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王秋华小儿内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4月15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肉碱是一种类氨基酸物质,化学名为 3-羟基-4-氮-三甲氨基丁酸,分为左旋肉碱及 D-肉碱,左旋肉碱具有生理活性。
体内肉碱 75% 来源胃肠道食品摄人(主要是瘦肉食品),约 25% 来源于体内自身合成。其中左旋肉碱又称左卡尼汀,是协助长链脂肪酸从细胞质转运至线粒体进行 β 氧化的重要物质。
肉碱缺乏可导致长链脂肪酸代谢障碍,尤其是在饥饿和应激情况下导致能量产生不足。此外,脂肪利用减少,多余的脂肪积聚在肝脏、骨骼肌、心肌,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肌病。
原发性肉碱缺乏症(Primary carnitine deficiency, PCD)又称原发性肉碱吸收障碍 (CUD),或肉碱转运障碍 (CTD)、肉碱摄取缺陷或肉碱转运蛋白缺陷等,是脂肪酸氧化代谢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与 SLC22A5 基因突变导致肉碱转运蛋白 OCTN2 缺陷有关。
PCD 主要表现为扩张型心肌病、肝肿大、肌无力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该病患者预后的关键。
PCD 患病率具有明显种族差异。美国报道患病率为 1/20 000~70 000,日本为 1/40 000,澳大利亚为 1/120 000,法罗群岛为 1/300,我国报道的新生儿筛查 PCD 患病率约为 1/20 000~45 000。
PCD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的人群。
原发性肉碱缺乏症如上所述,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但是是一种可以治疗的遗传病。
原发性肉碱缺乏症可引起单个或多个器官的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轻者可无明显的临床表现,重者可引发致死性的心肌病和肝性脑病。婴幼儿期间的急性代谢紊乱及肌病是比较常见的表现:
目前认为编码肉碱转运蛋白 OCTN2 的 SLC22A5 基因突变是导致肉碱转运功能障碍的病因。
原发性肉碱缺乏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具体特点包括家系中患者的分布呈散发;疾病在家系成员中的传递是不连续的;总结一句话就是:男女平等,隔代遗传。
依据 PCD 在我国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并且当前治疗本病的效果显著,因此在我国越来越多地选择进行新生儿筛查,以便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此外,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也是很必要的,具体包括:
PCD 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 、全血或血浆游离肉碱水平降低及基因突变分析。
在实验室检验项目上,检验患者血液及尿液中的肉碱浓度、血氨、血糖、尿酮、肝功能、电解质、尿酸、CK(肌肝酸)值、乳酸及凝血功能等数值。并可经心脏超声、X 光等影像学检查,以了解是否发生心脏肥大。
在疾病确诊上,为经皮肤切片,以检测细胞中的酵素活性,或抽血经分子生物技术进行缺陷基因的检测。
原发性肉碱缺乏症需要与其他可引起肉碱缺乏的疾病进行鉴别,具体如下:
原发性肉碱缺乏症都在幼儿期发病,多会选择儿科就诊。也会选择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就诊。
在治疗上,外源性补充肉碱是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首选。
是的,由于机体缺乏肉碱,所以必须要通过外源性补充,因此需要终生用药。不可随意中断用药,以免因肉碱中断而引发心律不齐。
原发性肉碱缺乏症患者的预后取决于发病年龄、临床症状严重性、诊断早晚及是否给予左卡尼汀支持。如能早期诊断与治疗,会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原发性肉碱缺乏症为遗传病,无法有效预防,只能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急性代谢紊乱的发生。对于早发现,有效的新生儿筛查还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