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
就诊科室:内分泌科
词条作者
王柳堃

王柳堃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

审核专家
田建卿

田建卿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11月01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0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糖尿病前期是什么意思?

糖尿病前期是包括空腹血糖受损(空腹时测量血糖异常)和糖耐量降低(人体对葡萄糖代谢的调节能力降低)的一种内分泌疾病。是由正常糖耐量向糖尿病转化的可逆的过渡阶段,但是不满足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2]

一般无明显症状,仅有少部分患者可能在空腹时出现心慌、手抖等症状,用餐后即缓解。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控制饮食等手段根治,一般预后较好 [3]

这包括空腹血浆葡萄糖和 (或)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小时血浆葡萄糖(2hPG)升高但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即存在空腹血糖受损(IFG)或糖耐量异常(IGT)或两者兼具(IFG+IGT)。

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不超过 6.1 毫摩尔 / 升,餐后或服糖水后 2 小时血糖不超过 7.8 毫摩尔 / 升。如果空腹血糖超过 7.0 毫摩尔 / 升,或是餐后(服糖水后) 2 小时超过 11.1 毫尔 / 升,符合其中一个条件就诊断糖尿病。

空腹血糖受损指空腹血糖血糖在 6.1~7.0 毫摩尔 / 升之间,餐后血糖正常。糖耐量受损则指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在 7.8~11.1 毫摩尔 / 升之间 [4]。糖尿病前期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能减少并延缓糖尿病、心血管病和微血病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前期常见吗?

常见。研究调查显示,2017 年我国成年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 35.2%[3],即为每 1000 个成年人中约有 352 人患有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要去看哪个科?

内分泌科,内科。

症状

糖尿病前期有哪些表现?

糖尿病前期通常并没有什么症状,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饭前(空腹时)心慌、手抖、乏力等症状,用餐后即可缓解。多数患者在体检时发现,有餐后或空腹血糖升高:餐后血糖在 7.8~11.1 mmol/L 之间(即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在 6.1~7.0 mmol/L 之间(即空腹血糖受损) [4]

病因

糖尿病前期可能由哪些原因引起?

糖尿病前期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年龄、遗传、疾病等因素密切相关 [1,5]

  1.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胰岛素功能逐渐下降,对血糖的调节能力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因此,年龄是引起糖尿病前期的重要因素。

  2. 遗传:遗传是引起糖尿病前期的主要原因,研究显示,本病受到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胰岛素基因的直接影响。

  3. 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与糖尿病前期有关系。有调查表明,收缩压(俗称高压)与本病成正相关,也就是收缩压越高,患本病风险也越高;血脂与糖耐量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可能是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尿病转变的预测指标 [1,5,6]

糖尿病前期有哪些危险因素?

  1. 不良生活方式: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等不健康的饮食模式;缺乏运动、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对身体产生严重的影响,还易导致肥胖,提高糖尿病前期的发生风险。

  2. 肥胖:肥胖者,尤其是以腹部肥胖为主要表现的肥胖,是诱发糖尿病前期的重要因素 [1]

  3. 心理因素:焦虑、紧张、压力大等情绪障碍可能诱发本病。且是使糖尿病前期患者病情恶化,并发症提前出现的主要危险因素 [7]

糖尿病前期常见于哪些人?

糖尿病前期常见于以下人群:

  1. 一级直系亲属(父母或兄弟姐妹)有糖尿病患者 [1,5]:家族成员中,尤其是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患者的人群,患病的可能要比正常人高很多;

  2. 中老年人[1,5]: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几率变大,中老年人易发;

  3. 有妊娠糖尿病史者 [7]:有妊娠期糖尿病史者,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会影响胰岛素调节血糖的能力,较弱或丧失分泌胰岛素的功能,更易发糖尿病前期;

  4. 有分娩巨大儿(出生体重 ≥ 4 公斤)者及曾有不明原因的滞产者 [7]:具体原因尚不明确,但数据统计有巨大儿分娩者及曾有不明原因的滞产者易发本病;

  5. 疾病因素 [7]: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等疾病易发本病;

  6. 患有胰岛素抵抗疾病者 [5,7]:患有黑棘皮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胰岛素抵抗疾病者易发本病;

  7. 肥胖者 [7]:尤其是中心型肥胖者易发本病;

  8. 男性 [7]:相较于女性,男性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均更高。

生活不规律,心理压力大,以及吸烟、酗酒、体力活动少、社会经济状况不佳等都是诱发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前期会遗传吗?

是。本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有遗传倾向 [4,7]

诊断

糖尿病前期怎样诊断?

糖尿病前期诊断主要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 年制定的诊疗方案和 2003 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指南建议 [4]

1999 年 WHO 对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及并存状态[4]。:

  1. 空腹血糖受损(IFG):

    • 6.1 mmol/L ≤ 空腹血糖 < 7.0 mmol/L;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两小时后血糖 < 7.8 mmol/L。
  2. 糖耐量受损(IGT):

    • 空腹血糖 < 6.1 mmol/L;
    • 7.8 mmol/L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两小时后血糖 < 11.1 mmol/L。
  3. 两者并存状态:

    • 6.1 mmol/L ≤ 空腹血糖 < 7.0 mmol/L;
    • 7.8 mmol/L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两小时后血糖 < 11.1 mmol/L。

2003 年的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诊断标准中将空腹血糖受损降低为 5.6 mmol/L,其余不变。近几年的 ADA 指南中又加入了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 5.7%~6.4% 作为诊断标准的一部分[4]

目前我国对本病的诊断,依旧使用 WHO 标准[4]

糖尿病前期应该多久进行一次检测?

健康成人 40 岁后应每年进行血糖的筛查,如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8]、胰岛素释放水平、C 肽兴奋试验、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等,以便及时发现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需要做哪些检查来诊断?

静脉血糖测定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检查,OGTT 应在无摄入任何热量 8 小时后,清晨空腹进行,成人口服 75 g 无水葡萄糖,溶于 250~300 ml 水中,5~10 分钟内饮完,空腹及开始饮葡萄糖水后 2 小时测静脉血浆葡萄糖 [8]

试验过程中,患者需注意不喝茶、不喝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试验前三天正常摄入碳水化合物;试验前 3~7 天停用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等可能影响结果的药物 [8]。由于每个患者情况不同,具体情况还需要询问医生。

糖尿病前期容易和哪些情况混淆?

应激情况、应用药物(噻嗪类利尿剂、β 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等)、吸烟等,都可能出现短暂的血糖波动。而这些可以通过病史或借助糖化血红蛋白来进行鉴别 [8]

治疗

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日常需要监测血糖吗?

糖尿病前期不用日常频繁的监测血糖,而应该进行日常的生活方式干预后[9],根据患者血糖情况,以高于每年体检的频率进行复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8]、胰岛素释放水平、C肽兴奋试验、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等。
如果血糖控制较为平稳,可以半年复查一次,有并发症的患者需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复查,来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

糖尿病前期需要住院治疗吗?

糖尿病前期通常不用住院治疗。

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措施有哪些?糖尿病前期怎么治疗?

  1. 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科普教育非常重要,要认识和了解疾病,并接受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遵循定时定量进餐的饮食方案,同时合理分配各膳食营养因素的比例。以低升糖指数的全谷类食物(燕麦、大豆等)部分替换饮食中的碳水化物。肥胖者需要减重,同时建议控制血压、戒烟酒 [9]
  2. 进行高危筛查,高危人群包括:年龄 ≥ 40 岁;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曾患妊娠糖尿病或娩出过巨大儿的妇女;有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史者。对有上述高危因素的人群进行跟踪随访,加强高危老年人群的筛查工作,对血糖、血脂、血压、糖耐量和尿糖进行动态观察 [1,5,7,9]
  3. 运动锻炼,适量、规律、持续的进行运动,个性化有氧运动,中等强度,长期坚持 [5,7]
  4. 进行情绪管理,克服紧张焦虑心理,学习自我调整,以及缓解压力 [5,7]
  5. 控制高血糖的同时也要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如果生活方式控制不好必须使用药物防控,推荐药物有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胰岛素增敏剂等 [9]

糖尿病前期什么时候能进行药物治疗?

对于生活方式干预失败或者不能承受生活方式干预的高风险患者,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并需要至少每年进行监测。

糖尿病前期一定会发展为糖尿病吗?

目前没有资料表明糖尿病前期一定会发展成糖尿病,但是如果继续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高盐、高糖饮食等)、不进行运动、或长时间处于紧张焦虑情绪等,发展为糖尿病的时间可能会比较短。

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管理等手段,可以有效的延缓发展至糖尿病的速度 [9],未进行控制的患者可能会但糖尿病前期是否最终都发展为糖尿病,目前并无明确的统计学数据。

糖尿病前期能治好吗?

无法绝对治愈。糖尿病前期的及时干预治疗,能有效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进程 [9],而且由于空腹血糖受损会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 [10],所以及时干预糖尿病前期,可以延缓由于代谢系统的紊乱造成的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但是无法做到绝对意义上的治愈。

糖尿病前期如果不干预会有哪些后果?

糖尿病前期不干预会加快糖尿病进程,患有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可能性比普通人高 3~10 倍 [11]

image

生活

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1. 避免食用过甜食物:如糖果、果汁、冰淇淋等,以免对血糖造成影响;
  2. 避免食用过咸食物:如咸菜、腐乳、泡菜等,以免造成高血压,诱发本病;
  3. 饮食清淡:避免吃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如五花肉、油炸食品、黄油等,以免造成高血脂或肥胖 [1,5],从而诱发本病。

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1. 控制原发病: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原发疾病,以免糖尿病前期发展成糖尿病;
  2. 改善不良生活方式:避免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等不健康的饮食模式;
  3. 积极运动:缺乏运动是诱发本病的危险因素,患者可以根据自己身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慢跑、散步、游泳等;
  4. 放松心情:焦虑、紧张、压力大等情绪障碍可能加重本病,且患者常因疾病而加重负面情绪,造成恶性循环。患者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聊天、倾诉、看综艺等方式缓解情绪。
预防

糖尿病前期可以预防吗?

无法预防。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是无法预防的,但是有效的采取对高危因素的控制,比如戒烟酒、改善肥胖等,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可以起到有效的作用。

糖尿病前期易发人群建议至少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具体筛查时间需要根据医生建议,有助于做好疾病的预防与早期治疗。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