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和人一样,也有生老病死的情况,医学上叫做毛发的生长周期。
毛发生长周期分为三个阶段:生长期(anagen)、退行期(catagen)和休止期(telogen)
[1]。正常脱落的头发,都是处于退行期和休止期的头发。
生长期:毛发生长活跃,持续 2 年或更长,正常成人大约 80%~90% 的毛发处于生长期。
退行期:即衰退期,毛发停止生长,持续 2~3 周,小于 1% 的毛囊处于退行期。
休止期:即休眠期,可以理解为毛囊在休息,持续约 2 个月,约 10%~20% 的头皮毛囊处于休止期。
脱发是什么?
脱发是指头发脱落的现象,正常成人每天脱落 70~100 根头发 ,脱落的都是处于退行期及休止期的毛发,可以简单理解为进入老年期的头发
[2]。
正常情况下,进入休止期与新进入生长期的毛发处于动态平衡。虽然每天都有头发脱落,但头发数量依然维持正常。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的生理性脱发,不需要担心,也不需要治疗。但若是出现病理性脱发,则要引起高度注意,必要时可通过药物或植发等手段进行治疗。

病理性脱发是什么?
病理性脱发是指头发异常、过度脱落,出现发量明显减少的现象
[3]。
病理性脱发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还会影响美观,甚至影响人际交往和职业生涯,给脱发者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因此,病理性脱发要查明原因,并进行恰当的治疗。
常见的引起脱发的原因有内分泌失调、遗传、压力过大、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等。不同病因引起的脱发,治疗方法不同。可在本 App 搜索相关疾病,进一步了解详情。本文以下内容中提到的「脱发」,除非特殊说明,均指「病理性脱发」。
脱发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根据脱发的原因,脱发可以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4]:
雄激素性脱发:以前也被称为「脂溢性脱发」,是最常见的脱发类型,可以遗传,多在青春期及之后发病,一般多累及中年男性,男女均可患病,但症状表现有所不同。
斑秃:头皮的脱发区域呈圆形或卵圆形的斑片状,多见于青壮年人群,早期毛发可以再生但有复发的可能。
休止期脱发:原本应处于生长期的头发提前进入了休止期,从而导致整个头皮的头发大量均匀的脱落。除头发以外,也可涉及身体其他部位,如阴毛、腋毛区域的毛发脱落[5]。脱落的毛发中休止期毛发计数 > 20% 是其诊断标准[5]。
生长期脱发:生长期应是毛发生长最旺盛的阶段,由于药物、辐射或化学因素等刺激影响毛囊,导致毛发在短期内大量脱落。
拔毛癖:由于自身心理因素等原因,无法控制自己拔毛的行为,从而导致头发因物理因素拔出而脱落。
瘢痕性脱发:由于头皮受到各种损害,使得头皮上的毛囊被瘢痕所取代,从而导致毛发无法再生长,形成了永久性的秃发。除了头发脱落以外,还会伴有头皮的一系列症状。
脱发常见吗?
常见。
最常见的病理性脱发就是雄激素性脱发。在我国,男性雄激素性脱发的患病率大约为 21.3%,女性大约为 6.0%
[6]。意味着每 100 位男性中可能就有 21 位男性饱受脱发的困扰,每 100 位女性中有 6 位女性可能有脱发的症状。
脱发应该看什么科?
一般首先至皮肤科就诊。