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谷热
就诊科室:感染科 传染科
词条作者
余佳

余佳肝胆外科主任医师

审核专家
龙振昼

龙振昼感染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04月25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裂谷热是什么病?

裂谷热(Rift Valley fever, RVF),又译作立夫特谷热、里夫谷热,是一种由裂谷热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主要影响动物,可通过蚊子传播,多侵袭牛、绵羊和山羊等家畜。

人主要通过接触被感染的动物的组织、器官、血液,及被蚊子叮咬而感染。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感染此病,处于疫区的动物养殖人员、屠宰人员及兽医等人群为高危人群。

被感染后,可没有任何症状,或出现发热、肌肉疼痛、关节痛和头痛等流感样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颈部僵硬、对光敏感、食欲不振和呕吐等症状,重者可出现视网膜炎、脑膜脑炎、出血综合征等并发症。

目前,本病尚无特效药可用,大多数轻症患者会自行痊愈,但是身体素质较差或危重症患者应接受对症支持治疗,如血液透析、降低颅内高压等。有少部分患者会留下偏瘫、失眠等后遗症,严重者可死亡,病死率一般不到 1%。

裂谷热常见吗?常见于哪里?

裂谷热在我国并不常见。

2016 年曾有一例(首例)输入性的裂谷热病例,近年来未见有相关文献报道我国存在裂谷热患者。

裂谷热最大的一次爆发发生在肯尼亚,1997~1998 年,当时大约有 8.9 万人被感染。

除此之外,索马里、坦桑尼亚、沙特阿拉伯、埃及、苏丹、马达加斯加、南非共和国、毛里塔尼亚共和国、尼日尔共和国等国家也曾经有过不同程度的爆发。

裂谷热病例在我国境内出现过吗?

出现过。

根据相关文献及报道,我国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地坛医院重症医学科曾在 2016 年收治一例(首例)输入性裂谷热患者,该患者在非洲务工两年后回国发病。经治疗后痊愈出院,门诊随访半年,肝肾功能、视力等均无明显异常。

症状

裂谷热的潜伏期有多久?

裂谷热的潜伏期(从感染裂谷热病毒到症状发作的间隔)约 2~6 天。

裂谷热轻症患者会有哪些表现?

轻症的裂谷热患者可无症状,或出现发热、肌肉疼痛、关节痛和头痛等流感样症状。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颈部僵硬、对光敏感、食欲不振和呕吐等症状。

通常在 2 周左右会慢慢恢复、好转。

裂谷热重症患者会有哪些表现?

重症的裂谷热患者通常会出现以下三种不同疾病中的一种或多种:

  • 视网膜炎:发生率为 0.5%~2%,通常发生在疾病的第 1~3 周。表现为视力模糊或下降,有时产生盲点,严重者可发生视网膜脱落,一般会持续 10~12 周后消失,不会留下持久的影响。但是,当病变发生在黄斑中时,50% 的患者将永久性地失去视力。
  • 脑膜脑炎:发生率不到 1%,通常发生在疾病的第 1~4 周。表现为剧烈头痛、记忆力减退、出现幻觉、神志不清、头晕目眩、抽搐、嗜睡和昏迷。有可能会留有后遗症,如偏瘫。
  • 出血综合征:发生率不到 1%,通常发生在疾病的第 2~4 天后。表现为皮肤黏膜黄染、斑疹、紫癜、瘀斑、皮下出血、穿刺部位出血、咯血、牙龈出血、月经量增加、黑便、肝脾肿大等。

裂谷热的死亡风险有多高?

在不同的疫区间,病死率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而言,病死率一般不到 1%,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

大多数死亡病例发生在出血性黄疸的患者中。

病因

裂谷热的病原体是什么?

引起裂谷热的病原体是裂谷热病毒。该病毒是在 1931 年对肯尼亚裂谷的一个农场的绵羊中的一种流行病进行调查时首次发现的。该病毒可感染鸡胚、老鼠、猴子、家禽等动物,并在其体内大量复制。

56 ℃、40 分钟可灭活该病毒,该病毒也对酸、脂溶剂、去污剂和甲醛敏感。

裂谷热是怎么传染的?会人传人吗?

裂谷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传染给人:

  • 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组织、体液,或食用未煮熟的肉、奶等;
  • 通过蚊虫传播,伊蚊、按蚊、库蚊等多种蚊虫均可传播,其中,以伊蚊为主;
  • 曾报道过气溶胶导致的实验室感染。

迄今为止,尚未有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报道

裂谷热常见于哪些人?

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感染此病,处于疫区的动物养殖人员、屠宰人员及兽医等为高危人群。

根据相关流行病学统计,裂谷热的患者中儿童患者较少,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诊断

裂谷热在什么情况下要考虑患病的可能?

若曾去过或居住于裂谷热流行的地区,且曾接触过患病的动物或曾被蚊虫叮咬,还出现了发热、头痛、乏力、肌肉疼痛、关节疼痛等相关症状,则应怀疑是否染上裂谷热。

裂谷热需要做哪些检查?

若怀疑染上裂谷热,需要做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核酸检测、血清特异性 IgM 抗体检测、病毒分离鉴定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裂谷热怎么确诊?

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核酸检测、血清特异性 IgM 抗体检测、病毒分离鉴定等实验室检测中,存在一项阳性者,即可确诊。

裂谷热和哪些疾病表现类似?如何区别?

需要与流感、乙脑、病毒性肝炎等鉴别。

  • 流行性感冒:通常表现为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但是,呼吸道症状较轻,通常高热持续 2~3 天后可缓解。
  • 乙脑: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和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但一般不会出现肝损伤和出血症状。
  • 病毒性肝炎:起病初可有畏寒、发热,体温 38 ℃ 左右,伴有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和上腹胀不适,重症肝炎有出血倾向、肝性脑病,意识障碍,但不会出现 DIC 出血表现。
治疗

裂谷热应该看什么科?

若怀疑自己染上裂谷热,应及时前往感染科、传染科就诊。

裂谷热能自己好吗?

大部分的轻症病例可在发病的 4~7 天后恢复正常体温,症状逐渐改善,常在 2 周内完全恢复。

身体素质较差或危重症的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应积极接受对症支持治疗,以免相关并发症对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

裂谷热需要隔离吗?

裂谷热是传染性疾病,虽尚无人传人的报道,但无论是怀疑有裂谷热还是确诊存在裂谷热,都应该隔离。

隔离就意味着患者要自己一个人在一个房间里,不与人共食、不与人共寝,房间每日消毒,每日通风。

裂谷热应该怎么治疗?

本病尚无特效药可用,大多数的裂谷热轻症患者会自行痊愈,无需特殊治疗。

但是,对于身体素质较差或危重症的患者,应积极给予相关的对症支持治疗,如:

  • 高热则给予降温处理;
  • 肾衰则给予血液透析治疗;
  • 颅内高压则给予甘露醇脱水处理;
  • 严格监测各项生命体征等。

裂谷热能彻底治愈吗?会留下后遗症吗?

大部分病人是可以自愈或治愈的。

病死率约为 1%。很少一部分患者会发展为严重的视网膜炎、出血综合征、脑膜脑炎等,从而留下或轻或重的后遗症,如偏瘫、失明、出血等。

image

生活

裂谷热治疗期间饮食上有什么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饮食上,除了主食外,要注意要多吃水果蔬菜、多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瘦肉、牛奶等),保证每日的能量充足,不进食生食(特别是各种动物的刺身)。

裂谷热患者什么时候可以解除隔离?

至疾病痊愈,没有传染性,各项实验室的检测指标都恢复阴性后(一般需要至少 2 周以上,重症患者则更长),方可解除隔离。

预防

裂谷热疫区生活活动,有什么注意事项?

  • 控制传染源:若在疫区生活或前往疫区,应积极的给家畜进行预防接种,避免其成为传染源。
  • 切断传播途径:避免前往动物市场、屠宰场、农场等动物聚集的地方;避免与患病动物的组织、体液发生任何接触;不食用未煮熟的肉、奶等。
  • 保护易感人群:若必须前往动物市场、屠宰场、农场等动物聚集的地方,必须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如装备上防护服、护目镜、口罩等;一定要做好个人的防蚊措施,如安纱窗、挂蚊帐、使用驱蚊液等,以防被蚊子叮咬。

裂谷热有疫苗可以接种吗?

已开发出一种灭活疫苗供人类使用。

但是,该疫苗未获得许可,也无法商业购买。它已被实验性地用于保护处于极高暴露风险中的兽医和实验室人员。其他候选疫苗正在研究中。

裂谷热感染过的人,可以获得终身免疫力吗?还会被再次感染吗?

感染过裂谷热的人,病后可产生持续的的免疫力,不会再次感染上裂谷热。

参考资料
· 田丽丽, 吴钶, 孙玉兰, 等. 中国首例输入性裂谷热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J].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6, 23(6): 361-363.
· 熊号峰, 李传胜, 谭建波, 等. 中国首例输入性裂谷热危重症病例的救治及随访[J].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8, 12(01): 98-101.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Rift Valley Fever--East Africa, 1997-1998[J].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1998; 47(13): 261-4.
· 王志亮, 李金祥, 马洪超 主编. 动物外来病诊断图谱[M].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5: 57-60.
· 中西医结合实用传染病学[M].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 刘增加. 裂谷热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6, 22(05): 500-504.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