,在超声检查时呈息肉样外观,这种改变常位于胆囊底部。

胆囊腺肌症会恶变吗?

在我国,胆囊腺肌症被视为一种癌前病变,即是可以恶变的。但目前与胆囊癌的关联及关联程度的大小尚不清楚,已发表的病例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

但有证据表明,胆囊腺肌症的存在与晚期胆囊癌的发生相关,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腺肌症的存在,妨碍了影像学检查对胆囊癌的早期诊断。

症状

胆囊腺肌症有哪些表现?

  • 大多数的胆囊腺肌症病人没有任何临床症状,通常是在体检时通过影像学检查(B 超、CT、核磁共振等)偶然发现的。

  • 而在有症状的病人中,最常见的症状是胆源性腹痛,即右上腹疼痛,呈绞痛或胀痛,可同时伴有右肩背部疼痛,大多发生在胆囊排空时(进食后 1~2 小时内)。

  • 少数病人还可能出现长期的慢性消化不良性腹痛,即腹胀、腹痛明显,但定位不明确,可同时伴有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

病因

胆囊腺肌症与胆囊结石有关联吗?

目前认为胆囊腺肌瘤病与胆囊结石有明确的关联,有病例系列研究报道 89% 的节段型胆囊腺肌病病人同时患有胆石症。胆囊切除术后行病理检查时也很常见腺肌瘤处嵌顿结石。

诊断

胆囊腺肌症应如何诊断?

虽然目前尚无影像学检查能可靠的预测胆囊良性病变类型、组织学特征和是否存在恶性病变,但结合超声、CT 和内镜等多种影像学检查表现,可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尤其是胆囊超声检查,可发现大多数的病变,因此,结合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超声检查结果,胆囊腺肌症不难诊断,但有时需借助 CT、MRI 等检查与胆囊恶性肿瘤相鉴别。

治疗

胆囊腺肌症应如何治疗?一定要切除胆囊吗?

胆囊腺肌症病人是否是癌前病变、是否应积极行胆囊切除术以预防癌变,目前尚有争议。

目前认为,胆囊腺肌症有症状(胆绞痛、腹痛伴腹泻等)、合并胆囊结石、腺肌瘤超过 10 mm 且在观察随访过程中逐渐增大,上述情况均是行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指征。未出现上述情况的病人,可密切随访观察。

胆囊腺肌症不符合手术指征的病人,应如何随访复查?

发现胆囊腺肌症的第一年内,每 6 个月应行一次腹部 B 超检查,观察腺肌瘤大小、形态有无变化,如第一年 2 次复查均无明显变化,此后每年复查一次 B 超即可。

而随访复查发现腺肌瘤增大或形态明显改变,应考虑接受胆囊切除手术。

胆囊腺肌症做胆囊切除术,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哪种更好?

开腹胆囊切除术是胆囊切除的传统术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近 20 年来兴起的腹腔镜微创术式。

事实上,二者在手术原则、关键步骤以及疗效方面基本一致,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手术入路,更通俗的说法就是刀口,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往往刀口较长,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刀口分散且较小。

但是,一些病人由于解剖变异、既往腹部手术史、术中出现意外(肿瘤、大出血等)等情况,腹腔镜手术风险大甚至无法施行,此时应选择传统开腹手术,甚至腹腔镜手术过程中转为开腹。

所以,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都是经典术式,对病人而言,无所谓孰优孰劣,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分。至于接受哪种,病人应在医生专业意见的指导下慎重选择。

image

生活
预防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