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肿瘤
就诊科室:内分泌科
词条作者
田建卿

田建卿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审核专家
赵汝星

赵汝星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01月20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甲状旁腺肿瘤是什么病?

甲状旁腺是卵圆形的小腺体,85% 的人有上、下两对共 4 个,上对通常位于甲状腺上方,下对紧邻甲状腺叶下方。

甲状旁腺肿瘤,发生于甲状旁腺,属于内分泌系统肿瘤,相对于其他肿瘤罕见,占所有内分泌系统肿瘤的比例也较低。

甲状旁腺肿瘤有哪几种类型?

甲状旁腺肿瘤根据病理类型可分为腺瘤、囊肿和腺癌。

其中腺瘤多见,囊肿和腺癌少见。囊肿与腺瘤属于良性病变,腺癌属于恶性病变。

甲状旁腺肿瘤根据不同的表现可分为无功能性和有功能性。

甲状旁腺囊肿通常为无功能性的,可能只表现为无症状性颈部包(或仅查体时发现)。

一些甲状旁腺囊肿会产生局部症状,取决于囊肿的大小和在颈部的位置。比如,当甲状旁腺囊肿比较大且位于纵隔时,可导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

除甲状旁腺囊肿以外,大部分甲状旁腺肿瘤都是有功能性的,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出现骨关节痛、肾结石等以骨、肾功能受损为主的临床表现,并可涉及胃肠道、神经、心血管等全身多系统,出现纳差、恶心、腹胀、便秘、溃疡、胰腺炎、皮肤瘙痒、情绪不稳定、易倦、急躁、记忆力减退、衰弱、反应迟钝、心慌、心律失常等表现。可谓是表现复杂多样,诊断困难,误诊率较高。

甲状旁腺肿瘤常见吗?

甲状旁腺肿瘤发病率低,不常见。

症状

甲状旁腺肿瘤有哪些常见表现?

  • 肿瘤的占位效应:主要表现为颈部的增粗、颈部发现包块等。
  • 肿瘤的功能效应:见于有功能性甲状旁腺肿瘤,主要表现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包括:
  • 骨的表现:有双下肢疼痛、局部压痛、乏力、行走困难等,以后逐渐发展到全身骨关节疼痛,甚至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身材变矮,骨折等;
  • 肾脏的表现:有多尿、夜尿、烦渴等,易形成双侧性和多发性尿路结石或肾实质钙盐沉着,出现血尿、肾绞痛,甚至尿如米汤样浑浊;
  • 消化系统的表现:可有纳差、恶心、腹胀、便秘、溃疡、胰腺炎;
  • 皮肤的表现:可有瘙痒;
  • 精神神经系统的表现:可有情绪不稳定、易倦、急躁、记忆力减退、衰弱、反应迟钝等。

甲状旁腺肿瘤常发生在哪些部位?

甲状旁腺肿瘤发生在甲状旁腺,可以发生在四个腺体中的任何一个,但以下甲状旁腺中更为常见,约为上甲状旁腺的 2~4 倍。

病因

甲状旁腺肿瘤有哪些常见病因?

甲状旁腺肿瘤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没有强有力的数据和证据可以证明其病因与某些因素直接相关。

有头颈部放射史、患有腺瘤或增生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有某些家族性遗传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与本病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甲状旁腺肿瘤常见于哪些人?

甲状旁腺癌好发于 40~55 岁的人群。甲状旁腺腺瘤的发病年龄略微高于腺癌,平均年长 10 岁。儿童甲状旁腺癌则很少发生。

甲状旁腺癌发病与性别没有显著关系。而甲状旁腺瘤则往往好发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 1∶3~4,且在中老年患者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

甲状旁腺肿瘤会传染吗?

不会传染。

甲状旁腺肿瘤会遗传吗?

甲状旁腺肿瘤目前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是否会遗传、以及怎么遗传,尚待进一步研究。

诊断

甲状旁腺肿瘤如何确诊?

医生在诊断甲状旁腺肿瘤时,主要参考的是:

  • 患者出现的相关表现;
  • 进行血液化验存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相关情况;
  • 影像学检查发现甲状旁腺肿瘤。

甲状旁腺肿瘤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般需要做定性和定位检查。

  • 定性检查:主要用来判断甲状旁腺肿瘤是否具有功能。如果血钙增高、血磷减低、血碱性磷酸酶增高、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就说明有功能。
  • 定位检查:主要用来确定甲状旁腺肿瘤的存在,首先选择 B 超、99mTc-mibi 甲状旁腺核素显像、CT、MRI 等影像学检查,以发现甲状旁腺肿瘤以及进行术前的定位。

甲状旁腺肿瘤在诊断时需要做甲状旁腺穿刺吗?

甲状旁腺穿刺检查需要慎重,甲状旁腺穿刺检查包括粗针穿刺和细针穿刺。

粗针穿刺术优势在于可取得较多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提高检查的阳性率。

但是由于其针道较宽,创伤面较大,可能影响甲状旁腺的功能。加之颈部血管亦十分丰富,易引起穿刺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对于甲状旁腺肿瘤的粗针穿刺需谨慎。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术优势在于可较为准确的确定甲状旁腺肿瘤的性质,以便进一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但是由于甲状旁腺肿瘤病灶大多较小,常位于甲状腺腺体深面,使得穿刺取材的成功率大大降低,需由经验丰富的超声-穿刺医生及病理医生联合进行。

多数文献表明细针穿刺对甲状旁腺癌存在针道转移的风险,且通过穿刺结果来诊断甲状旁腺癌难度极大。故疑似甲状旁腺癌患者,不宜行细针穿刺术。

治疗

甲状旁腺肿瘤要去看哪个科?

甲状旁腺肿瘤需要去看内分泌科、甲状腺外科。

甲状旁腺肿瘤能自己好吗?

甲状旁腺肿瘤不能自己好,一旦诊断本病,建议尽快治疗。

甲状旁腺肿瘤怎么治疗?

甲状旁腺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治疗,如出现严重的高钙血症或颈部肿块,则必须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 对于甲状旁腺囊肿,可行单纯囊肿剥除术。目前对于囊肿也有采用穿刺抽吸或抽吸后注入硬化剂的方法,优点是简单便捷、经济、并发症少等,缺点是病变易在短期内反复发作,反复刺激甲状旁腺组织可能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对于甲状旁腺腺瘤,可采取单纯肿瘤切除术,若腺瘤生长于甲状腺腺体内部,会连同同侧甲状腺一并切除。目前也有使用内镜技术切除甲状旁腺腺瘤的病例,若术前肿瘤定位明确,且排除恶性病变可能,手术可在腔镜下进行,其主要优点为美观。
  • 对于甲状旁腺癌,手术切除病灶的同时,需将同侧甲状腺及其峡部切除,还要切除邻近器官及与肿瘤组织相粘连的邻近组织。除了手术治疗外,放疗和化疗虽然可行,但作用有限,放疗对浸润性甲状旁腺癌几乎没有效果,但可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以减少复发。

甲状旁腺肿瘤需要住院吗?

甲状旁腺肿瘤需要住院治疗。

甲状旁腺肿瘤手术治疗有哪些常见风险?

甲状旁腺肿瘤手术治疗后常见风险是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多为暂时性的,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比较为罕见。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多在术后 2~15 天出现,表现为低钙血症,手足及颜面部麻木、抽搐。术前高钙血症越明显,术后缺钙症状越重。

甲状旁腺肿瘤能根治吗?

绝大部分甲状旁腺肿瘤可完全治愈,不遗留后遗症,复发率低。

即便是恶性病变甲状旁腺癌,也为惰性肿瘤,预后较好,预后好坏与手术治疗是否及时密切相关。

如果复发多发生在术后的 1.5 年内,复发后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再难治愈。

image

生活

甲状旁腺肿瘤的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甲状旁腺肿瘤患者术前常常是要求低钙饮食,应禁食牛奶或奶制品等高钙食物,还需及时补水,可稀释血钙并促进钙从尿液中排出,同时也可以预防脱水。

术后与术前饮食刚好相反,应进高钙低磷食物,如水果、蔬菜、牛奶、豆制品、虾皮、芝麻等,并适量补充维生素 D 以帮助钙吸收。

甲状旁腺肿瘤的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甲状旁腺肿瘤的患者在生活中主要是要防跌倒、防骨折。比如,在疾病未完全康复之前避免做剧烈运动;避免提重物;上下床及上厕所时动作要和缓;外出注意安全,最好有人陪伴。

甲状旁腺肿瘤手术治疗后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护理?

甲状旁腺肿瘤患者术后注意:

  • 观察有无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呛咳等异常表现,如果出现及时和医生进行沟通;
  • 观察有无口唇周围及手足麻木,如果出现提示血钙低,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术后定期随访,定期复查血钙、甲状旁腺激素及颈部 B 超或 CT 检查等。

甲状旁腺肿瘤需要复查吗?怎么复查?

甲状旁腺肿瘤需要复查:

  • 术后前三个月每月复查一次,主要是进行血钙、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的抽血化验;
  • 后续每三个月复查一次,进行血钙、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的抽血化验,必要时进行甲状腺功能、颈部 B 超或 CT 检查等;
  • 如病情稳定,后续可延长复查间歇期。
预防

甲状旁腺肿瘤可以预防吗?怎么预防?

甲状旁腺肿瘤由于目前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没有确切有效的措施预防。

甲状旁腺肿瘤患者怎么防止出现并发症?

甲状旁腺肿瘤患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防止出现并发症有力手段。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