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化棘皮瘤
就诊科室:皮肤科
词条作者
李锦

李锦皮肤科主治医师

审核专家
杨苏腾

杨苏腾皮肤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8月22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8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角化棘皮瘤是什么病?

角化棘皮瘤(keratoacanthoma)简称 KA,是一种皮肤鳞状细胞增生性肿瘤,常出现于日光暴露部位的皮肤,多表现为「火山口样」外观。

角化棘皮瘤的发病主要与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相关,长期暴露于紫外线的人群为高发人群。

目前多认为 KA 是良性疾病,有自发消退的趋势,可以不予治疗。

但因为鳞状细胞癌和角化棘皮瘤很相似,而前者是一种恶性肿瘤,为避免把鳞状细胞癌误诊为角化棘皮瘤而耽误病情,不少学者主张对「看上去像角化棘皮瘤」的患者进行积极治疗,首选手术切除。

切除后的肿瘤进行病理学检查,可确诊是否是真正的角化棘皮瘤。

角化棘皮瘤常见吗?

角化棘皮瘤属于一种常见的皮肤肿瘤,但因其存在自发消退的趋势,患者可能不会来医院就诊,所以无法统计准确的发病率数据。

症状

角化棘皮瘤是什么样的?

角化棘皮瘤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结节,中央呈现火山口样外观。该疾病多单发,但也可多发。

角化棘皮瘤多发生在什么部位?

角化棘皮瘤多发生在日光暴露部位,如面部、颈部、手部及上肢等。

角化棘皮瘤会引起哪些严重后果?

  • 该疾病多发生在面部,会对患者的外表美观性造成影响。

  • 该疾病可能是鳞状细胞癌的一种临床变异型,有导致局部浸润、侵袭以及远处转移的风险。

病因

角化棘皮瘤的病因是什么?

研究者目前尚未查明该病的具体发病原因,相关机制仍在进一步研究中。

现阶段认为角化棘皮瘤的发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可能与参与表皮细胞增殖、细胞黏附及细胞生存的基因和蛋白的异常表达有关。

角化棘皮瘤常见于哪些人?

  • 该疾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一些遗传综合征(如着色性干皮病)患者容易发病。

  • 紫外线暴露较多人群,如日晒较多、常进行日光浴、使用光疗治疗银屑病等其他疾病者,容易发生角化棘皮瘤。

  • 发生创伤者,如因手术、激光等治疗或外伤形成创伤的部位可发生角化棘皮瘤。

  • 肤色较白者,发生该疾病的几率明显升高,而肤色较深者很少发生。

  • 研究显示使用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如 BRAF 抑制剂的)的患者发生角化棘皮瘤的几率增高。

  • 常接触各类化学致癌物质的人群更易发生该病,如常接触焦油、沥青、烟草的人群。

角化棘皮瘤会传染吗?

不具有传染性。

角化棘皮瘤会遗传吗?

角化棘皮瘤的发生可能与基因有关,所以理论上是有一定的遗传性的,但目前尚无可靠资料证实这一观点。

诊断

角化棘皮瘤怎么诊断?

有经验的皮肤科医生通过观察皮疹就可以得出诊断,进行皮肤镜检查可以协助诊断,皮肤活检可以确诊该疾病。

角化棘皮瘤检查中的皮肤镜检查和皮肤活检是怎么做的?

  • 皮肤镜检查:采用皮肤镜设备观察患者皮疹,整个过程无创无痛,约 20~30 分钟就可出结果。角蛋白、白色无定形区域等,是角化棘皮瘤在皮肤镜下的常见表现。

  • 皮肤活检:该检查在治疗的同时可以送取病理以明确诊断。皮肤活检是一种有创性检查,局部注射麻药后,切取皮损送病理检查,切取皮损处视创口大小进行缝合,而后进行换药,大约 1~2 天一次,视切除部位的愈合情况在数天后拆线。出具病理结果需 1 周左右的时间。

角化棘皮瘤容易和哪些疾病混淆?

  • 鳞状细胞癌:鳞状细胞癌也可表现为与角化棘皮瘤相似的红斑结节,中央呈现火山口样外观,所以其与角化棘皮瘤在很多时候仅通过临床和病理表现很难被区别开来。

  • 基底细胞癌:可表现为肤色或粉红色结节,少见火山口样外观,通过皮肤镜及病理检查可进行鉴别。

治疗

角化棘皮瘤需要去哪个科室就诊?

皮肤科。

角化棘皮瘤需要治疗吗?

关于角化棘皮瘤是否需要治疗目前还存在争议。

因该疾病有自发消退可能,所以部分医生认为密切观察即可。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医生认为角化棘皮瘤和鳞状细胞癌表现非常相似,万一是后者,有转移、致死的可能,所以建议积极治疗。

角化棘皮瘤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

一般我们根据角化棘皮瘤的临床表现来决定选择何种治疗方法。

  • 单发型角化棘皮瘤:顾名思义,就是单个的角化棘皮瘤。这类患者我们可以采取手术切除、皮损内注射药物(如 5-氟尿嘧啶或甲氨喋呤)、外用药物(如氟尿嘧啶或咪喹莫特)、放疗等治疗手段。其中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术后病理可以确诊是否是真正的角化棘皮瘤,也能判断肿瘤是否被切除干净。而对于不适宜进行手术者,医生才会考虑其他的治疗方法。

  • 多发型和巨大型角化棘皮瘤:仍建议这类患者首选手术方法治疗,但如果患者的皮疹数目较多,手术就难以进行了。可以采取口服药物治疗,如口服异维 A 酸或阿维 A。

角化棘皮瘤,手术治疗时有什么风险和并发症?

手术治疗角化棘皮瘤,需要局部注射麻药,然后使用手术刀将肿瘤切除。需要根据肿瘤大小等情况设计手术切口,必要时需做皮瓣移植或植皮,所以需找有经验的医生进行。

手术治疗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有以下几种:

  • 局部注射麻药时患者感到疼痛,或患者对局麻药产生过敏反应;
  • 治疗后有感染的可能,最好数天内伤口局部不要碰水;
  • 手术切口可能愈合不良;
  • 手术切口处会留下疤痕。

角化棘皮瘤,使用皮损内注射药物治疗,有什么风险和并发症?

皮损内注射药物,是将氟尿嘧啶或甲氨喋呤等药物注射入角化棘皮瘤内,一般一周注射一次,共 3~8 次。

注射时患者会感到明显的疼痛,甚至可能出现皮肤红斑、坏死、溃疡等表现。

角化棘皮瘤,使用外用药物治疗有什么风险和并发症?

用于治疗角化棘皮瘤的常用外用药物有:咪喹莫特、氟尿嘧啶。

相比手术治疗,外用药物不容易留下疤痕。但其可能造成皮肤刺激性、对紫外线敏感性增加、色素改变等不良反应,且治疗的有效率比手术治疗要低。

角化棘皮瘤,使用放射治疗有什么风险和并发症?

放疗,就是对肿瘤部位进行放射治疗。

不少人可能在治疗后出现放射性皮炎,比如皮肤红斑水肿、水疱大疱、糜烂溃疡及明显疼痛,治疗部位还可能会出现永久性脱发、色素改变、软骨环死或骨坏死。

角化棘皮瘤,使用口服药物治疗有什么风险和并发症?

常用的治疗角化棘皮瘤的口服药物有:异维 A 酸、阿维 A。

治疗期间,患者可能会对紫外线敏感性增加,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及唇炎。此外,患者还需定期检查肝功能及血脂。而且,口服药物有致畸作用,患者需要在一定时间内避孕。

角化棘皮瘤需要定期复查吗?

在治疗后建议定期复诊,以便及时发现复发或新发的肿瘤。

角化棘皮瘤预后如何?

如果经病理检查确诊是角化棘皮瘤,则预后很好,肿瘤可自行消退。

如果未经病理检查确诊,则看上去像是角化棘皮瘤的皮肤肿瘤,实际上有可能是恶性的鳞状细胞癌,有局部侵袭和转移转移的风险,可能危及生命。

角化棘皮瘤治疗后会复发吗?

可能会复发或新发。

image

生活

角化棘皮瘤的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饮食上无忌口。

角化棘皮瘤的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 注意定期复查,尤其是选择暂不治疗的患者,更需要密切观察皮肤肿瘤的情况;

  • 减少紫外线照射;

  • 少接触各类化学致癌物质;

  • 避免吸烟。

预防

角化棘皮瘤可以预防吗?

角化棘皮瘤病因不明,故无有效预防手段。注意以下几点,或许有助于预防:

  • 减少紫外线暴露。平时外出可以外用防晒霜,或使用硬防晒方法,如戴帽子口罩、穿防晒服等;

  • 避免接触各类化学致癌物,如焦油、沥青等。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